图说:9月30日,社会各界人士来到龙华烈士陵园向英雄献花新民晚报首席记者刘歆/摄
吴健/文
9月30日是国家设立的烈士纪念日。今天上午,天安门广场庄严肃穆,习近平等*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的花篮缎带微微飘动,鲜红的花朵起伏摇曳,寄托着14亿中华儿女对英烈的哀思和崇高敬意。与此同时,现场吹响的乐曲以既舒缓又激昂的旋律,让人置身那风云激荡的历史岁月,并激发出一种传承英烈精神,把未竟事业进行下去的情怀。
习近平主席强调:“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这种铭记,需要国家礼制去传播,需要规程范式去表达,需要深厚文化内涵去滋润,在逝者与生者之间建立永恒的感情纽带,从而涵养不畏艰难、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
*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礼制建设进入快车道,尤其是缅怀纪念方面,陆续形成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仪式、设立烈士纪念日、颁布《英雄烈士保护法》等,还完善健全*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相继设立颁发改革先锋奖章、中国改革友谊奖章、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等,更在外交礼宾制度方面上恢复安排外宾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这一系列制度创新,无不传递着向历史致敬,引导人们牢记历史、不忘初心,更注重向人民致敬,进一步体现把人民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更重要的是,这些措施都以法定程序上升为制度或法律,用法治化方式予以保障和规范,表明中国在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决心推进制度建设、文化传承与文明进步。
古语云,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英雄,是国家光辉历史的记忆,是民族坚挺不屈的脊梁,只有崇尚英雄、敬重英雄,才能正确认识历史,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就在今年第七个烈士纪念日到来前夕,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 烈士遗骸被迎回沈阳。这座东北最大的城市为之垂泪,特别是我在电视画面中还发现一位曾经认识的北部战区某旅战士。这位“90后”身着*礼服,手捧烈士遗骸棺椁,以礼步行至摆放区,将棺椁摆好放正,那伟岸的身躯,犹如钢浇铁铸的城墙,威武雄壮……后来,这位战士这样讲述自己手捧棺椁的心语:“先辈们,我代表亿万中国人接您回家!”“我的耳边只听见方队同一个脚步的声音。我感觉,身后的不是由士兵组成的方队,而是雪山,是草地,是抗日的烽火,是解放战场上的硝烟,是抗美援朝战斗滚滚的铁流。”
那一刻,我不由得浮想到朱德总司令动人心魄的名言——“你们活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活在你们的事业中”。从中国共产*诞生到新中国成立的28年间,光有名可查的烈士便多达余万人,这是古往今来从未有过的巨大牺牲,而在祖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乃至“强起来”过程中,继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烈,他们是我们赖以坚定前行的火炬与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