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抚育人们成长、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是让人们获得休息放松、重新出发的地方,而精神障碍患者因为生病,原来的个人需要将因此改变,所以家庭生活也必须随病情恢复需要,再做一些调整。
居家生活康复生活正常化、结构化
精神障碍患者因症状变的比较懒散,不注重自己的外表,常躺在床上不想活动。家人可以一起与患者讨论并列出“日常活动表”,列出起床、吃饭、休闲活动、睡觉等作息时间,并一起鼓励坚持执行。白天安排活动,避免患者无所事事、胡思乱想,以及出现白天睡觉的情况,以重新建立生活秩序。
鼓励患者参与社会生活
患者生病后容易变得敏感、社交退缩、人际关系不佳,家人必须协助患者重建社交生活圈。可以试着从家庭本身做一些调整,设置家庭意见箱,选固定的时间举行家庭会议,讨论家庭事务,进行意见交流和分享心情。同时维持原有的家庭生活习惯,如全家人共同在餐桌就餐,共同参与周末的户外活动,生活习惯并不因患者生病而改变。由慢慢邀请患者熟识的朋友进入其生活圈,并随时与患者讨论,逐步拓展患者的社交生活。
凡事有计划
患者因为生病,承受压力的能力较病前降低,所以家庭生活宜建立一套秩序,以利其遵行,并避免突发状况发生。如果家庭生活无可避免的面临一些改变时,如家庭成员之一结婚、退休,必须事先与患者讨论,通过事先演练、分享计划,再建立生活秩序与设立清楚期望的步骤,减少患者无所适从的情形出现。
培养患者的责任感
循序渐进的让患者自行照顾自己,进而让患者知道自己对家庭的责任与贡献。生病的人总是得到更多的呵护和关心,久而久之易形成依赖的性格。鼓励患者自立,培养患者自我负责的生活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居家生活康复目标。家人可以观察患者目前拥有的能力,鼓励其继续发挥,与患者讨论进一步的计划,协助其分项逐步完成。
培养规律性的复诊习惯
精神障碍一般要长时间的门诊治疗,家人需密切观察患者的服药习惯,减少疾病复发的风险。
编辑:宣传科/刘育潍
审核:宣传科/刘翌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吕梁市
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
因吕梁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
这里是典型的*土高原地貌
沟壑纵横,植被稀少
作为山西全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城市
吕梁曾一度成为深度贫困的代名词……
走出大山的吕梁山护工
今年40岁的许艳平,来自吕梁市临县招贤镇小高家塔村。年,她来到白文职业技校,参加了吕梁市第一批吕梁山护工培训。在之后的5年时间里,她完成了从普通保姆、月嫂到家*公司老板的数次蜕变。
许艳平:我第一年4月在这儿培训的,到第三年的时候,我的月薪就达到了元,所以每个人都一定要去努力,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
许艳平的老家小高家塔村坐落在山圪梁上,极度落后的交通条件,几乎阻断了村落和外界的一切联系。贫穷,让村民们不得不开始另谋出路。逐渐地,下了山的村民便不再回来。原有人居住的村庄,如今只剩4人常住。
陡峭的山崖,狭窄的道路,一眼望不到头的*土,是许艳平对家乡的记忆。那时候,因为贫穷,她只读到小学三年级便辍学在家,即医院治疗。结婚后,日子依旧艰难。许艳平先后干过饭店服务员、物业保洁员,但每个月最多块钱的收入,使得一家人依旧无法摆脱贫困。
年,在柳林小学当保洁员的许艳平,从校长口中得知了吕梁山护工项目。在向村支书反复确认了护工培训免费的消息后,她决定抓住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吕梁市委副书记、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领导组组长张广勇:农民群众的收入长期低位徘徊,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现象比较突出。没有可靠的就业和收入保证,脱贫攻坚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年,吕梁市开始尝试探索通过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实现精准脱贫。即通过对贫困群众进行家*、养老、母婴护理等技能免费培训,让大伙儿掌握一技之长,并帮助其走出大山、实现稳定就业,从而带动全家脱贫。
吕梁市委副书记、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领导组组长张广勇:虽然家*行业在我们国家算是刚刚起步,但是它的前景非常广阔,加上这几年二胎放开,中国老年社会的快速到来,家*行业确确实实是一个大有可为的行业。
但是,家*护理行业到底有着怎样的市场需求?有多大的市场潜力?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对从业者有着什么样的要求?这些疑问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年,吕梁市责成市人社局成立考察调研组分赴北京、太原等地对家*护理市场考察,并同步和各地家*护理企业进行初步对接。
梁向男是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去北京考察之前,家*服务行业在他的印象中就是散乱和无序。随着考察的深入,令他吃惊的是,名校大学的博士毕业生竟然也在从事家*服务行业,这让他对这个行业刮目相看。
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梁向南:(我们的培训学校)高级护理学校,里面有大专,有本科,依托这两所学校培养一部分护理人员。(现在对护理的)需求量很大,全国有28个省市的直营店,和我们的合作非常不错。
