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周琴教授作品集锦
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内科医生是怎样看病的?--冯周琴
?:饮水思源
特征性异常脑影像荟萃--冯周琴
?:传承经典
诠释神经系统查体技巧--冯周琴
?:重视问诊,学会倾听──神经系统疾病病史采集技巧--冯周琴
?:没有不典型的病人、只有不典型的教科书,教科书需要改写--冯周琴
玩转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将“拼图”游戏进行到底医院神经内科冯周琴
西方神经大咖的话:
拥有了更新的影像技术,比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是否临床定位诊断就已经过时了呢?我坚信临床定位诊断在诊疗过程中仍然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即使在当今的CT/MRI时代,它的重要性仍然有增无减。确实有这么一些实际情况,而不是在开国际玩笑,神经科会诊只剩下了两种适应证:1.影像学检查阳性结果,2.影像学检查阴性结果。通科医生常常不去试着对病变做出定位诊断,结果导致了对脑、脊髓的成像定偏了位,或者给患者开出了与最可能的疾病过程毫不相干的一些检查。
──LouisR.Caplan
1
一、玩转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将“拼图”游戏进行到底
年我刚走出大学校园时,医院内科工作。当时的科主任是曾经的国*上校*医。他谆谆教导我说:“小冯啊,我发现,这右侧偏瘫的病人大部分不会说话”。
主任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没错。他这是在告诉我,右侧偏瘫患者常常会有语言障碍。这是脑中风患者定位症状的基本知识。
其实,我在读大学时就已知道,早在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时代,就有大脑左侧部损伤导致身体右侧无力的记载。在19世纪中叶,PaulBroca就已通过描述语言定位于左侧半球使当时通行的成对器官功能结构的理解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此前认为机体成对的器官具有相同的功能)。他将这种障碍称为运动性失语。为了纪念他的伟大发现,我们现在将其称为Broca失语。
我没有告诉主任,我已经通过理论学习,知道这些知识,已在实习时,见过这种现象。但我知道,他的“发现”和他经常翻看的那本不知何时出版的《医师典》,已经out了。
左侧大脑半球病变,导致患者右侧偏瘫,同时伴有不同类型的失语。反过来,我们可以通过病人右侧偏瘫伴语言障碍推测病人左侧大脑发生了病变。这是多么有趣的知识和技巧!这就是定位诊断。
《神经病学》教材是由湖南医学院*友岐教授主编
我读的第一本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神经病学》教材(第一版)是由湖南医学院*友岐教授主编的。在该书的绪论中,*友岐教授写道:
“迄今为止,人们对神经病学一直有不少误会和不正确的看法。有人嘲讽从事神经病学临床工作好比是在玩“拼图”游戏。例如:常作出以某人或几人的姓氏命名的综合征的离奇的诊断,某例又诊断为核间性眼肌麻痹(病变位于中脑背盖部),某例又认为是闭锁综合征,某例又是什么斜坡处生了一个脑膜瘤,如此等等,令人莫测高深”。
时间飞逝。从读那本教科书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在此期间,我见证了以CT、MRI和DSA为代表的神经影像学的飞速发展、普及应用及其使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水平得到长足进步的历程。可以说,神经科的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是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史。
?:饮水思源
特征性异常脑影像荟萃--冯周琴
