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j.cnki.wujhs..02.
刊载于《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年第2期第-页。
论文摘要失独人群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心理援助
徐晓*刘炳琴
摘要:独生子女的死亡使失独者陷入急性应激障碍(ASD)之中,如果缺乏及时的专业干预,三个月后便进入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阶段。中国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人际关系结构,往往使他们的病情在外部文化情境等结构性压力和核心依恋对象死亡等心理依恋断裂的双重作用下,发展演化为重度创伤后应激障碍。因此,除了从源头上优化失独人群生活的人文情境以外,失独危机事件的应激管理、依恋关系重建为导向的心理治疗,是预防和治疗失独人群重度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失独人群;ASD;PTSD;人格障碍
中图分类号:B.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X()02-0-07
论文字摘编作为计划生育*策的风险之一,失独现象深刻反映了社会结构与个体的碰撞与冲突。伴随中国失独家庭养老困境这一显性民生问题的,则是失独这一重大创伤应激源引发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下文简称PTSD)等精神疾病问题。这些精神疾病导致失独人群表现出社会人际关系退缩、认知歪曲、情绪失控、被剥夺感强烈等一系列反应,长期把失独者围困在极度悲伤的精神世界里鲜为人知。如若任由PTSD失独患者的这些精神疾病长期发展下去,无疑会给社会、失独家庭和个人带来沉重的负担,威胁社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一、失独人群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类型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威胁,或严重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威胁后,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PTSD一般在精神创伤性事件发生后数天至6个月内发病,病程至少持续1个月,也可能长达数月或数年,个别患者甚至终身不愈。当失独这种剧烈的创伤性事件发生时,失独者的精神系统几近崩溃,难以应对失去独生子女这种异乎寻常的灾难造成的伤害,陷入急性应激障碍(ASD)阶段。此时,如果外界给予及时的干预与治疗,患者可能会逐步痊愈,否则ASD将发展成PTSD。
根据中国失独人群PTSD症状的独特性和复杂性,我们将对失独人群PTSD的核心症状和一般表现进行重新归类,以便更清晰地认识到失独人群PTSD患者的精神、心理创伤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实现对症治疗。具体来说,根据PTSD的诊断标准,结合失独者的症状,我们从精神、心理和社会影响三个层面,凸显失独对父母造成的精神和心理创伤的严重性。具体来说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出现一个或多个与创伤事件有关的侵入性的闪回症状;二是开始持续地出现与创伤事件相关刺激的回避及回避型人格障碍症状;三是出现与创伤事件有关的认知和心境方面负性改变的症状,如开始或加重后悔、重性抑郁症等;四是出现与创伤事件有关的警觉或反映性有显著改变的症状,如边缘性人格障碍等。
二、失独人群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
(一)与失独有关的侵入性症状
与失独创伤事件有关的侵入性症状,主要表现为失独的痛苦记忆难以抹去,并反复地、非自愿地侵入个体脑中。这种症状是在接触类似失独事件或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某种内在或外在线索时,失独者产生的强烈或持久的心理痛苦和显著的生理反应,其典型症状就是闪回(flashback)。
当失独这种重大客观的应激源事件发生,如果缺少外界及时的干预和治疗,失独者无法应对或调节时,就会产生应激反应。很多失独者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对痛苦情景的鲜明回忆,即创伤侵入性症状或病理性重复体验或闪回,这是PTSD最常见、最具特征性的临床症状。生活中一切可能与创伤事件相关的事物和情境,如与失独事件发生时相似的场景、天气,事件的纪念日,常去的老地方等等,都极可能引起失独者对创伤事件的再现,甚至侵入患者的梦中,这种类似的体验都使失独者产生极大的、痛苦的心理和生理反应。除了上述反应,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严重的触境生情反应,表现为突出的行为障碍,或由于认知的偏差,感到类似事件有可能再次来临而产生惊恐发作。
(二)回避症状
1.回避。回避症状就是失独后,失独者开始持续地回避与创伤事件有关的刺激,或尽量回避关于创伤事件或与其高度相关的痛苦记忆、思想或感觉;回避痛苦记忆、思想或感觉的外部提示,如人物、地点、对话、活动、物体、情景等。调查数据显示,有46.9%的失独者想离开所在城市或城镇地区,而他们中70%的人都主动离开了工作岗位。此外,有63.3%的失独者表示“不愿意出门”,有50.2%表示“不愿意与以前认识的人打招呼”,并且有78.7%的人不愿和别人提到孩子的过去。除了上述回避行为外,失独者对重要活动的兴趣或参与度也显著减少,逐渐与他人脱离或疏远,形成回避型人格障碍。
