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心理健康,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人都会遭遇精神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神经衰弱、心理障碍等等。
目前,由于精神心理卫生知识尚不够普及,不少人对精神心理疾病认识不足,不愿意承认自己有精神心理疾病,认为精神心理疾病不算病,致使不少患者耻于治疗,因此耽误了精神心理疾病的最佳治疗期,最后结果可能就是把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也许你是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人,却在社交上产生恐惧...
也许你只是个普通的上班族,却在为上班的压力而抑郁...
也许你有着和睦的家庭,却因工作及未来的发展而焦虑不安...
也许你只是一位青少年,却因与父母对立、学习焦虑、社交困惑等问题痛苦...
也许你只是一位成年人,却因工作、情感、家庭、亲子等问题产生心理障碍...
这许多的问题让我们心力交瘁!!!
其实,即便是一个心智健全的人,也不可能毫无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轻重不同而已。孤僻、易怒、固执、轻率、自卑、焦虑、多疑、嫉妒等异常心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但不是所有的精神心理上的问题都是疾病,只有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在排除器质性疾病问题后,严格根据疾病诊断标准,才能诊断为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精神障碍、心理障碍等疾病。比如你和某人不对付,每天上班无精打采,时常想起来这个人就会生气,这样的情况属于一般心理问题,但不属于心理疾病。
精神心理疾病患者是由于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主要包括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症、恐惧症、心理障碍等疾病。其实,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才会产生冲动和攻击行为,即老百姓口中的‘疯子’。
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人中,约四分之三的患者得不到任何治疗。在中国,只有不足6%的焦虑、抑郁、药物滥用、痴呆症及癫痫患者寻求过治疗。
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往往有很强的“病耻感”,认为得了这类疾病是一种“耻辱”,这导致他们宁可扛着也不愿意和外人吐露。而这种“病耻感”的产生和社会对心理疾病的“污名化”不无关系,大众的一些歧视和偏见,更让这一群体不敢迈出步伐,勇于接受治疗。
1、更多
通过简单的疾病科普,即可以帮助我们正视现实,摆脱对精神心理疾病的误解。让我们及早意识到周围的潜在的心理问题,更好的帮助到自己和他人。
2、到专业机构寻求帮助,遵从医生指导,科学规范治疗
如果发现有精神心理疾病的可能,务必到专业机构咨询专业医生,接受专业检查,明确诊断病情病因,接受科学规范化治疗,要听从医生指导,按时服药,不要自己任意使用,也不要自行减药停药,定期到门诊复诊。
3、平常心面对精神心理疾病患者
绝大部分的精神疾病都是可以通过规范治疗缓解症状,甚至消除症状,进行正常的工作学习,恢复正常社会功能。平常心面对疾病,保持积极心态,勇敢面对生活;减少对精神患者的歧视,以支持患者更好的回归社会。
温馨提醒:当一个人遇到沉重的心理创伤和打击而无法解脱时,应当学会自己调整心态,以保持心理健康,成为一个身体和心理都健康的人。
心理测评小工具推荐
《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医院,常以该量表作为了解心理问题求助者精神状态的一种评定工具,将协助您从焦虑、抑郁、强迫、躯体化障碍、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恐惧、敌对、精神病等方面来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帮你提高生活质量。
适合谁测:
长期不快乐,深受抑郁情绪困惑的人
怀疑自身是否有抑郁症的人
希望走出负性情绪困扰、找出阳光自我的人
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