梁向南回到吕梁后,根据考察的情况,将护工培训项目确定为养老陪护、病患陪护、月嫂育儿嫂、家居保洁等专业。并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磋商等方式,最终确定了吕梁市卫生学校、临县白文职业技校等6所公办院校,作为吕梁山护工培训基地。
与此同时,吕梁第一批护工培训开始招收学员的消息传到了许艳平这里。年4月,她只身前往了临县白文职业技校,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封闭培训。每天早上8点开始学习护理知识,包括给孩子洗澡、穿衣服、产妇的身体恢复、做菜等课程。学习结束后,*府组织了全国各地的家*企业前来招聘,许艳平被太原的一家家*公司录用,正式成为了一名月嫂。
转变思想迈出脱贫第一步
薛云梅是吕梁市临县双塔村人,结婚后,她生了三个孩子,老公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家里的日子一直过得紧紧巴巴。当护工前,她曾在饭店当过服务员、在加油站做过加油员、在游泳馆干过保洁员,但每月到手的钱,从未超过块。
年,薛云梅得知了护工培训项目的消息,然而,由于对护工行业不了解,再加上自己的偏见,她还是坚决放弃。
薛云梅:那个时候对这个行业特别陌生,一说是伺候人,心里面就不想去了。
直到年,薛云梅听说,有朋友经过吕梁护工培训后去了北京,一个月能挣四、五元,这让薛云梅动了转行当护工的想法。
在朋友的积极劝说下,薛云梅报名参加了年4月的吕梁山护工培训。6月,她就医院的一名病患护理工。
薛云梅:收获特别大,参加了护工培训后,我才开始学普通话。在技能上,像心肺复苏、骨折病人多少小时以后用热水,多少小时用凉水、饭后多少小时吃药等,学到了很多东西。
短短一个月的护工培训,让薛云梅走出了大山,四年来,凭借着当护工,她不仅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还开阔了眼界,在改变家里贫困生活的同时,也让孩子有条件获得更好的教育。
根据吕梁市提供的数据,5年来,吕梁市共举办了33期护工培训,培训人数人,实现就业人。经过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的就业指导组考察,备案登记的合作用人企业已累计家。吕梁护工的就业区域已经辐射在山西、北京、内蒙、广东、江苏等20多个省市。
但是,即便已经有了5年的实践,让培训人员最终走向护理岗位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多贫困户不敢走出去,要转变思想观念,必须过四关:首先自己得想开,第二关是家庭关,第三关是邻里关,最后一关是亲戚关。
今年35岁的马金莲目前是吕梁一家家*公司的老板。5年前,她家还是柳林县的贫困户。年,参加完护工培训的她决定前往北京,却遭到家人坚决反对。
马金莲:当时我们全家人,包括亲戚都以为我是要去做传销了,一方面是担心我的安全,还有一方面我老公感觉他没面子,不想让我去。
为了让大家坚定信心,勇敢地走出大山,每次护工培训结业招聘会结束后,吕梁市都要举行大型的护工欢送仪式,市委书记、市长,各县市区的主要领导也会亲自到站台送行,并给大家鼓劲加油。
看见市委领导都在欢送现场的时候,马金莲的家属终于放下心来,同意她去北京。
吕梁市委副书记、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领导组组长张广勇:对所有参与培训的贫困群众,我们全部是“三包五免”,“三包”就是包吃包住包就业,“五免”就是免学费、免资料费、免服装费、免体检费、还免上保险。每一个护工都要持证上岗。
减免一切学习费用,这只是吕梁山护工项目打消村民学习顾虑的第一步。此外,在授课方面,除了烹饪、育儿等基础护理培训外,还增加了普通话、礼仪、急救等内容,让村民更有信心走出去。经过5年的布点建设,吕梁市*府分别在太原、北京、天津、青岛、神木、烟台、河北等地建立了6个服务部,17个服务站,主要通过挂靠当地用人单位和用人企业、实行委托管理的方式,为走出吕梁的护工们提供直接帮扶。
改变命运的她们还有更大的理想
年,许艳平当选山西省人大代表。年,她成立了一家家*服务公司。目前公司旗下有多名员工,在全国各地从事护理、月嫂、育儿、居家保洁、物业等工作。
通过护工培训、改变命运,许艳平的经历被大家口口相传,受到护工培训学校的邀请,许艳平多次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大家,放下思想的包袱,走出大山,脱贫致富。
许艳平:我相信大家现在和我一样都有了专业的技能,有勤劳的双手,为什么不出去改变你的命运呢,口袋里有钱了,站到哪都自信满满。
薛云梅也经常在工作之余,通过
补贴来了!
精神疾病是一种高风险、高复发、高致残的疾病,据世卫组织推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突出,全省纳入社区管理服务的患者的家庭经济状况困难比例高达1/3以上,因贫困等原因导致患者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不到位、患者服药不规范等问题较为突出,患者肇事肇祸行为时有发生,给社会安全稳定带来了潜在风险。
近日,省卫生健康委、省委*法委、省公安厅、省民*厅、省财*厅、省残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浙江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补助和看护补贴实施办法》,明确了补助发放条件、标准等内容。《办法》自年2月12日起实施。
一图读懂↓↓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情来源:省卫生健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