然而,在论述神经影像检查与临床定位的关系时,另一位西方神经病学大咖PaulW.Brazis教授指出:在CT的时代临床定位对神经疾病还有作用吗?医学生经常反映的普遍的观点是,神经病学临床已被减少到试图猜测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将显示什么。作为临床神经科医生,我们希望这是真的!与其花费长时间去问诊和检查病人,我们宁愿通过奇异的机器迅速获得病人治疗所需的所有诊断信息。不幸的是,机器是不完善的。新的技术曾意味着我们的诊断医疗设备的巨大进步,但绝不意味这些已经削弱了对正确的临床诊断评估的需要。脑肿瘤及其他病变使神经系统或邻近组织的解剖结构发生变形,现在用比过去精确得多的方法定位。然而,假如这些检查未聚焦于患者症状的责任区,这类病变在影像检查时可不被发现。此外,神经影像可发现与患者目前的疾病无密切关系的解剖变异,且经常无临床意义。
事实的确如此:
一位大V因为右侧医院按“VIP标准”住院20天,花费15万元人民币,由于没有认真问诊,没有进行定位诊断,检查没有聚焦于症状的责任区,漏诊了常见病颈椎椎间盘突出。
一位20多岁的女性病人,由于说话医院求治,经治医生没有详细问诊和体检就为患者开了脑部MRI检查,发现左额顶叶有一“血管畸形”,此后又进行了DSA,并对病灶进行γ-刀手术,无效,且造成患者右侧轻偏瘫。后经详细病史询问及新斯的明试验,确诊为重症肌无力。
因此,即使在CT、MRI、DSA时代,第一线的临床神经科医生每天仍然都面临着神经病变“在何处”的问题,临床神经病学中的“拼图”游戏仍是神经内科医生一刻也离不开的基本功。玩转神经系统定位诊断,将“拼图”游戏进行到底,仍是对神经科医生的基本要求。
“先定位后鉴别诊断”应该成为每位神经科医生诊断疾病时的“金科玉律”。
2
二、为什么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被叫得那么响?
每位医生都在天天诊断疾病,与不同的人体系统、器官打交道。每一个病人,每一次诊断,都离不开定位、定性诊断。比如肺炎,定位在肺,定性为炎症;肝癌,定位在肝,定性是癌等。你能找到任何一种疾病是不包含定位、定性诊断的吗?没有!
但为什么唯独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被叫得震天响,大本、小本的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著出版了一部又一部,一本又一本,令人目不暇接呢?这是由于神经系统的特殊结构,特殊功能所造成的。
神经系统是由非同源性成分所组成。神经系统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不相同的。是由具有各种不同外观、功能以及对各类疾病的敏感性各异的多种亚单位所组成。相反多数其他的内脏器官都是同质的。比如肺、肝脏、胰腺、脾及骨髓等,其组织组成看起来都很像,且功能完全相同。在这些器官中,疾病的发生受器官功能遭到损害的数量所决定,而不取决于疾病的定位及解剖学特点。
而神经系统疾病,不同部位的相同大小和性质的病变对机体所造成的影响是大相迳庭的。10毫升的脑出血如发生在额叶,可能不出现明显症状,如发生在内囊,可能会出现偏瘫、偏盲和偏身感觉障碍,如发生桥脑,对于患者及其及家庭,可能天都快塌下来了。
定位诊断,可以判断病变部位,可以估计病变性质,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根据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可以预测病人预后。
“定位诊断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只有把病变部位搞得清楚,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它进行治疗,尤其是牵扯到外科治疗时,对病灶部位的正确判断,更为重要。另一方面,正确、仔细地做好了定位诊断,常常就能对疾病的性质有个基本认识”。(引自张葆樽、安得仲编著《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
张葆樽、安得仲编著《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
让我们注意一下脊髓疾病的诊断:
例如,我们发现某病人在一侧或两侧颈3~胸10脊髓节段有痛、温觉消失,触觉存在,上肢腱反射消失,将病灶定位于颈3~胸10脊髓节段的后角或前连合部位,如有数年病人无明显恶性进展,则基本上可推测他患有脊髓空洞症。
再如,我们发现某病人突然出现双下肢驰缓性瘫痪,尿便障碍明显,检查发现在胸6脊髓节段以下痛、温觉消失而深感觉存在,我们将病变定位在脊髓胸6节段前2/3。而脊髓前动脉综合征和脊髓梗死也被同时确定。而同一节段发病同样突然的脊髓损害,如果运动,痛、温觉与深感觉同时出现障碍,则我们会考虑为横贯性脊髓病变。此时,急性脊髓炎和急性脊髓脱髓鞘性病变将是我们首先考虑的诊断。
定位诊断有助于定性诊断。脊髓疾病是这样,脑部疾病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也何尝不是如此?