2.回避型人格障碍。失独者大多具有回避型人格障碍,且这种障碍与社会生活的边缘化及边缘化人格障碍共生共长。回避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个体社交抑制、能力不足和对负性评价极其敏感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具有该种障碍的个体,往往表现为害怕被否定或排斥而回避涉及人际接触较多的职业活动,害怕被嘲笑而在亲密关系中表现拘谨,具有在社交场合被拒绝的先占观念,不愿与人打交道等特征。失独调查数据显示,有66.4%的人表现出自卑,有65.7%的人感到孤独,有66%的失独者从不参与娱乐活动。
独生子女在中国承载和肩负着一个家庭全部的希望,同时也充当家庭与社会间联结的重要纽带。因此,失独就等于父母失去了整个世界。这个群体没有寄托,看不见未来,似乎不再拥有幸福的能力与希望,并且始终带有挫败感和羞愧感。可以说,由于这种在“经济、情感、人际和工作等领域中安全感”的全方位丧失,使大多数失独者只好以昼伏夜出的形式活在边缘化的世界里。因此,回避是失独者阻止创伤再次入侵的自我隔离手段,以避免二次伤害的重复发生。
(三)认知和心境方面的负性改变或加重
1.后悔。后悔是失独者在失独事件出现后的负性认知和心境方面的重要改变之一,即失独发生后,失独者开始对失独事件的原因或结果产生持续性的认知歪曲,持续责备自己或他人,这将进一步强化了其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并对他们的健康与生活产生长期的消极影响。
2.重性抑郁症。重性抑郁症就是在失独创伤发生后,伴随失独者持续性的认知和心境方面的负性情绪状态。重性抑郁症的症状,基本涵盖了PTSD失独患者认知和心境方面的负性改变的各种症状,如几乎每天都在害怕、恐惧、抑郁的心境中度过,对所有聚会或活动的兴趣或乐趣都明显减少,常伴有失眠、经常性的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疲劳或精力不足,几乎每天都感到自己毫无价值、过分地或不适当地感到内疚,思考能力及注意力减退、犹豫不决、反复出现死亡的想法等。这些症状因带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极易对失独者的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方面产生消极影响。
(四)与创伤事件有关的警觉或反应性有显著的改变,在创伤事件发生后开始或加重症状
警觉或反应性有显著的改变,是指在失独创伤事件发生后,失独者在很少或没有挑衅的情况下产生易激惹行为,典型表现为失独者的自我毁灭性言语、行为,或是对他人、物体的不计后果的言语或身体攻击行为。这种警觉或反应性有显著的改变症状,集中表现为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不稳定以及显著冲动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表现为潜在的自我损伤的冲动,比如物质滥用、暴食、无节制消费等,威胁型、自残型行为或重复自杀行为、自杀姿态等。而由显著心境反应所致的情感不稳定,则主要表现为强烈的发作性的烦躁,易激惹或是焦虑,慢性的空虚感,不恰当的强烈愤怒或难以控制发怒,短暂的与应激有关的偏执观念或严重的分离症状等。
三、失独人群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成因
(一)失独人群外在文化情境的形塑
失独事件赋予了失独者一些独特的文化意涵:一是失独让家族延续的根基荡然无存,子女夭亡和血脉中断让他们必须直面无人养老送终的现实;二是根深蒂固的因果轮回、因果报应的信仰,使独生子女的死亡被视为是失独者前世的报应,是祖祖辈辈的报应,是对其作恶的应验;三是独生子女死亡被视为断子绝孙,家族无后,并时常受到道德追责的论说,继而使“无后”的标签“污名化”。
因此,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失独无形中给失独人群带来巨大的结构性压力,他们不光失去唯一的孩子,还要面对伦理价值的崩溃、传统观念的消极投射和文化体系的负面隐喻,其后果不仅会造成整个家庭不稳定,而且还会极大地影响失独者系统性的社会互动。这种生育文化形成的结构性力量无处不在,从这个角度来看,失独人群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也是文化情境形塑的结果。
(二)失独人群内在心理依恋的断裂
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与他人建立起的亲密关系,即依恋关系,可以为个体提供生存与探索外部世界时所需的安全感。这种对亲密关系的依恋不只出现在儿童身上,父母也同样会对子女产生依恋。在中国“重子”的场域中,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个体生命历程中最核心的依恋关系,这种充满情感的亲密关系承载着父母对子女的情感依赖、养老送终的依靠、生存在人世间的全部内容、信心和希望、传宗接代的香火寄托等。一旦独生子女死亡,承载在独生子女身上的所有心理依恋全部断裂。更严重的问题是意味着与独生子女相关联的系统性依恋关系(如夫妻之间的依恋关系)的中断,这种依恋无处寄托的状态,导致失独者充满恐惧感和无力感。在缺乏及时、专业的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的情况下,这种由于核心依恋关系的消失造成的失独者心理依恋的断裂,便会使失独者罹患急性应激障碍或创伤后应激障碍。
