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丧失爱宠的痛如何治愈
TUhjnbcbe - 2021/6/2 16:29:00
白癜风检查到中科 http://pf.39.net/bdfyy/bdfhl/

--你是否曾一百次失去它

养宠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做关于“我该如何面对宠物走的那一天”的心理建设?是养它的那一天吗?

不,是你真正爱上它的那一天。

生活在他乡的社畜们在日复一日早出晚归的生活里最大的爱好之一就是窥视他人猫狗双全的生活。不论在哪个短视频平台,猫猫狗狗及小动物沙雕视频搜索量和播放量都居于前列。更有不少人不满足云吸萌宠,并付诸实践,成为光荣的“铲/捡屎官”。

宠物带来的心灵慰藉甚至生理上对人的健康帮助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如果在看文章的人恰好有陪伴的宝贝,那么请好好珍惜彼此的缘分。当然,杉泉小编在此并不是要鼓励大家盲目养宠,饲养任何宠物之前请先对自身时间管理、精力、健康状况、精神状况、生活习惯、财力、家庭关系等有充分认知并做足饲养功课后谨慎抉择。

在探讨今日主题“我们该如何面对丧失爱宠后的疼痛”前,小编想先举几个例子。

案例一:小丽因为居室窗户未封窗,导致饲养多年的猫咪坠楼身亡,失去爱宠后情绪极度低落。谈话过程中了解到,她在大学时因为宿舍规定不让饲养宠物,且被舍友举报,导致饲养的猫咪被宿管处理。这次痛失爱猫的经历又让她回忆起之前失去宠物的痛苦,一度导致情绪障碍。

案例二:小强工作后仍居住于父母家中,看网上关于父母养宠前后对比帖(帖子内容为说好拒绝养宠的父母在饲养宠物后纷纷中了真香定律),认为只要把宠物带回家就能让父母接受,可是不论是饲养前还是宠物犬进家后的半年里,父母始终不认可他的养宠行为,并因养狗和父母多次争执,最后爱犬还是被父母送人,小强也因此一蹶不振。

真正的爱宠人可能要说,这算什么情况?不做安全功课、没有独立能力(哪怕经济独立心理或社会关系却不独立)就冲动饲养,完全是面对玩物的心态,任何不负责任的饲养行为带来的后果简直是自讨苦吃,也好意思自我悲悯“痛失爱宠”?但杉泉小编想说,上面的案例有其普遍性,不管是失去宠物,或是失去任何所谓“重要之物/人”的结果表现大都一致,无非是痛苦、抑郁、焦虑、责备或者自责等等,但是导致结果的过程并非毫无端倪,甚至能窥见求问者一直以来的认知问题。

当我们要求案例一里的小丽先自我分析为何疼痛的原因,她的答案是--运气不好。大学时因为碰到的室友合不来,自然也看不惯她的猫,现在养的猫也是碰上了倒霉事,一个没看住就掉了下去。当我们追问为什么高楼层不安装防护网,她的回答是认为没有必要,每次猫跳上窗户她会喊下来,从来没有掉下去过。

同样我们也会让来访者小强先自我分析,得到的答案在意料之内,“我父母就是太强势,思想也不会跟着年轻人更新,总是坚持他们那一套,我这么大了还是想控制我。”小强如是说。再被问及为什么父母反对养宠物却不搬出去住时,他的回答是没有想过和父母分开搬出去住这个问题。

如引起爱宠人的不适,也请先松开握紧的拳头。作为心理咨询机构,可以负责任地说,上面的小丽小强便是千千万万需要校正“认知错误”的普通人。当我们跳脱每个故事主人翁,采用显著高于他们本人的视角去审视他们的行为时很容易发现他们本身的问题,同样,当我们没有这种跳脱的视角,“本本分分”地处于自我的视线内时,我们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

要说上面的人不是真正的痛苦吗?并不是,他们只是没有认识到造成痛苦的结果中有显著的自己可采取却没有采取措施造成的结果,也就是之前杉泉心理课程里反复提到的人们引起心理和情绪问题的重大成因之一--不当归因。

因为错误的认知,我们会把责任极端地甩给他人、甩给运气,又或者是一揽子往自己身上引。不论是哪种不能客观归因的情况,都十分建议求问者积极选择“社会处方”,多进入群体参与讨论,了解自己所存在的认知模式错误。

一、你曾一百次失去它

关于疗愈的方法有很多,认知层面,我们需要让求问者了解自己的认知问题,即他们看待某个或某类问题时思路和视角上的瑕疵,这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听者并不能直接说你这样是有错误的,而是更多地通过理念输入,让求问者自我进行“三段论”推导自己的认知问题,“大家认可的做法是这样的,或者这么做对方的心理感受会好很多,而我的做法是这样的,不符合前面说的情况,所以我的做法可能有问题。”自己主动意识到的错误才能被自己较好地接受。