因此,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无论怎么强调也不过份。可以说,没有定位诊断,就没有神经病学。将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叫得那么响,是完全必要和必须的!
?:解剖PPT
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解剖PPT
脊神经的结构、机能与临床
3
三、精通定位诊断所必须的神经解剖学知识是有限的
神经解剖学是定位诊断的关键,为定位诊断提供了路径图。定位就是在神经解剖图上确定损伤的部位。
但神经解剖学常被医学生认为是最复杂、最难懂、最缺少兴趣和最使他们畏惧的专业学科之一。
初入北京医学院,走过中国神经解剖学主要奠基人臧玉洤教授生前办公室“臧玉洤教授研究室”时的肃然起敬和同班女同学们闭着眼睛背讼脑神经核六大机能柱(躯体运动柱、特殊内脏运动柱、一般内脏运动柱、内脏感觉柱、一般躯体感觉柱、特殊躯体感觉柱)和脑与脊髓的十大传导束(本体感觉传导束、痛觉和温度觉传导束、触觉传导束、视觉传导束、听觉传导束、平衡传导束、内脏感觉传导束、锥体束、锥体外系传导束、小脑传导束)时的迷茫神情还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
神经解剖学,的确是太复杂了!它曾经难倒过多少医学院的莘莘学子!
但实际上,精通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所必须的神经解剖学知识是有限的!基本原则应用于可被检测的每种不同的神经系统特征。掌握这些简单的原则和对神经系统整体结构的基本理解后即可以定位神经系统疾病。
只要能够掌握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掌握功能神经解剖学(口语、运动传导路、感觉传导路、视觉通路、自主神经系统、膀胱的神经支配)和血管解剖学(前循环、后循环、脑底动脉环),不去背讼脑神经机能柱之类的“高大尚”内容照样能顺利进行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
牢记“十横两纵立体神经解剖图”
在我们的脑海中,要有一个简略的神经系统解剖图。最好把这个解剖简图记忆成立体的,由横轴和纵轴组成。
在横轴上:有十个层面,分别是大脑皮层、基底节区、小脑、脑干(及脑神经)、脊髓、神经根、神经丛、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
在纵轴上:最重要的结构是走行在大脑和脊髓间的随意运动通路(锥体束)和痛、温觉通路(脊髓丘脑侧束)。
在脑与脊髓的诸多纵向传导束中,为什么我们只需要牢牢记住锥体束和脊髓丘脑侧束?这是因为这两条神经通路纵贯中枢神经系统全长,而且损害时比较容易出现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即长束征)。锥体束损害时,在损害部位以下出现运动麻痹、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脊髓丘脑侧束损害时,出现损害部位以下痛、温觉减退。
脊髓:从上始于延髓,往下终止于第1腰椎。尽管在解剖学上有许多传导束(薄束和楔束、脊髓小脑后束、脊髓小脑前束、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前束、皮质脊髓束、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顶盖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等),但只有三个对临床是有重要意义的。这些传导束包括下行的运动通路(锥体束)、上行的脊髓丘脑侧束和将振动觉位置觉传至脑干的后索。
如果你又知道脊髓有两个膨大(颈膨大、腰膨大),知道脊髓病变的六大特征(两个平面/运动平面、感觉平面,两个分离/运动感觉分离、深浅感觉分离,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累和早期出现直肠、膀胱功能障碍),你对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就全可掌握了。
脑干:向以解剖结构复杂、定位诊断困难著称,但若能掌握脑干病变的基本特征是交叉综合征便可以化繁为简。
