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30日是世界双相障碍日,说起“双相障碍”(别称“双相情感障碍”)这种疾病,绝大多数朋友都不了解,甚至都没听说过。借助今天这个机会,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吧。
该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共病率的特点,该病对患者的婚姻、子女、职业等诸多方面均有严重影响。15~44岁人群中,在全球范围双相障碍为致残原因的第六位。该病临床上误诊率高、识别率低、自杀风险高,完全治愈率低,很多患者和其家庭备受困扰。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BD)是一类既有躁狂发作或者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典型特征)的常见精神障碍,首次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躁狂发作时,患者有情感高涨、言语活动增多、精力充沛等表现;抑郁发作时,患者常表现出情绪低落、愉快感丧失、言语活动减少、疲劳迟钝等症状。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其复杂性体现在情绪低落或者高涨反复、交替、不规则呈现的同时,伴有注意力分散、轻率、夸大、思维奔逸、高反应性、睡眠减少和言语增多等紊乱症状。还常见焦虑、强迫、物质滥用,也可出现幻觉、妄想或紧张症状等精神病症状。病程多形演变,发作性、循环往复性、混合迁徙性、潮起潮落式病程不一而足,比如3个抑郁期跟着2个躁狂期。间歇期或长或短,间歇期社会功能相对正常,但也可有社会功能损害,多次反复发作后出现发作频率快、病情越发复杂的情况。双相情感障碍发病病因
病因目前仍不清楚,大量研究资料提示: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等都对其发生有明显影响,并且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基本病因包括:遗传因素:是患者最为主要的危险因素,且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群体遗传学研究提示,双相情感障碍属于多因素遗传病。遗传倾向调查发现,双相情感障碍的遗传度高达85%。
生物因素:患者的发病,可能与中枢神经递质功能异常、内分泌系统改变、生物节律紊乱等有关。
社会心理因素:负性生活事件会增加双相抑郁发作,而某些类型的负性及正性生活事件,则会增加双相躁狂发作。
诱发因素:应激事件、睡眠少、经济情况变化、与亲人吵架、季节变化等可能会诱发双相情感障碍的发作。
双相情感障碍治疗
患者发病时,会有冲动行为和攻击行为,造成自伤或伤人,并且对患者家庭来说会造成很大负担,对患者的治疗也较为困难。因此,需早期识别症状,及时治疗,全病程治疗,加强患者及家属教育,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康复,减少复发。对患者最佳的治疗方法,不只是解决急性发作的问题,医生还会考虑设计个体化治疗策略,以预防患者未来发作,或者降低发作频率,改善其功能和生活质量。01、一般疗法02、专业诊治提高识别率,
需要家庭成员参与
双相障碍从发病到准确诊断的平均延迟时间是5-10年,超过1/3的患者至少10年或以上才被确诊为双相障碍,其中60%的患者曾被误诊为抑郁症。
造成误诊率高、识别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轻躁狂的难以识别,对于轻躁狂状态常被患者感受到抑郁缓解或作为一种快乐的情感体验,持续时间相对短暂和具有自我协调的心境状态,故轻躁狂患者极少自发报告这种情况,那么这时家庭成员的细致观察就显得非常重要。
警惕五个征兆,
出现这些征兆要注意!
01、容易激惹患者很容易因为一些小的事情而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例如生气、激动、愤怒、甚至大发雷霆,持续时间一般比较短暂。02、强制性哭和笑患者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突然出现不能控制的、没有丝毫感染力的面部表情。患者对此既无任何内心体验,也说不出为什么要这样哭和笑。这是在脑器质性时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症状。03、情感脆弱患者常常因为一些细小或无关重要的事情而感到悲伤或兴奋激动,无法克制。04、病理性激情是指突然发生的、非常强烈但又短暂的一种情感障碍。它与情感爆发的不同之处:其表现为冲动、伤人、毁物等具有很强的破坏性的行为,多半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事后遗忘。05、其他症状常常伴有思考困难、缺少决断、缺乏兴趣、头痛、睡眠障碍、精力不足的症状,严重者可有运动迟滞、激动不安、疑病或被害妄想、厌食、失眠。若出现以上征兆时,要提醒十二分精神!及时寻求专业意见!来源:百度健康医典、医学美图、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