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卫材神经科学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多个国家的神经领域的医生及学者参加了本次大会。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陈霖院士、医院崔丽英教授为大会致辞。专家学者们围绕认知科学、退行性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头痛眩晕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进展发表专题报告。期间,崔丽英教授,上海交通大医院陈生弟教授,医院王鲁宁教授、于生元教授接受本报采访。现将精彩内容整理以飨读者。
主会场撷英
前沿分享篇中外学者共享神经科学领域新发现
陈霖院士
董强教授
Scherer教授
于生元教授
认知科学的三大基石及其对脑疾病研究不可替代的作用
陈霖院士在报告中指出,认知科学对脑疾病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过去的20多年,他在与临床医生沟通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其中包括缺乏脑疾病科学准确的定义和行为模型的问题。他指出,现在对脑疾病的诊断依赖于临床观察和主观描述,缺乏直观的行为检测和诊断方法。要解决这些问题,认知科学、实验心理学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认知科学的三大基石:认知的变量,也即找到描述认识精神世界的变量;认知试验范式,也即找到适合研究认知过程的科学试验方案;脑认知成像。陈霖教授及其团队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提出拓扑学性质知觉理论,该理论开辟了视觉研究的新方向,对脑疾病研究的开展贡献了力量。
ISC集萃
医院董强教授首先对国际卒中大会(ISC)在年公布的多项主题研究进行了介绍,这些研究分别探讨了急性期卒中体位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不同血管内取栓器的对比等。药物治疗方面的发现则主要集中在抗血小板治疗不同方案之间的对比。除缺血性卒中(ISH),出血性卒中(ICH)领域也有相关成果。证据显示,ICH后患者抑郁的年发病率为6.9%,其中63%患者同时存在抑郁和痴呆,抑郁先于痴呆出现。无论是ISH还是ICH,控制危险因素可减少发生风险,进而减少卒中导致的认知功能下降。ARIC人群登记研究显示,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是导致卒中后痴呆的重要危险因素。ISC上,中国学者也发出了声音,首都医科医院赵性泉教授的研究显示,无症状颈动脉狭窄与中国社区人群认知功能障碍相关。
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谢勒(StevenScherer)教授指出,美国基因诊断技术正在蓬勃发展,未来还会有更多致病基因被发现。如果怀疑患者患有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就可以通过基因测序来探知患病基因。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技术,有望查出85%致病基因,目前共发现约个基因。Scherer教授等采用该技术发现PMP2基因新生突变导致了遗传性神经性肌萎缩症1型(CMT1)。至于该基因是如何导致脱髓鞘病变的,目前尚在研究之中。
另一项进展是关于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研究发现,一些胃肠道细菌能对GBS造成影响,导致不同GBS亚型,产生相应免疫球蛋白(IgG)自身抗体。就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神经病(AIDP,GBS亚型之一)而言,自身抗体能和髓鞘表面结合,激活补体,这些补体进而对髓鞘的雪旺细胞造成伤害,导致疾病发生。AIPD初期出现的补体密集沉积对病情发展非常重要,通过阻断补体活化,患者的症状有望得到显著缓解。目前,一些学者正在进行此方面的研究。
此外,周围神经系统还有一些新分子被发现,这些蛋白分别和相应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相关联。研究发现,神经束蛋白是一种主要致病原因,能引发自身抗体产生并导致GBS相关症状。目前,IgG抗体成为研究者们寻找治疗靶点的重要线索。
头痛分类诊断的局限性
于生元教授从两个病例说起,对临床中遇到的原发性头痛出现交叉共病的情况发表了观点。他指出,头痛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诊断,这依赖患者清晰的病史描述及临床医生的丰富经验。而有效的临床诊断标准则是诊断头痛的有力工具。目前的头痛诊断标准虽然根据临床症状做了截然的区分,但部分患者的实际表现并非如此泾渭分明,而是处于“中间态”。例如,14%~25%丛集性头痛患者在发作期或发作前可表现出类似于偏头痛先兆的症状,如闪光、暗点等;17%丛集性头痛患者有偏头痛病史。这种交叉共病的现象提示,两种头痛可能具有共同的发病机制,属于谱系疾病。初步研究显示,基于发病机制的诊断可以通过某些生物标志物来实现。以生物学基础为参考的诊断有望带来更行之有效的治疗。
总结前进篇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诊疗进展
Homma教授
Jenner教授
阿尔茨海默病的20年研究进展
日本阿多福记忆临床中心本間(AkiraHomma)教授指出,AD概念的确立和诊疗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目前已有多种药物可有效缓解症状。调查和研究显示,服用对症药物的AD患者较不治疗的患者症状程度显著更轻。胆碱酯酶抑制剂可改变AD自然病程,显著增加累积存活率。Homma教授表示,AD的发生是逐渐进展的过程,应该在哪个阶段给予何种药物治疗,仍是讨论的热点。目前,β-分泌酶抑制剂等多种新药正处于研发状态。
关于日本AD患者的治疗状况,Homma教授解释,盐酸多奈哌齐在日本上市初期,药物治疗对AD改善的贡献度和患者对药物疗效的满意度还处于较低状态。但年调查显示,药物治疗贡献度已升至50%,满意度也有所提升。除药物治疗,环境准备、护理、全身疾病治疗也可纳入治疗方案。
LD联合COMT抑制剂用于改善PD患者的“剂末现象”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詹纳(PeterJenner)教授指出,左旋多巴(LD)适用于所有帕金森病(PD)患者,在疾病早期即应开始使用。但是,随病程发展与药物应用时间的延长,单剂LD的作用持续时间缩短。许多患者在PD早期便已出现“剂末现象”。增加LD单次给药剂量、增加给药频率等方法可一定程度改善“剂末现象”,但是可能增加异动症风险、产生更多脉冲样多巴胺能刺激。使用LD控释片也是应对策略之一,然而也存在药物吸收及药代动力学不稳定的问题。Jenner教授指出,LD的外周代谢是影响LD疗效的重要因素,使用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有抑制外周LD通过COMT途径代谢,延长LD半衰期、减少血药浓度波动、增加生物利用度等获益。研究显示,LD联合COMT抑制剂可增加大脑对LD的摄取,为出现“剂末现象”的PD患者带来临床获益。基于临床证据,国内外指南对恩他卡朋联合LD用于治疗“剂末现象”做出A级推荐。研究证实,恩他卡朋双多巴片作为新一代复方左旋多巴,可双酶抑制LD的外周代谢,平稳提高脑内多巴胺水平,有效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症状改善率,且用药方便依从性好。
分会场概要
神经退行性病变专场
医院高晶教授首先分享了自己在临床中参考痴呆诊疗指南管理患者的经验体会,明确了多奈哌齐作为治疗痴呆的基础用药地位。医院解恒革教授强调了卒中后认知损害需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和综合干预。浙江大医院张宝荣教授强调,姿势步态异常(PIGD)型PD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存活期更短,更需重视治疗,最新的国内外专家共识均推荐司来吉兰作为PIGD患者的首选药物。医院商慧芳教授指出“,剂末现象”是疾病进展的重要信号,需早期识别,而中国PD患者“剂末现象”出现较早且发生率高,亟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