张葆樽、安得仲编著《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第三版已故著名神经病学专家张葆樽教授的脑干病变定位诊断“三三记忆法”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张教授的大概意思是:为了深入浅出地理解脑干病变的定位诊断,可首先粗略地把脑干分作三段,即中脑、脑桥与延髓;其次,将颅神经(Ⅲ~Ⅻ)分为三组:中脑有Ⅲ、Ⅳ对(动眼、滑车)颅神经,脑桥有Ⅴ至Ⅷ对(三叉、外展、面、位听)颅神经,延髓有Ⅸ至Ⅻ对(舌咽、迷走、副、舌下)颅神经。这三组颅神经分别为前组、中组和后组颅神经。最后,在脑干断面上,人为地把它看作三层,即上层(盖部)主要含各颅神经的核;中层主要含传导躯体感觉的脊髓丘脑束及内丘索,下层(基底)主要含运动传导束。这样,按这个概略的“三三”记忆法,再了解一侧脑干病变的基本特征是颅神经与锥体束、感觉传导束的交叉综合征,即可初步掌握一些脑干病变定位诊断的原则。例如,中脑病变应为同侧动眼、滑车颅神经损伤,对侧半身有锥体束征或/及感觉障碍;脑桥病变则同侧三叉、外展、面、位听神经损伤,对侧半身运动及/或感觉障碍;延髓病变为同侧后组颅神经损伤,对侧半身运动及/或感觉障碍;病变如自盖部起始,则应先有颅神经核病征;病变如起自基底部,应先有对侧肢体的运动障碍等等。
大脑: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结构和功能都十分复杂。但有许多症状可以作为脑部病变的线索。如:言语障碍(失语):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混合性失语、命名性失语等。是指优势(通常为左侧)半球的病变。失认和失用:是右侧顶叶病变最常见的特征,患者的语言功能保留。视野缺损:影响双眼,同向偏盲或象限盲。运动功能缺失、感觉缺失包括同侧面部、上肢和下肢(病变对侧)。意识、感知或行为改变。“皮质型”感觉缺损:实体觉、两点辨别觉、皮肤书写觉受损等。
记住大脑病变的基本线索和各脑叶损伤时的主要表现,就可以根据主诉、病史,推测病变在大脑。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决定病变部位是在左侧、右侧、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基底节,病变在皮质还是白质。
尽管神经解剖学纷繁复杂、盘根错节,但精通定位诊断所必须的神经解剖学知识是有限的。个人体会,神经科医生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只要能够记住这“十横两纵立体神经解剖图”,记住神经系统在横轴层面和纵轴损伤时的临床表现,推测病变部位便可以做到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解剖PPT
桥脑解剖与临床综合征
?:解剖PPT
眼球运动系统与临床综合征
?:解剖PPT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学-脊髓的结构
4
四、在信息化时代,对神经解剖学,我们可以背讼得更少
对于神经解剖学,除了必须掌握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神经解剖学及血管解剖学外,你如果足够聪明,记忆力足够好,脑部有足够的储存空间,记住更多的知识并且知道它们的功能当然更好。
但在信息化时代,只要我们学会寻找知识的技能(搜索或检索),又有一个可以随时上网的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我们完全可以背讼得更少。
我认为,在神经内科医生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里储存一些定位诊断图谱,对于方便查询十分有用。在我的iphone6s里,就存有必要的神经系统解剖图谱,定位诊断图谱,从影像学梗塞部位推测责任血管图谱等等,以备不时之需。不但有利于诊断,而且可供教学使用。
互联网功能强大,具有海量的知识,可供我们随时取用。比如,我们知道脑神经核以纵行的细胞柱排列在脑干中,每个柱代表一个单独的机能体系,称为机能柱,但由于长期没有再用这个知识,忘记了这些机能柱的具体名称和所包括的脑神经核,恰遇一位学生问你有关问题,手边又没有解剖书可供查阅。咋办?
