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神经精神疾病流行病学和治疗现状
TUhjnbcbe - 2021/4/25 16:30:00

在多种神经精神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为多发性硬化(MS)、抑郁症(MDD)、多动症(ADHD)、精神分裂症(SCZ)、阿尔兹海默症(AD)、双向情感障碍(BPD)、焦虑症(Anxiety)、癫痫(Epilepsy)、帕金森综合征(PD)及偏头痛(Migraine)。下面我们对这几种疾病的流行病学和治疗现状进行了统计和梳理。

1多发性硬化症

多发性硬化症是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疾病急性活动期中枢神经白质有多发性炎性脱髓鞘斑,陈旧病变则由于胶质纤维增生而形成钙化斑,以多发病灶、缓解、复发病程为特点,多发于视神经、脊髓和脑干,常见于青、中年,女性较男性多见。MS会攻击神经系统,导致肌肉无力、疼痛和认知困难,从而给患者与家庭的精神和经济上带来沉重的打击,目前已是全球主要研究目标之一。

目前全球目前大约有多万MS患者。据Informa公司统计,年美国、日本和欧洲五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中已被诊断的MS患者有87万例,年可能近89万例,增长2.2%,其中美国病例占46.7%。这些患者多为女性(72.4%)),年龄在40~59岁(50.8%)。我国是MS的低发病区,国内约有3万至5万确诊患者,截止年5月27日‘多发性硬化之家’网络社区目前已有注册会员人。然而近年来我国MS的病人也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全球用于多发性硬化症的临床治疗药物仅有十几种,一线用药包括醋酸格拉替雷、β干扰素、富马酸二甲酯、芬戈莫德、特立氟胺、那他珠单抗、米托蒽醌等。其中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大关的重磅炸弹药物有COPAXONE(醋酸格拉替雷)、TECFIDERA(富马酸二甲酯)、GILENYA(芬戈莫德)、AVONEX(干扰素β-1a)、REBIF(干扰素β-1a)、TYSABRI(那他珠单抗)。

2抑郁症

美国精神病学会(APA)将抑郁症或重度抑郁症定义为影响患者的心境、思维和行为,导致患者长期感到悲伤并对之前喜爱的事物失去兴趣的一种慢性病。据APA报道,该病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其症状包括对日常生活缺乏兴趣、闷闷不乐、体重明显增加或减少、失眠或嗜睡、精力不济、无法集中注意力、伴有失落感或负罪感以及时常产生死亡或自杀的念头。由于目前对抑郁症的诊断仍缺乏确切的客观指标作为依据,MDD的诊断仍以症状学指标为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有3.2亿人患有抑郁症,该病已成为致残的第一诱因,每年因抑郁症导致的自杀人数达80万,是造成非致命健康损失的最大因素(占所有YLD的7.5%)。年我国抑郁患病人口近万,造成的YLD近万,占所有YLD的7.3%,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虽然抑郁症的发病率很高且对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但仅有不足50%的患者接受治疗,一些国家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甚至还不到10%。WHO将其原因归结于缺少医疗资源、医疗专家和正确的诊断以及许多人对精神类疾病持有病耻感。

截止到年底,全球上市的抗抑郁处方药共有49个,可分为三环/四环类抗抑郁药、MAO抑制剂、锂盐、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吸收抑制剂(SSRIs)、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5-HT-多巴胺活性调节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重摄取抑制剂、α2-肾上腺受体拮抗剂、褪黑素激动剂、其他5-HT类似物。其中一线用药多为SSRI和SNRI类药物,而SNRI类药物正逐渐占据市场主流。由于多个重磅炸弹药物专利到期,年MDD市场已鲜有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治疗药物。

3多动症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而复杂的神经精神疾病,可分为多种类型,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冲动和多动。该病的发病原因还不清楚,主要倾向于基因影响。药物治疗此病、特别是严重病例往往无效。患有此病的儿童和成年人更容易患其他精神疾病。据Informa统计,年美国、日本和欧洲五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ADHD患病人口达万(5~44岁),年可能有所减少,其中5~19岁患者有万(40.2%),20~44岁患者有超过万,占比达59.8%。

