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2月20日下午,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科联联合邀请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院院长、深圳市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刘铁榜作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为市民朋友带来了一场题为“做自己的心理医生”的精彩讲座。
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健康中国行动方案倡导,每个国民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我的讲题是做自己的心理医生,也可以视为对此的一种呼应。我重点会和大家讨论以下几个问题:常见的精神心理问题有哪些?如何自我评估精神心理是否健康?如何维护自身精神心理健康?何时应该寻求专业的精神心理帮助?一、常见的精神心理问题有哪些?要做自己的心理医生,首先需要了解有哪些常见的精神心理问题。作为一个中年人,我们视角向下看看我们的孩子们:一些孩子靠上网续命,另外一些孩子在经历校园霸凌;一些孩子厌食了,更糟糕的是,一些孩子厌世了。我们再向上看看我们的老人:一些老人在孩子长大离家后患上了空巢综合征,一些老人患上了老年痴呆。再看看我们自己,激烈的职场竞争,繁重的工作任务,复杂的家庭关系,难以厘清的情感纠葛,......,让我们感觉好累、好倦、好烦!重压之下,一些人身体垮了,一些人精神垮了。让我们按不同年龄阶段的常见精神心理问题做个简单的列举。1.成人:职业倦怠,婚内出轨,家庭暴力,酒瘾,病理*博,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等;2.孩子:自闭症,多动症,厌食症,网瘾,校园霸凌,品行障碍,学校恐怖,校园自杀等;3.老人:空巢综合症,遗弃综合征,老年抑郁,痴呆症,失独丧偶,居丧综合症等。精神心理问题有哪些类别呢?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心理问题:包括青春期叛逆、代际/夫妻/上下级冲突、家庭暴力、校园霸凌、工作倦怠等形式。这些问题可以影响全人群困扰所有人,主要表现为自我的烦恼和痛苦,其症状表现及严重程度也不满足任何一种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标准,通常没有明显的社会功能损害,也就是说不能做出一个精神医学方面的专业诊断。这些问题常常可以通过自我调适、或者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专业帮助的方式得到缓解,但处理不及时或者处理不当,则有可能滑进心理障碍的门槛。2.心理障碍:包括酒瘾、病理*博、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品行障碍、厌食症、贪食症等。这些障碍并非影响所有人,但会困扰一个十分巨大的群体。据调查,心理障碍群体在美国估计高达40%以上,欧盟国家大约30%,中国约15%,深圳接近20%。这些障碍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比前述心理问题要来得严重,患者对此往往有相当的自我觉察及自知,存在社会功能方面的损害,达到了某种轻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重要的是,患者的烦恼和痛苦往往无法自我解脱,而需要精神心理专业帮助,需要使用抗焦虑药、抗抑郁药、助眠药等药物或者寻求心理治疗等。3.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等。这些严重的精神问题相对比较少见,大约影响2%-3%的个体。患者现实检验能力受到损害,出现一些病态的知觉、观念或行为,往往对他人和社会造成很大的困扰。他们通常对自己的异常言行和感受缺乏觉察和自知,达到上述重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对于这类精神心理障碍,患者本身常常无法调适,心理治疗效果也十分有限,需要接受精神专科药物治疗。处理这些精神心理问题到底需要多少专业资源呢?以精神专科病床为例,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如北美和欧洲,在主张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关锁起来的年代,每万人口配置的精神专科病床一度高达10-20张、个别国家甚至接近40张。在这些国家在那样的年代,精神病患者长期大量被关锁在精神病院,受到非人道的待遇,无法回到社会回到家庭。为改善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结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澳大利亚、美国等率先开始了所谓去机构化运动,精神病专科病床被大量削减,医院被大量关闭,精神专科医生医院转移到社区。