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全成都市人民都在一边抗击疫情、一边吃瓜、一边维持正常生产生活。
但是有那么一拨人,他们却第一时间冲进各大超市,抢口罩抢消*剂就不说了,还开始抢米抢油抢方便面!
如果你是这样的囤货狂人,那华西专家要告诉你,你有可能得了一种叫囤积障碍的心理疾病哦!
“哎呀,你们华西专家就喜欢吓我们,喜欢买点、囤点东西好正常嘛,尤其是成都出现疫情,弄得人好紧张嘛,万一啥子都断货了喃!”
不,囤积障碍跟一般的喜欢买点、囤点不一样,它是一种非理性的囤积。就好比现在国内产能充足,物流畅通,疫情也是零星散发,只要稍微想一哈就晓得,不可能出现春节那种全国大面积缺口罩的情况,所以正常人都不会去抢口罩,甚至去抢米抢油是不是?
那么正常的囤物和囤积障碍如何区别呢?下面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张骏副教授和华西临床医学院级的同学们来给大家讲一讲。
一
囤积障碍(HoardingDisorder)是指过度收集、难以丢弃明显毫无价值的物品,让大量的物品(甚至是垃圾或动物)堆积在居住或工作场所的一系列行为。说人话就是,囤积障碍是一种很喜欢买/捡一些没有好大用处的东西+很舍不得丢东西的心理疾病。
成人囤积障碍的患病率约为2.5%,相当于每一百个人中至少就有2个人有这种情况出现。
问
“这难道不是节约的表现哇?老辈子些过够了苦日子,舍不得丢东西很正常噻!”
“是三,节约不是传统美德得嘛,咋就成了心理疾病了喃?!”
NO!囤积障碍还真的不是单纯的节约和舍不得,因为他们喜欢买和囤的东西,一种是根本用不完的→比如床底下都塞不进的卫生纸、毛巾;宾馆里拿回来的一次性拖孩、牙刷;几百年都用不完的口红、面膜、香水。还有一种是根本没啥子用的,比如废纸板板、空瓶瓶、塑料袋袋。而且但凡喊他们把这些东西整理一下,用不完拿切送人,或者拿切当废品卖了,简直等同于要他们的命……
二
问
“医生,喜欢买也要有钱才买得到,而舍不得丢还是他个人的事情噻,说这是个病也夸张了哇?”
答:不,囤积障碍不仅影响个人健康,还会影响患者和家庭成员、同事、邻居之间的关系,对社会安全也有威胁。
首先,从表面上看囤积障碍是心理出现问题的一个表现,但实际上这种表现一般还伴有其他心理疾病,约31%~37%的人会伴有广泛性焦虑障碍,约26%~31%的患者会伴有重性抑郁障碍,还有的人可能会伴有强迫症、惊恐障碍、社交焦虑障碍或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其次,囤积障碍会导致个人生活健康问题及人际冲突。有囤积障碍的人一般都很不会收拾自己买的或囤的东西,就等它四处堆起,生活环境多半都很糟糕,甚至在家里下不到脚也是常见的,这样的环境卫生状况肯定是很糟糕的。而家里的亲人,周围的邻居未必能够忍受得到这样的环境,不随时扯经才怪!甚至慢慢发展成彼此不往来了。
最后,囤积障碍的人还可能给自己和公共安全带来隐患,如在阳台、过道堆满物品,容易引发高空坠物、火灾等问题。下面这条新闻,就是一位囤积障碍的老年患者家中起火而引发的悲剧。
所以你们说,囤积障碍咋个可能只跟患者自己有关系?!
三
虽然囤积障碍的情况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但其实囤积通常从11岁到15岁左右就开始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逐渐严重。
目前还不清楚是什么导致了囤积障碍,研究发现遗传、性格、童年经历及特殊事件、脑部神经系统功能可能与之有关。
1.家族史
目前发现囤积障碍的患者很多时候都有同款问题的亲属,所以这种疾病有家族聚集趋势。
2.性格
很多有囤积障碍的人性格多优柔寡断、难以抉择甚至有一些完美主义。
3.童年经历及特殊事件
有研究发现,很多囤积障碍与童年经历有关,如童年时期的创伤、安全感的缺乏和压力事件。很多囤积障碍的人因缺乏安全感就试图通过获取和储藏物品来获得安全感和掌控感,还有些人在经历了亲人离世、离婚、在意外的火灾、水灾中失去财产等难以应对的事件后,会出现囤积行为。
比如前面提到的抢口罩的囤积行为,可能是因为春节期间“口罩荒”的印象太深刻了,所以稍微有点疫情相关的风吹草动,立即就想去囤货,这也是心理没有安全感的表现。
4.神经方面
在每个人的脑里面都有个东西叫“大脑皮层”,是调节我们躯体活动的“最高总司令”,也是我们获取和收集行为的神经基础。而皮层上一些脑区的激活出现障碍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导致囤积行为的出现。
四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爱买买买的购物狂,以及一些有收藏习惯的朋友要紧张了,未必自己也是囤积障碍?