目前该疾病治疗的首选药物仍旧是托莫西汀和哌甲酯。年销售额最高的药物为VYVANSE(赖氨酸安非他命),达29.7亿美元。METHYLPHENIDALER(哌甲酯)和STRATTERA(托莫西汀)在此疾病的处方销售额均超过10亿美元。

4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在青壮年时期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这些症状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精神分裂症症状按照临床表现可分为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认知障碍。阳性症状一般表现为妄想或幻觉或思维、言语、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和味觉紊乱,通常被认为是精神病的表现;阳性症状通常对药物反应较好。阴性症状占精神分裂症发病率相当大的一部分,情感表达减少和意志减退是其最常见的两个症状,其他症状还包括语言贫乏、快感缺失和社交减少;阴性症状对药物反应较差。精神分裂症中认知缺陷的发生率高,患者常出现信息处理、选择性注意、工作记忆、短时记忆、学习和执行功能等认知缺陷。据调查,全球约有0.3~0.7%的人一生中将会受此病影响。年全球精神分裂症患者或达万,死于自杀的人中有1.6万人与此病有关。男性患者多于女性。超过50%的患者未接受适当的治疗,其中90%为中低收入国家人群。据Informa统计,年美国、日本和欧洲五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年内SCZ流行病例为万,年将增至万。年发表的《~年中国种疾病死亡率》GBD报告指出,SCZ造成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为0.59/10万。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首选的治疗措施,药物治疗应系统而规范,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注意单一用药原则和个体化用药原则。部分急性期患者或疗效欠佳患者可以合用电抽搐治疗。一般推荐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等作为一线药物选用。第一代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氯氮平作为二线药物使用。目前已经上市的治疗药物可以减轻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但至今没有药物能解决阴性和认知症状。年在此领域销售超过10亿美元的药物仅有INVEGASUSTENNA(帕利哌酮棕榈酸酯)。

5阿尔兹海默症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据阿尔兹海默症全球报告()报导,年全球新增痴呆患者万人,平均每3秒增加一个病例;全球患病人数达万,且每20年将会增加一倍,其中亚洲万,欧洲万,美洲万,非洲万。中低收入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不容忽视,全球痴呆患者有58%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年该比例将增至68%。痴呆虽然不是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但给全球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据估计年这项疾病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或达亿美元,年将升至万亿。有数据显示,我国年被诊断的AD患者达万,年或超过万。年AD造成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为20.91/10万,是神经精神疾病中造成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目前常用的药物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他克林、利斯的明、加兰他敏、石杉碱甲和多奈哌齐)和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但这些药物没有明显显示延迟或阻止疾病的进展。AD领域药物研发的失败率远超其他领域,这不仅与该疾病发病的复杂性、发病机制不明确有关,也与药物研发的难度增加有关。据统计,对于所有进入临床的药物,最终有12%会被FDA批准。而年至年间,仅有4个药物被FDA批准用于AD的治疗,个进入临床的药物最终被终止或暂停,药物研发的失败率高达97%。尽管如此,研发者对该领域仍抱有积极性。年此领域治疗药物全球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有NAMENDA(美金刚)。

6双向情感障碍

双向情感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研究发现,躁狂发作前往往有轻微和短暂的抑郁发作,所以多数学者认为躁狂发作就是双相障碍,只有抑郁发作的才是单相障碍。DSM-V中将双相及相关障碍分为双相I型障碍、双相II型障碍、环境心境障碍、物质/药物所致的双相及相关障碍、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双相及相关障碍、其他特定的双相及相关障碍和未特定的双相及相关障碍。双相I型指躁狂发作之前或之后可能有轻躁狂或重度抑郁发作,双相II型指有目前或过去有轻躁狂和目前或过去有重度抑郁发作,临床反复出现的心境发作。值得注意的是,双相抑郁未引起临床医生足够重视,有报道37%的双相抑郁患者被误诊为单相抑郁,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从而诱发躁狂、快速循环发作,使发作频率增加。据WHO统计,年全球BPD患者约有0万人。