举个类似的例子,在发现孩子错误时,优秀的父母会通过案例比较、指向对象心理感受模拟等方法让孩子自己比较出优劣,从而启发孩子内省自己的行为存在的问题,此时孩子比较好接受和修正,但是拥有错误教育方法的父母则会疏于辨析道理,更不愿意举出启发性案例,甚至反应过度地上升高度,攻击或论断孩子的秉性。

如果读文章的你身边有这样因为自己认知错误加剧不良事件从而引起情绪问题的亲朋好友,请试着用更为理性的方法对待或者寻求专业的帮助。

认知上的错误需要好好被对待和处理是因为,它所加剧的绝不仅是失去爱宠,更是生活里其他美好事物的幻灭,在这次悲伤前,其实你已曾一百次失去它。

二、其实你没有那么爱它

这是一个更为悲伤的事实,很多人喜欢哀愁自己所失去但并不深爱的事物/人。

类似的情况是在很多情绪崩溃者的危机干预中,有许多因为失恋等关系破裂引起的情绪失控案例,有的案例里,我们能明显感受到求问者对于破裂的这段关系的错误认知,即高估了自己对对方的感情,仿佛灾后重建一般,我们要让求问者知道,其实“灾”的程度并没有他们所认为的那么大。

常言道,这不就是自我感动吗?没错,这也确实涉及到人性中常常被讨论的“自恋”,“自恋”是一种本能,我们会爱自己,当然也会爱自己的“所得”和“情绪”,以我们难以察觉的方式。

首先失去本身指向的就是某个我们所“”拥有”的物或人,打破“拥有感”,即“所得”被破坏就是一种直观的冲击,冲击大小依据“所得”的重要程度而定。

再者,“失去”这个事件可能导向到我们存在的但并不想被自己接受的错误,这会引起“自我美好形象”的坍塌,前文案例中的人完全对自己的过错一无所知吗?其实也未必,但是人很难接受自己不完美,注意这和我知道我不完美不一样,我知道并不代表我能接受。

再者说到指向对象的重要程度,杉泉心理想特别提出的是“关系假定”,任何关系是否重要,从我们个体而言,都是我们所“假定”的。比如正常情况下亲子关系是重要程度数一数二的关系,刨去社会因素,即社会对它的评级指数位列最重要级别,还有我们的本能参与,生育及养育过程中的一系列本能也会使得这个关系的重要程度位居榜首之列,而非正常的状态下也会有其他因素导致亲子关系假定程度降低,比如父母对子女的虐待等犯罪行为。所以我们认为常见的影响关系假定的因素有本能、认知共享程度、社会效能、偏执程度、社会评价等。正是由于种种影响关系假定的因素存在,所以我们才会感觉到类型近似的关系之间存在差异较大的亲疏远近,最明显的同类型社会关系比较便是友情。关于关系假定,此处不展开更多的论述。

要知道的是,我们常常低估了社会因素和偏执程度对我们关系假定的影响,比如和自己的配偶关系破裂,我们会觉得十分沮丧,因为我们潜意识觉得“和关系密切的人关系破裂应该十分沮丧”,这可是我的配偶啊,我们关系破裂,社会会如何评价我呢?/我不管,反正我就是很爱ta,ta就是我最重要的人,没有为什么!这是很多求问者的潜台词,要细问他们有多爱这个配偶,每个人都爱得那么深爱得那么认真吗?其实也未必,怎么说呢,有时候就是气氛烘到那儿呢,不悲伤不是那么回事啊。

面对和宠物的关系亦如此,很多现代社会的人周围鲜有高质量的陪伴关系,会把情感需求投射在宠物身上,一旦失去宠物,痛苦程度不亚于失去任何一种亲密关系,不是说这种投射是错误的,人的情感需求和适当投射是被尊重的,只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所爱的程度并非想象中那么深。

这时候又要祭出一个刑法学说里关于人主观心理状态的概念元素之一--放任,简单说就是明明知道可能会有坏结果发生,却放任这种坏结果发生,我们知道,提到犯罪很多人都能联想的主观形态是“故意”,知道不能杀人非要提刀去杀人,这是妥妥的故意,现在“放任”了解一下,假设某个你负有抚养义务的亲人正在充满漏电可能的环境里溜达,你觉得搭把手拉回来也行,不拉好像也没什么,正巧此刻ta摸了电门触电身亡,这叫过失致人死亡。用刑法概念举例并不完全恰当,主要是为了找个比喻让大家知道,更多时候让关系里的美好磨灭的就是“放任”--我也能多多少少意识到这样不行,可是...随便吧,爱摸电门摸电门吧,美其名曰人各有命/顺其自然/防不胜防。你品,你细品。

我也不是不知道如果不采取措施,我的小猫咪会置于危险之中,可是一时半会不也没什么影响嘛,随便吧...