不要紧!用智能手机,在搜索引擎中输入“脑神经核机能柱”,立即就有一个完整的表格呈现在面前。机能柱的名称、位置、脑神经核所在位置,都是一目了然的。
过去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现在应该改成“好记性不如会搜索”了。信息化时代,知道知识在哪里,比知道这个知识是什么更重要!
脑神经核机能柱
5
五、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两种思路,三个途径
神经系统的损伤可以导致患者行为、运动或感觉等功能异常。功能障碍的特点经常为定位诊断指明方向,铺平导路。
在实践工作中,可以通过“两种思路,三个途径”去思考问题。
1、两种思路
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可从功能解剖学与形态解剖学两个方面入手,这就是两种思路。
⑴功能解剖学:包括口语、运动传导路、感觉传导路、反射系统、视觉通路等。实际上,已如前述,如果从功能解剖学观点进行神经系统定位的话,最多是从运动传导通路(锥体束)和痛、温觉通路(脊髓丘脑侧束)入手的。因为这两个神经通路损害时比较容易出现主观症状和客症状。它们损害时后所致的神经症状称为长束体征。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它们在不同平面损伤时出现的症状应该清晰地保存在我们的脑海中,做到了如指掌。
⑵形态解剖学:包括大脑皮质、基底节、小脑、脑干、脊髓、神经根、神经丛、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等神经系统的十个不同层面。
用形态解剖学观点进行神经系统定位诊断时的一个诀窍是:医生在每个病例都要考虑症状是否可被大脑、基底神经节、小脑、脑干、脊髓、神经根、神经丛、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的一个病变引起。力争通过主诉和病史,从大脑皮质、基底节、小脑、脑干、脊髓、神经根、神经丛、神经、神经-肌肉接头、肌肉找出作为病变处不能被否定的部位,并将此想法运用到神经系统检查中,是一个先进的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思维方法。
一定要牢记神经系统的十个层面:大脑皮质—基底节—小脑—脑干—脊髓—神经根—神经丛—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肌肉。一定要牢记神经系统纵轴上的两个长传导束锥体束和脊髓丘脑侧束。
功能解剖往往牵扯到形态解剖的许多部位,如视觉障碍定位,包括视神经、视交叉、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视皮质各部位的鉴別。而形态解剖定位则往往包括几种功能解剖定位,如脊髓的定位包括运动、感觉、排便等功能障碍。
明确了这种纵横交错,彼此包括的关系,就能在思维中形成立体概念,弄清神经系统各个部位之间的关系,达到左右逢源,应用自如。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就是在神经解剖图上确定损伤部位。像我们使用高德地图一样,我们要在一个偌大的城市里寻找一户人家,我们或者需要有街道名称或号码的地址,或者需要有两条定位明确的街道或路的交叉口。
神经系统损伤通过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出来,它可以是行为的、认知的、语言的、运动的或感觉的。如果我们知道了某种功能障碍可由神经系统的哪个部位损伤引起,我们就能识别损伤的来源。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的基本原则是:病变是在两条受损通路的交叉点。它原本不应该有那么复杂、难懂和乏味,而是非常严谨、科学、有序和有趣的。
?:大脑中的那个幻想小人--真丑,也很萌!