四、失独人群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援助路径
(一)失独人群PTSD问题的源头治理:人文情境的优化
随着年底国家对二孩生育*策的放开,失独这一应激源在理论上已经得到部分遏制。但大量的独生子女家庭的存在及相对稳定的非正常人口死亡率,决定了失独及失独人群的PTSD问题将会长期存在。由于个体的心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结构压力的反映,因此,从根本上优化失独人群生活的人文情境、减少和降低失独人群相应的结构性压力,是从源头上治理失独人群PTSD问题的有效途径。
对失独人群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源头干预,理应回归到个体外在人文情境的优化与营造中去:一是积极改造和优化目前生育文化中的无后耻文化、轮回报应文化等不合理的内容。通过开展健康生育文化宣传,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新型生育观念,降低失独人群的心理压力。二是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摒弃伴随失独人群不吉利等观念的黑色死文化,消除人们对失独人群的偏见和误解,建立真正具有人文关怀的生死观念文化,鼓励人们互信互助,积极为失独人群提供帮助,实现失独人群的去污名化。三是为失独人群营造良好的日常社区生活环境。开展关爱失独人群等相关活动,摘掉有色眼镜,对失独人群多一份包容、多一份关爱,提醒社区成员注意与失独人群互动过程中的语言、表情等,为失独人群营造一个温暖有爱的微观社区生活环境,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和缓解他们PTSD问题的外部压力。
(二)失独人群PTSD的预防:失独危机事件的应激管理
外在心理援助的实施,首先要明确失独者在创伤后所处的阶段。一般而言,大多数失独者会在失独创伤事件后的2天到4周内显现出急性应激障碍(ASD)的症状。这一阶段的援助目标是通过采取紧急有效的预防性援助措施,尽量稳定并缓解失独突发下伴随的急性、剧烈性心理危机和创伤,促使失独者逐渐从失独事件中恢复或康复,以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深化为PTSD。
对处于ASD阶段的失独者,可以采用目前较为成熟的危机事件应激管理(CriticalIncidentStressManagement,CISM),以减轻个体遭遇突发性重大事件后的急性心理应激。CISM主要是在失独创伤事件发生后的一定时间内,为失独者及其家人和组织等,提供一系列的心理援助,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危机事件应激晤谈(CriticalIncidentStressDebriefing,CISD),可以是个体咨询或是团体讨论,且家庭支持也是相当重要的部分,即对失独者的家庭成员进行疏导,使他们参与到失独者的心理援助过程中来。CISM可以为处于ASD阶段的失独者提供更为全面的疏泄和压力管理方法,帮助减少失独者创伤后应激发生的频率、程度以及持续的时间,以降低ASD的危害,缓解ASD症状并预防PTSD的发生。
(三)失独人群PTSD的治疗:以依恋关系重建为导向的心理治疗
失独人群PTSD的治疗,需要根据依恋理论和西方PTSD等精神疾病的心理学、精神动力学分析治疗方法,结合中国PTSD失独患者的复杂性和独特性,选择和设计出针对性强、专业技术性高的心理学、精神病学治疗方法和实施计划,对PTSD失独患者实施心理干预,配合医疗开展心理救助:一是借助失独者对同命人的高度认同,可以使用团体疗法与其他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进行心理治疗,让他们在悲情倾诉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提高治疗效果。二是在团体治疗方法的基础之上,结合暴露疗法和辩证行为疗法及其交互影响作用,对他们进行综合治疗,以改变失独者普遍存在的社会回避行为和心态,进而缓解他们的PTSD症状及相应的回避型人格障碍。三是针对失独者普遍存在的边缘人格障碍,可根据科恩伯格的移情焦点治疗法对症治疗,引入*府主导下的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等多重力量,帮助失独人群重建依恋关系体系,进而缓解其边缘人格障碍。
欢迎读者们引用该文:徐晓*、刘炳琴().失独人群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心理援助.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
作者简介徐晓*,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湖北省社会发展与社会*策研究中心;主要研究领域:农村社会学、边缘人群的社会融入研究。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撰写的多份*策咨询报告被*府部门采纳。主要著作有:《断裂、重构与新生——鄂东艾滋病人的村庄社会关系研究》、《乡镇街坊:结构与关系——武汉市郊兰乡街坊的个案研究》、《灾难后的财富分配与流动——汶川地震的个案研究》等。
刘炳琴,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信阳师范学院。
该文刊于《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年第2期
注:为便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