BPD最主要的治疗药物是抗躁狂药碳酸锂和抗癫痫药(丙戊酸盐、卡马西平、拉莫三嗪等),它们又被称为心境稳定剂。对于有明显兴奋躁动的患者,可以合并抗精神病药物,包括经典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氯丙嗪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鲁拉西酮、齐拉西酮、阿立哌唑等。严重的患者可以合并改良电抽搐治疗。对于难治性患者,可以考虑氯氮平合并碳酸锂治疗。治疗中需要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对于双相抑郁患者,原则上不主张使用抗抑郁药物,因其容易诱发躁狂发作、快速循环发作或导致抑郁症状慢性化,对于抑郁发作比较严重甚至伴有明显消极行为者、抑郁发作在整个病程中占据绝大多数者以及伴有严重焦虑、强迫症状者可以考虑在心境稳定剂足量治疗的基础上,短期合并应用抗抑郁药,一旦上述症状缓解,应尽早减少或停用抗抑郁药。全球躁郁症治疗药物销售前十的处方药中,以抗精神病药为主。年此领域治疗药物全球销售额超过10亿美金的只有LATUDA(鲁拉西酮)。

7焦虑症

焦虑症,是精神疾病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可分为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发作(惊恐障碍)两种形式。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症状(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在美国焦虑症有多种分型,每个分型的症状不同,但都有焦虑症状。据统计,年全球共有2.6亿焦虑症患者,影响全球3.6%的人群,女性发病率(4.6%)高于男性(2.6%),为非致命健康损失贡献3.4%(占所有YLD的3.4%)。东南亚地区的患病人口最多,占所有患病人口的23%,其次是美洲、西太平洋地区、非洲、欧洲、东地中海地区。年我国焦虑症患病人口近0万,造成的YLD近万,占所有YLD的3.1%,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医生一般会根据患者病情、身体情况、经济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建议服药1~2年左右。常用药物有苯二氮卓类药物(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及抗抑郁药(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苯二氮卓类药物见效快,但效果持续时间短,不适合长期大量使用。抗抑郁药抗焦虑效果肯定、从根本上改善焦虑、无成瘾性,适合长期服用。但抗焦虑效果见效慢,2~3周后起效,常常需要同时短期合用安定类药物、价格偏贵。在此领域全球销售额最好的药物为PRISTIQ(去甲文法拉辛),但已没有重磅炸弹药物。

8癫痫

癫痫即俗称的“羊角风”或“羊癫风”,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据WHO发布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癫痫作为全球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目前全球患病人数约有万,其中80%的患者是中低收入国家人群,而这些中低收入国家的患者仅有1/4接受了应有的治疗。全球每年新增病例约为万,高收入国家每年新增病例为30~50/10万,而中低收入国家此数据可能增至2倍。有数据显示,年我国癫痫患病人口约万,但未来有减少的趋势。年癫痫造成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为0.95/10万。