2、三个途径
⑴通过主诉和病史进行定位诊断
神经系统的每一部分的病变都会产生与之相对应的主诉。这是神经系统给我们发出的诊断信号,将指引着神经科医生去探究相应的病变部位。令人惊奇的是,虽然患者们没有经过任何症状学的训练,但他们经常会用几乎完全相同的词汇去描述他们的问题,使我们在面对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时,不致于无从着手。
A、失语症:理解力完好而无法自我表达:Broca区、辅助运动皮质受损,偶尔因为丘脑受损。房颤患者突然无法理解口语,而不伴随其他症状,几乎都是因为大脑中动脉下分支栓塞,Wernicke区受累。
B、记忆障碍:短期记忆力严重丧失,社会习惯保持良好,最可能是患有阿尔茨海默病。
C、失认症:有健全的视觉、听觉及躯体感觉的患者主诉不能辨识物体、声音或者触觉,提示皮质病变。
D、失用症:体力、协调性及感觉功能正常,但却无法执行某项特殊的指令或者连续性的动作指令,提示皮质病变。
E、勿略左侧空间,经常撞上位于个体空间左侧的物体,患者意识不到自己的缺陷,常会因为车祸被送到急诊室。提示右后顶叶病变。
F、各种痫性发作,提示脑部疾病,对痫性发作的回忆,常能特异地反映其脑内起源。癫痫发作具有突然性、暂时性和反复性三个特点。可以表现是躯体或内脏方面的感觉或运动失常,也可表现是情感或意识方面的活动失常。提示脑部病变。
G、不自主运动、行动困难、冻结步态、各种震颤、舞蹈症、手足徐动症等:基底节病变。
H、震颤
静止性震颤:提示帕金森病可能。
意向性震颤:小脑及其联接纤维病变。
左右震颤强烈提示原发性小脑性震颤。
伴有较大幅度摆动的意向性震颤提示小脑传出性震颤或红核震颤。
?:4.11史记
帕金森病岁,此病名人真不少!
I、复视、吞咽困难、构音障碍、眩晕、交叉性瘫痪:脑干病变。
J、平衡障碍、醉汉步态:小脑病变。
K、感觉或运动“平面”、感觉分离、感觉/运动分离、早期膀胱/直肠或性功能障碍:脊髓病变。
L、运动受累、感觉受累或二者受累限于单一神经根戓多数神经根、神经根性疼痛:周围神经病。
M、运动后疲劳、症状晨轻暮重: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N、近端肌群无力,难以从坐位站起来,手臂举过头困难,肌痛:肌病。
⑵通过神经系统检查进行定位诊断
神经系统检查是定位诊断的最重要的依据,较病史更为重要。有时,通过回顾神经系统检查中发现受损的执行功能传导路,即使不靠病史、我们通常也可定位病变部位。
?:传承经典
诠释神经系统查体技巧--冯周琴
从“转眼、呲牙、把舌伸,叩肘、叩膝、划脚心”这带有调侃风格的神经系统检查口诀,到最低限度的神经系统检查计划(张葆樽安得仲《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到非危重病人的评价技巧:闻其讲话,观其走路,看其眼神和对急症病人应主要针对精神状态、运动活动、上位颅神经等指征检查,到《轻松神经系统检查》,到《临床神经科检查》,到《神经系统检查》,介绍神经系统检查的专著简直是汗牛充栋。
本文作者早年也曾编著过一本《神经疾病检查与诊断指南》。已故著名神经病学专家杨露春教授评阅本书样稿后,欣然作序认为:《神经疾病检查与诊断指南》一书,或列表、或图解、或解说,均切中要领,谓其“指南”非虚语也!有志于神经病学者得此一书,必将省却多少摸索前进之艰难,谓其为登堂入室之捷径,似亦无不当。
尊敬的杨露春教授已经仙逝多年,老师的音容笑貌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鼓励着我不断学习,永不自满。在这里,我衷心祝愿天国里的杨露春教授一切安好!
已故著名神经病学家、神经病理学家,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分会第一届神经病理学组副组长杨露春教授。
《神经疾病检查与诊断指南》
序
临床神经病学常被认为是一门较难掌握的学科。这并非是由于神经病学的理论或病种有多么难懂,而是详细和正确的临床神经检查不易为初学者及一般医师所熟练掌握。至于定位、定性诊断又必需将完整有序的病史与可靠的临床神经检查结果作客观的综合分析不可。更重要的是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需有扎实的临床神经解剖学的知识基础。
神经解剖学确实不易学通,熟悉尤难。其中有些内容摸不着、看不清,并且要求能在思维中形成立体概念,弄清神经系统中各个部位之间的关系,方能应用自如。非有经年累月的反复研读,反复经过临床论证,不能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所以要进入神经科且登堂入室,端的非等闲易事。而要成为在临床工作中游刃有余的神经病学家,还必需有神经生理学、神经病理学、生物化学、神经放射学及有关药理学方面的知识。
虽然如此,掌握临床神经检查与正确的定位、定性诊断毕竟属于初学者的困难。只要走过这一步,有心人自当能阔步前进。因此,如何能将神经病学、临床神经解剖学、神经病理学、神经放射学等有关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介绍给神经科初学者及一般医师,以使其能早日融会贯通,收事半功倍之效,功莫大焉!
