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精神病理学系列讲座2妄想氛围,妄想知
TUhjnbcbe - 2021/3/18 16:14:00

lecturesonClinicalPsychopathology

原发性妄想(primarydelusion)

原发性妄想进一步分为以下三种,即妄想性氛围,妄想知觉以及妄想观念,在英语圈中,它们都被称之为自生性妄想(autochthonousdelusion)。

1)妄想性氛围(delusionalatmosphere)

患者体验到周围的环境发生了一种异样的改变,同时感受到一种无形中的紧迫和紧张感。因为是一种“感觉”或者说是一种模糊的情绪的体验,缺乏明确的理解和解释,所以,妄想氛围也被称之为“缺乏妄想观念的妄想”。因为妄想被放在思维障碍中,所以,妄想性氛围是一种比较特殊形式的妄想,有时,也是妄想观念形成的前期阶段的表现形式。患者通常会主诉说,周围的氛围很奇怪,很异样,而且,这种异样通常伴随着一种不祥的气氛和征兆,让患者产生一种漠然的压迫感或压抑感。患者通常会伴有一些躯体上的不适感,例如,压气、头晕、头痛、眩晕、出汗等。所谓“世界末日体验”(德语,Weltuntergangserlbnis)概相当于这种“妄想性氛围”,如果这些情绪体验处于特殊的场景,可能导致相互传染,有专家分析,这可能是一些邪教团体会突然做出集体自杀行为的心理原因。

2)妄想知觉(delusionalperception)

指的是对外界现实的知觉赋予错误的含义。按照SchneiderK()的说法,妄想知觉包含着以下两阶段性:

第一阶段,知觉者指向知觉对象;

第二阶段,知觉者给知觉对象赋予异常的意义。

也就是说,患者的知觉本身并无问题,只是在他/她赋予知觉对象以意义时“跑偏了”。通常,对于那些非常普通平常的知觉,患者却感受到了与自己相关的重大体验,病态地赋予知觉以特殊的、玄机十足的涵义。例如,患者在路上看到一个小狗抬起前足,便理解为是“上帝对我的启示”,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年轻漂亮的女性用手搂头发,就认为“是她向我示爱的表示,而且,用左手做这个动作是暗示我要守住只属于我们两个人的秘密”。

3)妄想观念(delusionidea)

这个概念来源于Schneider,是指突然出现在脑海里的妄想性的想法或念头,如“我是王子”“有人跟踪我”,患者对此确认不疑。另一个概念,叫妄想直觉

(delusionintuition),与此类似。按照Schneider的说法,这种观念的产生,通常没有什么媒介,来的突然,颇有点像宗教的“顿悟”。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顿悟体验”,指一个人突然洞悉了问题的深意而产生的一种快感。宗教上还有一个概念,叫“回心”,也就是开眼或顿悟,指价值观改变后突然“眼界”大开并进而上升到一种新的洞察阶段,同时伴随着一种极度的幸福感。如果是宗教信徒多年修行的结果则另当别论,患者有时也会突然产生这种洞悉真理的病态观念,德语称之为回心妄想(Bekehrungswahn)。妄想观念的产生,没有什么来源,如果让患者说明,就像正常人要说明自己头脑中突然冒出的念头一样,很困难。但是,正常人的观念,不论多么奇怪或具有破坏性,仍然属于“可了解”的范围,而妄想观念则是“不可理解”的。

妄想观念也好,妄想知觉也好,可以是片段的、多变的,也可以是系统的、相对稳定持续的,如果患者动员自己现实的知觉和正常的思维以及自己个人的知识,把它整理为一个统一的、在逻辑上不相矛盾的体系,那么这个妄想就叫做系统妄想或妄想性系统(systematizeddelusion,或,delusionalsystem)。

那么,从妄想的整个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来看,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随着长年累月的时间进程,妄想可以发展为一个越发完整的系统体系,也可以变成为支离破碎、荒诞无稽的东西。所以,妄想从最初含糊的、未分化的状态开始,然后逐渐发展演变成一个有系统的体系,但是最后,随着患者整体人格水平的低下,系统的妄想逐渐走向解体。是啊,你见过七老八十的患者还有一个完整的妄想体系吗?