这里华西专家要告诉大家,不一定。下面我们来看看囤积障碍和单纯的购物狂以及收藏行为的区别。
01
购物狂VS囤积障碍
如果你是这种购物狂,可能只是败家子→喜欢买,但过段时间对买到的东西又不喜欢了,可以一点不纠结地把买到的物品扔掉或送人。
如果你是这种购物狂,可能真是囤积障碍→买买买,即使东西多到用不完也舍不得送人,大量占据家里的空间,床下、衣柜、厨房、阳台到处都堆得是,甚至东西都发霉发*坏了,还是舍不得丢。
02
收藏VS囤积障碍
如果是这样的收藏,那是正常收藏→比如喜欢收藏邮票/汽车模型/各种包包/各种名鞋,把这些东西分类有序摆放,而且会精心搞一个展示的地方。即便有些人收藏的数量很大,但通常不会杂乱无章。
如果是这样的收藏,那可能是囤积障碍→过度的收集和储藏,尤其“收藏”的东西都是没有好大价值和用处,比如废纸、衣服、书籍、塑料瓶瓶儿等,把屋头正常的生活空间堆满,也不收拾打整,屋头西脏八脏。
五
问
“医生,不买东西、不囤东西就难受,哎呀这是不是强迫症哦?”
不,囤积障碍还真的不是强迫症。虽然有专家认为囤积障碍是强迫症的一种表现,但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这两者还真的不能划等号。从年起,权威的诊断标准《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正式将囤积障碍从强迫症中分离。
虽然强迫症和囤积障碍的患者都会有”囤货“的行为,比如强迫症患者不少都会反复洗手,而为了完成这个动作他们就需要囤大量清洁用品,即使是这样,强迫症的囤货和囤积障碍也是两码事。
1
强迫症患者囤东西往往不会带来快感,而囤积障碍患者往往能从囤积这一行为中,得到某种不被他人观察但自我沉醉的快乐和满足。
2
单纯的强迫症患者往往不会过度囤积,没有囤积障碍患者那么夸张。
3
强迫症患者往往能够意识自己反复洗手、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等行为是不必要的,是荒谬的,并试图去改变但“控制不住”。而囤积障碍的人一般都不会认为自己有问题。
4
从专业的角度看,这两类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也不同。神经成像的证据表明,强迫障碍的神经基础主要是额叶-纹状体-丘脑环路,而囤积障碍与腹内侧前额叶、前扣带回和内侧颞叶等区域有关。
六
对于囤积障碍,其病因我们都还没完全搞清楚,所以也没有有效的方法来预防它。一旦发现亲朋好友出现比较明显的囤积障碍的倾向和表现,及早接受治疗能够帮助控制病情的发展。
1.在家人、亲友帮忙下尽早接受专业的治疗。
囤积障碍的患者一般都不会觉得自己有啥问题,所以就需要亲友的帮助,尤其在建立信任度的基础上,医院就诊和接受心理治疗。
同时,亲人可围绕囤积障碍者“喜欢囤积+缺乏安全意识”的核心症状进行帮助。将已经囤积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有序整理,放在一个容易看见而且安全的地方,最好能够进一步美化、保管。如果不能满足以上条件,建议扔掉或送人或废品回收处理掉。
帮助囤积障碍者不能简单粗暴,要有耐心,有爱心,少不了“需要进行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2.评估风险,必要时换一个地方住
囤积障碍引起的火灾等新闻时有发生,可以把这些新闻拿给他们看,起到警示作用。如果居住的地方囤积情况确实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可能需要将有囤积障碍的人转移,也就是换一个地方住。
3.其他情绪、心理问题也要治。
囤积障碍患者常常还合并有焦虑、抑郁,这也需要及时调节、治疗。
七
根据目前研究来看,没有证据表明囤积障碍的发病跟性别有特别关系,但必须从年龄段来重视,尤其一老一少要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