自年苯巴比妥问世以来,抗癫痫药物已超过1个世纪的历程。从传统抗癫痫药物、新一代抗癫痫药物,到近年来不断诞生的第三代抗癫痫药物,为癫痫的治疗提供了多种选择。癫痫的治疗以单药为首选,但对于有多种发作形式或者难治性癫痫患者仍需联合用药。丙戊酸钠是新诊断特发性全面性癫痫的一线药物且惟一的首选药物。症状性部分性癫痫的初始药物首选均为卡马西平和奥卡西平。在特发性全面性癫痫药物治疗中,丙戊酸钠是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的首选药物。症状性部分性癫痫的药物治疗中,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托吡酯、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左乙拉西坦、卡马西平(奥卡西平)+丙戊酸钠、丙戊酸钠+拉莫三嗪等是常用配伍。拉莫三嗪为健康育龄期妇女特发性全面性癫痫与症状性部分性癫痫的首选用药;伴抑郁的癫痫患者,特发性全面性发作的首选用药为丙戊酸钠与拉莫三嗪,继发性部分性发作的首选用药为拉莫三嗪、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伴有乙肝的癫痫患者,无论肝功能是否正常,特发性全面性发作的首选用药为托吡酯与左乙拉西坦,肝功能正常的继发性部分性患者,首选用药为奥卡西平,肝功能指标异常时,首选用药为托吡酯与左乙拉西坦;急诊室中的癫痫患者(不确定类型)首选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此领域全球销售最好的药物为KEPPRA(左乙拉西坦),但销售额并未突破10万美元。

9帕金森氏症

帕金森病是临床上神经科医生常用的诊断概念,特指各种原因(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感染、中*、外伤、药物以及遗传变性等)造成的以运动迟缓为主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震颤、肌僵直、运动迟缓和姿势不稳等。包括原发性帕金森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和遗传变性帕金森综合征。据统计,帕金森病是仅次于阿尔兹海默症的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平均患病年龄为60岁,年全球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达万人,死于该疾病的人口达10.3万人,每年新增病例的比例为8~18/10万人。在美国,约有万患病人口,每年有6万新增病例,该疾病已成为美国第14大致死性因素,每年可造成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此疾病在非洲和亚洲的发病率要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有数据显示,我国年帕金森病患者约为万,年造成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为0.66/10万。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患者人群逐年增加,为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治疗帕金森症的药物包括复方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抗胆碱能制剂和金刚烷胺等;部分患者可考虑神经核团毁损术或脑深部电刺激手术。目前销售最好的处方药为AZILECT(雷沙吉兰)。

10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表现为发作性的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及羞明,经一段歇期后再次发病。在安静、黑暗环境内或睡眠后头痛缓解。在头痛发生前或发作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据统计,年全球约有8.5亿人患有偏头痛,女性患病率约为19%,男性患病率约为11%。在美国,每年男性偏头痛患病率为6%,女性患病率为18%;终生患病率分别为18%和43%。欧洲人群终生患病率为12~28%,每年男/女患病率分别为6~15%/14~35%。而亚洲和非洲人群偏头痛的患病率要远低于欧美人群,每年仅有1.4~2.2%。

目前临床上以曲坦类药物治疗为主,该类药物为5-HT1B/D受体激动剂。然而患者对此类药物的响应率只有60%,且常伴有心血管并发症等副作用。另外,临床上一些用于预防偏头痛的药物不仅疗效一般,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目前全球销售最好的药物为RELPAX(依立曲坦)。

参考文献:

1.DepressionandOtherCommonMentalDisordersGlobalHealthEstimates,WHO;.

2.GlobalBurdenofDiseaseStudyCollaborators.Global,regional,andnationalincidence,prevalence,andyearslivedwithdisabilityforacuteandchronicdiseasesandinjuriesincountries,-:asystematicanalysisfortheGlobalBurdenofDiseaseStudy.TheLancet,,():–.

3.MaigengZhou,HaidongWang,JunZhuetal.Cause-specificmortalityforcausesinChinaduring–:asystematicsubnationalanalysisfortheGlobalBurdenofDiseaseStudy.

4.ItamarMegiddo,AbigailColson,DanChisholmetal.HealthandeconomicbenefitsofpublicfinancingofepilepsytreatmentinIndia:Anagent-basedsimulationmodel.Epilepsia,,57(3):–.

5.FlorenceButlen-Ducuingetal.Europeanregulatoryexperiencewithdrugsforcentralnervoussystemdisorders.NatureReviewsDrugDiscovery,,14:89-90.

6.Informa数据库,检索日期:-6-13.

7.IMSHealthAnalyticLink数据库,检索日期:-6-1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神经精神疾病流行病学和治疗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