目前,发达国家每万人口配置的精神专科病床大约在5-10张,而医院而非医院。长期以来,中国精神心理专科资源十分缺乏,但最近十年来获得了高速发展。根据年发表的资料,截至年,全国精神卫生机构家,其中医院约占42%;全国实际开放精神专科病床张,人均约3.15张/万人口;每十万人口精神科职业(助理)医师2.19名、护士5.51名,均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国家要求,到十三五期末,发达地区精神科病床数要达到2.8张/万人口,精神科医师3.8名/10万人口。年,深圳市常住人口约万,但精神科床位约张、精神科医师仅人,每万人口床位1.25张,每10万人口医师2.74人,从业的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管理师等也十分有限。相对于巨大的服务需求,我国精神心理服务资源还十分匮乏。在精神心理专业服务不足的大背景下,学会做自己的心理医生,不仅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需要。二、如何自我评估精神心理是否健康?要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还需要学会对精神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自我评估。自我评估可以借助一些心理健康自评量表,也可以使用一些精神心理症状自评筛查工具,如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睡眠自测量表等等。但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自评量表还是专业人员使用的他评量表,评定结果都只能提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的唯一依据。确切的精神心理诊断,必须经由具有资质的精神科医生在详细的病史询问、精神状况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之后才能做出。对于社会公众,相比心理健康自评量表来说,更重要的提高心理保健意识、提高自我心理防护水平。其中,掌握一些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观念、标准与尺度,显得尤为重要。(一)经验标准经验标准是普通公众不知不觉就在使用的,主要有以下四条。1.与过去不一样:心理健康的人,个性稳定,以始为终,一以贯之;心理出现障碍后,言行乖张,与过去判若两人。2.与别人不一样:心理健康的人,与他人和而不同、大同小异;心理障碍者,鹤立鸡群,特立独行,我行我素。3.与现实不一样:心理健康的人,感受现实,反映现实,接受现实,立足现实;心理障碍后,脱离现实,逃避现实,背离现实,与现实格格不入、激烈冲突。4.与常理不一样:心理健康的人,学习常理,言行遵从常理符合常理不出格;出现心理障碍后,不顾常理,违背常理。简言之,一个人出现精神心理障碍之后,不仅其内在和谐统一受到损害,也会失去与他人、与现实、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二)心理学标准心理学上往往从以下四方面来衡量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1.承受适应能力:社会商。是指心理的灵活性品质,即能否承受环境改变、适应环境变化。2.分析判断能力:智商。是指心理的认知品质,即能否正确迅速感知、分析、综合、推理和做出判断。3.情绪调节能力:情商。是指心理的情绪品质,即觉察情绪、辨识情绪、应用情绪、调控情绪的能力。4.意志行为能力:行为商。是指通过调动资源、消除障碍、克服困难以达成目的的能力。另有人提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符合以下五项标准:1.情绪状况良好:积极情绪体验比较多,消极情绪体验比较少,能够妥善调节情绪、保持相对稳定的情绪状态。2.自我评价恰当:对自身的认识和情况了解较为充分,客观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能够接受、悦纳自己,保持适度的自信和自尊。3.人际交往和谐:与家人、朋友以及其他人之间关系融洽,能够处理好不同的人际关系。4.认知效能良好:善于学习,记忆力良好,能够胜任学业、工作和日常生活对认知的要求。5.适应能力良好:拥有相对有效的应对方式,对人和事较少使用消极信念进行评价,对挫折和压力具有一定的耐受力。(三)社会学标准广义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三个层面。一个人的社会健康需要以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尤其是后者作为基础。1.拥有朋友,并能维持相互间的友谊;2.主动认错,即使没有被其他人发现;3.