冯周琴、方树友、韩长远、李蕴琛等医师或通过学位研读及多年临床实践,或在临床执教多年,极富临床经验。深谙神经科入门之难。而其所掌握之上述所有各方面有关神经病学的知识又足以供其驱使,故其所著《神经疾病检查与诊断指南》一书,或列表、或图解、或解说,均切中要领,谓其“指南”非虚语也!有志于神经病学者得此一书,必将省却多少摸索前进之艰难,谓其为登堂入室之捷径,似亦无不当。
杨露春
年1月于天津
“检查告诉我们病变在何处”是神经内科的一个经典语言。说的是神经系统检查是定位诊断的主要依据。神经系统检查包括:精神状态、语言、脑神经、运动、感觉、反射、脑膜刺激征等。我们的先辈发现了许多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制定了神经系统检查的程序和规范,出版了许多神经系统检查的专著。我们首先要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在此基础上,也完全允许和鼓励形成个人的特色。但无论如何,检查的认真、全面、有重点和有技巧是成功的关键。
⑶通过影像检查进行定位诊断
CT、MRI和DSA等是医学史上的革命性事件。对于我们理解不同脑与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已产生巨大的影响。恰当地应用影像检查所提供的解剖学信息已经阐明了关于定位的许多问题。许多医学文献都反映了神经影像学技术对临床定位方面的贡献。
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像学习神经系统检查一样学习神经影像技术,让神经影像成为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的利器。
值得再次强调的是,选择影像检查必须以临床定位诊断为基础。必须将检查聚焦在患者症状的责任区。“假如这些检查未聚焦于患者症状的责任区,这类病变在影像检查时可不被发现。此外,神经影像可发现与患者目前的疾病无密切关系的解剖异常,且经常无临床意义”。
神经病学大咖RobertJ.Schwartzman教授指出:“放眼现代神经病学,最有效的诊断思路是:根据病史得出诊断,依靠神经科查体证实诊断,参考现代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指导治疗和推测预后”。可以肯定的是:由临床定位指导,审慎地应用神经学辅助检查可将病人的不适及资源浪费减至最小。
6
小结
一、玩转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将“拼图”游戏进行到底
二、为什么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被叫得那么响
三、精通定位诊断所必须的神经解剖学知识是有限的
四、在信息化时代,对神经解剖学,我们可以背讼得更少
五、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两种思路,三个途径
“
老师是指传授学生知识的人,也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和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定正确知识和指导的有能力的人。您是否还记得几个老师?
请留言!
--小编
”
编辑:伊万
??:神经内科医生是怎样看病的?--冯周琴
??:重视问诊,学会倾听──神经系统疾病病史采集技巧--冯周琴
??:饮水思源
特征性异常脑影像荟萃--冯周琴
??:没有不典型的病人、只有不典型的教科书,教科书需要改写--冯周琴
??:传承经典
诠释神经系统查体技巧--冯周琴
??: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原则
??:解剖PPT
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饶志仁教授
??:解剖PPT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学-脊髓的结构--饶志仁教授
??:神经系统查体的严肃性与艺术性!
??:神经系统定性诊断
??:十种步态心中有数
??:收藏级
那些经典的知识点第六弹
??:大脑中的那个幻想小人--真丑,也很萌!
??:如何进李神经会诊中心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