4)继发性妄想(secondarydelusion)

上文讲到了“原发性妄想”的概念。所谓“原发性”,意味着它就是开始,在它之前没有别的什么,是真正的“空穴来风”、“无中生有”。如果在妄想之前,有一些逐渐扭曲的病态体验,而且这种体验过程,从正常的心理来看,是可以理解的,最后,一步步发展成妄想,那么,这个妄想就不是原发的,而是继发的。例如,抑郁症患者的“罪恶妄想”、“贫困妄想”或者“微小妄想”(病态的自我贬低),之前都有一个自我否认、消极、自我卑微化的一个心理过程,因此,抑郁症的这些妄想,总的来说,是和他们的基本心境相一致的,属于“继发性妄想”。

另外,由幻听继发产生的被害妄想,属于解释性妄想(explanatorydelusion),是指对异常体验(幻觉)赋予错误的意义,也应该属于“继发性妄想”之列。

再如,德语中有一个概念(katathymerWahn),可以叫做“情感诱发性妄想”,指的是在强烈的情感或情感冲突的诱发下产生的妄想,一种说法叫“愿望性偏执”,例如,当我们挚爱的亲人突然去世时,我们可能依然坚信他/她还活着。也因此,SchneiderK将继发妄想称之为“类妄想反应”,并认为它是由包含强烈情感愿望的内在紧张造成的。

还有,以特有的人格为基础,并受环境的影响逐渐发展起来的妄想,叫做妄想形成(或妄想的人格形成)。(这个,别说我没讲过)。

5)妄想性反应(paranoidreaction)

指的是以某种体验为契机并产生妄想的一种心因性反应。通常患者具有一定的容易产生妄想的人格特点,其妄想的内容也与患者的体验相一致。通常持续的时间比较短,如果持续时间比较长,则变成反应性精神病(reactivepsychosis)或心因性妄想精神病(psychogenicparanoidpsychosis)。据称,北欧精神病学家愿意使用这个概念,而法语(略)中与之相对应的则为“急性妄想性精神病”。从DSM一直到DSM-III-R,都有一个“短暂反应性精神病”的诊断,因为美国人曾经将精神分裂症视为应激导致的一种反应,所以,以往甚至还有“精神分裂症性反应”(schizophrenereaction)这种说法(美国人确实是很naive,还是kraepelin老道!)。但是到了DSM-IV,则改成了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而ICD-10则为“急性而短暂的精神病性障碍”(acuteandtransientpsychoticdisorders)。俺们中国呢?当然要跟着WHO走,叫“急性短暂性精神病”(CCMD-3)(别说你已经忘了啊!)。DSM-5仍然秉承DSM-IV,仍叫做“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briefpschoticdisorder)。除了这些正规的叫法外,还有一些不那么正规的叫法,一并列出,什么“急性错乱”、“心因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这两个不觉得耳熟吗?),等等。

6)妄想持续的时间与发展过程

根据妄想持续的时间或者出现的频率,也可以把妄想分成:

1)一过性妄想(transientdelusion)

2)波动性妄想(没有英文,只有法文,略):指妄想时有时无。

3)固定性妄想(fixeddulusion)

从临床观察的结果来看,有些妄想从最初的“朦朦胧胧”、“模模糊糊”到逐渐清晰、具体,再逐渐发展成系统化、体系化,而有些妄想从原来的系统化逐渐变得支离破碎,最后慢慢解体、七零八落。当然,有些妄想(如DSM-5中的所谓“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从最开始就是乱七八糟、荒诞无稽的,此种状况,称之为妄想的“断片化”(fragmentation)。通常,“急性而短暂的精神病性障碍”(ICD-10用语)的妄想,混杂着被害与夸大,多变而不稳定、支离且破碎,相伴随的情绪同样波动异变,通常伴随着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附体、非现实感或“被支配性”体验。我更愿意称之为“无厘头妄想”:)。话有说回来,妄想哪有不是“无厘头”的呢?!