帮助别人,即使看不到好处;4.宽容他人,不过分指责也不背后告状;5.关心他人,善于分享,不过于自私和嫉妒。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Maslow曾提出心理健康的十条社会学标准,也值得参考。1.有充分的适应能力;2.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恰当的估计;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人格和谐;6.能吸取经验和教训;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当的情绪发泄与控制;9.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基本需要能得到适当满足。(四)法学标准一个精神正常的人,具有正确辨认周围事物和调节、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即:1.明白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要求;2.知晓自己行为的后果;3.了解自己对其行为所负的责任。精神发育迟滞以及某些严重精神障碍急性期患者,其现实检验能力和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受到削弱甚至丧失,在病理性知觉、信念等支配之下出现的刑事犯罪,可依法免于或减轻刑罚。(四)精神医学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四条:诊断一个人精神心理是否存在障碍,是何种障碍?精神医学上有十分严格的标准和规定。通常包括:1.症状学标准:在列举的症状中至少必须符合多少条?2.病期标准:症状必须至少持续多长时间?3.严重程度标准:症状必须至少造成何种影响?4.排除标准:必须至少排除其他哪些相似的精神障碍?国家精神卫生法规定,精神障碍的诊断必须建立在精神检查的基础之上,必须由具有资质的精神科医师做出。根据我本人3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精神心理障碍往往有以下18项征兆:1.无明显原因出现性格改变,与过去判若两人:如变得孤僻、懒惰、内向、被动、依赖、胆小;或者自卑自责、少语无趣、郁闷忧伤、悲观失望;或者狂妄自大、好事话多、过分豪爽挥霍;2.无缘无故生活规律明显改变,饮食睡眠不规则,或不明原因外出不归;3.兴趣爱好显著改变或突然改变、奇特的兴趣或爱好、或对周围事物的兴趣逐渐丧失;4.逐渐丧失细腻或高级情感体验能力,责任感丧失,冷酷无情;5.对关系密的人或事漠不关心,对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无动于衷;6.缺乏主动性与进取心,得过且过;7.无明显原因出现学习成绩下降、缺勤、人际交往障碍;8.不切实际的幻想、冥想,沉溺于其中但并不准备付诸实施;9.交谈时语义隐晦、含混不清,令人费解;10.不同寻常的感知体验;11.反复长时间照镜子(窥镜症状);12.不安全感,过分警惕,不必要的设防;13.情感多变,易于激动、易怒、易烦、易伤感;14.不明原因出现焦虑、恐惧、烦躁、冲动;15.注意力集中困难,心神不定;16.行动过分缓慢,动作重复,犹豫不决;17.酒、药、安眠药消耗量增加等;18.无端猜疑:怀疑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怀疑他人的言行针对自己;怀疑被跟踪/监视/窃听/录相;怀疑存在针对自己的圈套或阴谋;怀疑他人故意与自己作对;怀疑他人看不起/讽刺/嘲笑自己;怀疑周围出现的人或车辆等形迹可疑跟踪自己;怀疑身患不治之症并四处求医;怀疑身体变形、有体臭等等。儿童青少年语言、思维、情绪及行为尚未得到充分发展,精神心理出现障碍时的表现与成人相比也有所差异。有人梳理发现,儿童抑郁时通常有以下12个信号(Walkup,Kissen,andSiqueland,)1.成绩忽然下降了;2.每天睡眠时间充足,但还是很累;3.自我评价毫无价值;4.没有收到好友的邀请也毫不介意;5.拒绝有趣的计划;6.每次谈话都觉得紧张;7.快乐的回忆不会令其开心和高兴;8.比以往哭得更多;9.不想被安慰;10.对外界似乎漠不关心;11.有了新的饮食模式;12.家族有抑郁症史。三、如何维护自身精神心理健康?要做自己的心理医生,也需要学会对精神心理健康进行自我维护。在此,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一)健康家庭文化这里,健康应视作一个动词,是“使(让)......健康起来”的意思。《左传·昭公六年》有云: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长期以来受到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推崇,成为历代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圣经》写到: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妒忌;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在家庭文化中,西方世界与中国传统重视秩序、等级、礼仪、和谐等有所差异,更加讲求的是尊重个性,主张自由、平等、民主、爱与包容。