放任也不代表完全不爱,爱像世间万物一样不是非黑即白,只是有时候不如想象中那么多,不仅是“铲屎人”,也送给同样为情所困的纠结仔,又是人间清醒的一天。

既然不够爱,就请尽量意识到并放下自恋感,希望每个人的悲伤感都不会大于ta真实的爱意。

三、微光可以照亮微光

说了很多不够“完美”的悲伤,再来说说你想听的真正的悲伤。

杉泉小编曾看到过多个萌宠博主因为爱宠意外离世而抑郁。论照顾程度,很多萌宠博主的水平可谓专业级别(此处指的是那种真正关心爱护自己宠物的博主,不讨论搞噱头式的作秀博主),不能说一丝丝前文的“放任”没有,但是在他们能看到的地方都是极力在做好,好比你发现有十件事需要完善,你愿意为了ta动手完成八九件/五六件/一两件,还是干脆懒得动,极力与不极力总是有区别的。

说个题外话,小编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样的博主往往在生育观念上极为严谨,这就是认知影响行为,严谨的人在对待他人情绪和重要的人生抉择上总是大概率严谨,而习惯一时脑热思维模式的人在很多人生抉择上也大概率是同样的冲动盲目。

说回到这种基于审慎选择后,低“放任”态下悉心经营的美好的灭失,可谓无限接近人生至苦爱别离。别人可能觉得只是一只动物,但对于真正爱它又失去它的人,不亚于任何一种人间的顶级悲伤,那么到底需要如何自我疗愈呢?

这个问题当然没有终极的答案,但你也并不是只看了个寂寞。

一般对于遭受短期内发生且程度又高的创伤事件引起的痛苦,首选缓解方案是陪伴,至于陪伴的人,是遭受痛苦的人所信得过的人,这样的痛苦会经历一个短暂的漠然期,经历过难以置信或不真实感之后可能会迎来急剧期,悲伤的力量是渐进且强大的,迈过这一时期急剧的痛苦感会降低,但是迎来的是更为持久的类似后返劲的咀嚼期,这个时候人所储备的认知基础将大大派上用场。

如果遭受痛苦的人暂时没有可信赖的人陪伴,也可以自行疗愈。请注意,这种情况并不代表受挫人失败,有时候信赖的人不在身边,或者怕他人不能理解深爱宠物的心也懒得解释,不想打扰他人,或者暂时没有遇到,人与人的相处需要极高的认知匹配度,即三观相合,并不保证人人都有。不要在悲伤时扩大错误认知,给自己本不富裕的快乐程度雪上加霜。这种时候如果愿意的话,可以寻求“群体”陪伴,不用找寻特定的人,而是将自己置于有相似经历的人群里,群体共情能够大大降低个体的痛苦。

面对急剧期的悲伤,我们建议在不做出极端事件的前提下遵循“burndown”原则,像是无法扑灭的火灾,先让它烧完这一茬,爱哭哭爱叫叫,疏泄便是力量削弱的开始。

如果急剧的痛苦持续四周以上没有好转,甚至在这个过程里愈演愈烈,那么我们强烈推荐这样情况的人寻求专业的帮助,依据程度不同可以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咨询或进行就诊,药物可以直接帮助到情绪的改善。

关于自我疗愈或者陪伴疗愈(包括进行咨询),认知干预是极重要的一环,人在遇到恶劣事件后会习惯性联想并扩大认知的错误,老百姓常说的钻牛角尖便是其中之一,这种时候反复陷在错误的认知里不能自拔是不好的循环状态,需要及时意识察觉和纠正。

痛苦时常见的错误认知有“我不配拥有美好的毛球球”、“我爱的人和物都要离我而去”、“为什么偏偏要发生在我身上”、“都是因为我才这样”、“早知道是这个样子根本没必要开始”、“我的人生完完全全一无是处”、“我已经看透了一切不会再有任何好事”甚至想要轻生。

如果正在饱受痛苦煎熬的人有被说中,那么也希望你理解,爱别离的痛苦是每个人人生都会经历的,人所爱的人和事也确实终将离去,我们也可能真的不完全配得上拥有过的美好,但是能让我们痛苦的那些已经失去的美好并不正是证明我们幸运和优秀的铁证吗?因为我们幸运或者优秀,所以才能拥有美好,之因为它足够美好才在失去时足以伤到我们。

即使这美好失去得比想象中早,离开的方式也未曾设想,但是曾经的拥有并不是虚幻,小学学过的知识也会构成大了以后我们的认知,更不要伤害自己,自己就是美好回忆的储备体。纵使这储备体里有痛苦,但是痛苦可以选择或干预,美好回忆却是结结实实的存在。

很多在悲伤状态中自我疗愈的人爱看诸如宇宙究竟有多大的视觉或文字素材,远距的时空感可以让人暂时脱离眼下的悲伤,同时又不经让人思索,这茫茫浩渺之中,我与毛球球的爱到底所谓几何?大概就像我和其他至亲的爱,像我好友的陪伴,不过是为了照亮时间长河里这普普通通的一瞬,这一瞬中有的时间我们用来制造美好,有的时间用来分解存储,痛苦在陪伴和时间里是可降解的。希望每一个看文章的你都能得着时间的好,也能尝遍世间的甜。我们是如此的渺小无助,但是微光真的可以照亮微光。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丧失爱宠的痛如何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