如此看来,貌似妄想自身也有一个“生命的周期”。首先,是一个活跃的急性期。然后,急性期过去以后,或者,随着治疗产生疗效,患者可能不再提到曾经对他/她产生很大影响或骚扰的妄想,但是,这并非一定意味着患者的自知力完全恢复,也并不一定意味着患者已经对妄想产生了完全的批判能力。更多的情况是,患者开始恢复部分的批判能力,或者能够与妄想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将妄想客观化,即我们所说的部分自知力。我前面讲过Kendler()把妄想分为几个维度,因此在妄想的确信度、扩展度和投入度上,妄想可以发生量的变化(如,部分妄想,partialdelusion)。还有一个说法,叫做“encapsulateddelusion”,即妄想被包裹、封装起来,就好像一个囊肿被外周的组织包裹起来一样,或者像一个封闭性的结核灶,不再扩散(也或许,慢慢就钙化了,谁知道呢?)。换句话说,患者可以和自己的妄想保持某种距离,可以把它“放置”在一边儿,他/她和妄想保持着某种游离感,妄想,也不再像过去那样犹如章鱼般总是紧紧地吸附在他/她的脑海里,威胁并扰乱他/她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7)为什么我们要学习精神病理学?

最后啰嗦几句。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精神病理学呢?英国著名精神病学家

Sims曾经说过:精神医学的学术基础并非神经科学(比如分子遗传学或精神药理学),也不是心理学和社会学,而是描述性精神病理学(descriptivepsychopathology)。精神疾病的生物学原因的探讨并非精神科医生的专利,和专门从事神经科学(脑科学)研究的人员相比,精神科医生在这方面毋宁说是弱项。同样,精神科的药物治疗(精神药理学方面)也不是精神科医生的专利和独有,如果按照DSM系列的“条条框框”的诊断体系,任何一个科室的医生都可以(如果他想学习的话)进行诊断和使用药物(也许人家比我们用的更好呢!)。再有,将来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原因都搞清楚了,精神障碍可能就细分到不同的科室去了。现实情况就已经看出端倪了,老年痴呆归神经内科了,焦虑抑郁,哪个科室都在看。也或许,再过一段时间,孤独症和阿斯伯格归儿科了,惊恐障碍归呼吸科了,睡眠障碍归神经内科了......等等。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这些个综合征(精神分裂症、双相、抑郁症等)可能会找到不同的病因学基础,这些个综合征将来恐怕也要解体了!“精神分裂症”这个诊断,将来早晚是要寿终就寝的!

但是,无论如何,有一门学问是精神科临床医生独有的,永远也不会被抢走,那就是精神病理学。精神病理学就是通过共情的心理手段,对患者复杂的思想、情感与行为(即症状)进行辨认、识别、确认和分类,它要求精神科医生具备有效沟通的能力、共情的能力、分析判断的能力以及把自己的理解准确地传达出去的能力,这门学问,是临床精神科医生独有的,是我们的基本功,也是我们作为职业同一性的最核心的东西。

DSM-5是个好东西,它是我们对精神疾病理解的一个重大的进步。但是,我们也不要迷信DSM-5,它同样有很多的问题,也被很多人诟病。把DSM-5捧上天,这个不好。它的最大的问题,是为了增加诊断的可操作性,认为地界定了诊断的标准界限,这些认为的设定,既导致了诊断的假阳性,也导致了诊断的假阴性,同时,诊断范围的扩大,正常与异常界限的模糊,把复杂的精神现象简单化、条框化,以及没有跟进最新的研究成果等,都是被人诟病的理由,也是需要我们保持警惕的。当然,DSM-5存在的这些问题,也是需要它自身逐渐改善的,我并不是要指责DSM-5,我只是想说,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它。总的来说,它的问世,其价值是非常大的。

不过,我最担心的是,当我们都熟练地使用DSM-5的时候,根据那些“条条框框”进行快速诊断(常见的病,确实几分钟就够了!)时,我们还有与患者进行沟通、进行精神病理学的理解、通过共情来传达我们的思想和感情(这个本身就具有治疗作用)的耐心和时间吗?

当然,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们都变成了快捷的诊断机器),也不是DSM-5的过错。不过,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应该重新学习精神病理学的理由!

图文均为晓白原创,感谢阅读,欢迎转发。敬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精神病理学系列讲座2妄想氛围,妄想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