五四运动以来近百多年间,东西方文化呈现彼此交融的趋势,当代中国家庭文化中也整合和融入了许多西方元素和现代元素。学习型家庭、创业型家庭、进取型家庭、艺术型家庭、智能化家庭等,成为一些现代中国家长在经营家庭时的选择。每个个体总是来源并依附于特定的家庭。家庭的品质与文化,对家庭成员的心理发育及成长、情绪和行为品质乃至心理应对、心理健康都具有重大影响。健康的家庭文化,会给每位成员提供具有丰富心理弹性的文化基因,去应对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而一个心理健康的个体,总是善于从原生家庭的文化中吸取养分、丰富自身,然后再贡献给自己创造的新生家庭,有所继承,有所发展。(二)健全家庭功能家庭有其基本物质与精神功能(表),比如客厅与社交、娱乐相关,卧室涉及休闲与养育等。家庭是什么呢?家庭就是家庭!家庭不是学校,不需要老师;不是车间或办公室,不能只是干活;不是法庭,不能老是吵架;不是提审室,不能搞逼供;不是电视房,不能总是看电视;更不是搏斗场,不能有家庭暴力。家庭需要什么呢?家庭需要家人!家庭不需要为人师表的教师、发号施令的领导、购买服务的顾客或裁判断案的法官,需要各自做回父母、丈夫、妻子或孩子;家庭不需要太多的理性、太过僵化的原则,需要温情、好玩、快乐和轻松。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家庭普遍缺乏家庭实现其功能所需要的沟通、欣赏、分享与分担、幽默、童心、浪漫、亲昵和情话;相对于夫妻、老人、精神、情调与休闲,中国家庭过于重视子女、知识、物质、规矩与控制。强势的妻子,控制的母亲,缺位的父亲,无所适从的孩子,在不少问题家庭中的十分常见。研究家庭的学者们倾向认为,家庭并不存在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谓公认的理想模式。家庭是否理想?取决于家庭成员共同的感受,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特有的理想的运行模式。但是这并不是说,一个被所有家庭成员认可的家庭就没有任何共同之处。一般认为,一个成熟家庭,往往具有以下特点:1.陪伴、分担与共享;2.适当的界限与秩序;3.默契;4.建设性与创造性;5.亲情与温情;6.完善的解决问题的机制等。功能健全的家庭,能够成为家庭成员的心理休闲地、加油站、减压室和维修厂;相反,功能不全或者紊乱的家庭,会成为家庭成员心理问题的滋生地、发酵池、加速器和燃爆点。(三)提升心理素养心理健康素养是一个能综合反映个体或群体心理健康相关的理念、认知、行为、技能水平的健康指标,是独立于遗传与自然因素、社会与经济环境、心理服务等之外的一个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大体上,心理素养包括:1.心理健康与心理保健的基本意识;2.感知、情绪以及意志行为的品质;3.个性的稳定性、顺应性、坚韧性;4.精神心理障碍相关的知识;5.动员资源、应对心理危机、压力和挫折的技巧与能力等。健全个性特征、改善心理品质、获得社会支持、提升应付技巧以提升心理素养,是个体终生都要面对的课题,需要个体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不断学习、体悟和磨练,需要观察、模仿,也需要有勇气付出试错所需要的成本。(四)促进孩子成长孩子是心理环境和心理刺激、心理压力的敏感个体。有人说,毁掉一个孩子只需三步:让他只有一条路好走,这样就可以取消他人生的多种可能性;让他从事低效重复的工作,这样就可以除掉他的创造力;让他没有不受控制的自由时间,这样就可以剥夺他的幸福感。遗憾的是,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做着这样的事情。一些孩子靠上网续命,他们到底在网络中寻找什么:1.成功体验:成就感,被欣赏,被认可;2.控制体验:自主感,独立感,被尊重;3.亲密关系:虚幻但想要的亲子与朋辈。一些孩子厌食贪食,他们到底在做怎样的宣示:1.拒绝成长:对青春期发育缺乏心理准备;2.发出警报:父母对自己的不理解和忽视;3.获得控制:厌恶所处的环境和操纵他人;4.追求时尚:对追求完美的不现实的渴望;5.放弃希望:无助感、无能感和缺乏自信;6.其他信号:比如作为调解父母冲突的手段等。一些孩子厌世轻生,青少年自杀到底有哪些危险因素:1.一种疾病:至少50%的自杀与抑郁症有关;2.五项事件:学习压力大,家长教师误解,自尊心受到伤害,失恋,遭受身体或性虐待;3.六类家庭:离异家庭,单亲家庭,冲突家庭,问题家庭,贫病家庭,自杀家庭。到底该如何促进孩子成长:1.满足正常需求包括家庭和睦的需求;2.协助孩子的社会化过程;3.帮助提高其抗压抗挫折能力;4.为孩子提供良性示范;5.赋予无条件的爱;6.给予积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