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所导致的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方面的异常,是一组伴有主观痛苦体验和社会功能损害的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
精神健康:WHO认为精神健康是一种完好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应对日常生活中正常的压力,并且能够有效工作,对社会有所贡献。
精神科护理学:是研究人类异常精神活动和行为的护理、保健及康复的一门学科。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精神症状:指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语、表情、动作、书写等)表现和表达出来的人的异常精神活动,是大脑功能障碍的表现。
精神障碍学: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制的学科。
妄想:一种重要的精神病症状,是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歪曲的信念,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虽不符合事实,但患者却坚信不疑,既不能以其文化水平及社会背景加以解释,也不能用事实和道理说服。
遗忘:部分或全部不能回忆以往的经验。一段时间全部经历的丧失叫完全性遗忘;部分经历不能回忆叫部分性遗忘。遗忘最常见的原因是意识障碍。
顺行性遗忘:是指紧接着疾病发生后一段时间的经历不能回忆,其产生是由于意识障碍而导致识记障碍,不能感知外界事物和经历。
逆行性遗忘:是指回忆不起疾病发生之前某一阶段的事件。
萨科夫综合征:又称遗忘综合征,是由脑器质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的一种选择性或局灶性认知功能障碍,最显著的特征是对所有发生的事情缺乏记忆,主要表现为:近事遗忘、定向障碍、虚构症,而无全面性的智能减退。多见于慢性酒精中*精神障碍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是指先天或围生期或在生长发育成熟以前,由于各种疾病因素导致大脑发育不良或受阻,智能发育停滞在一定阶段,随年龄增长其职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同龄人。
痴呆:一种综合征,是后天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器质性病变所致的智力、记忆和人格障碍,但没有意识障碍。严重的、持续的认识障碍。智能减退为主要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
童样痴呆:全部模拟幼儿行为为特征,即成人表现为类似一般儿童稚气的样子,咿呀学语,允吸手指,大小便都需要人照顾。
刚塞综合征:又称心因性假性痴呆,对简单问题给予近似而错误的答案,给人以故意做作和开玩笑的感觉,可伴有定向障碍、意识朦胧和幻觉
自知力:领悟力或内省力,指患者对其自身的异常或病理状态的认识能力。
情感淡漠:情感反应降低,患者对外界刺激和与自己有切身利害关系的事物,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及内心体验。(抑郁症)
易激怒:多表现为极易因小事而引起较为强烈的情感反应,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包括易悲、易喜。
木僵:是指动作行为和语言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是较深的一种精神运动抑制。木匠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达24h以上定义为木僵。严重木僵见于精神分裂症,轻度为严重抑郁症反应性精神障碍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
蜡样屈曲:是指严重木僵患者,肢体可任人随意摆布,即使处于不舒服的姿势,患者也可如塑蜡一样,较长时间维持不动。空气枕头。
意识障碍:是指患者的意识清晰度的降低,意识范围缩小及意识内容的变化。
谵妄状态:患者在意识清晰度降低的同时,主要以感觉过敏、感知觉异常为特征,患者出现大量的错觉、幻觉,以幻视多见
电抽搐治疗:ECT,电休克治疗,是以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引起意识丧失和痉挛发作,从而达到控制精神症状为目的的一种方法。
谵妄:是一组表现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识障碍,尤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是器质性疾病的常见并发症。
精神性活性物质:物质或成瘾物质,是指来自体外,能显著影响人的情绪、行为,改变人的意识状态,并有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
依赖:是指由于长期反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导致的一组认知、行为和生理症状群,尽管使用者明白该物质会带来的各种明显的问题,但难以控制,仍继续使用或自我用药,结果导致耐药性增加、戒断症状和冲动性觅药行为。
滥用:也称有害使用,是指偏离医疗所需或有违于社会常规反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并导致明显不良后果。
耐受性:是指长期使用某种精神活性物质,其药效逐渐降低,要达到预期效应必须增加该物质的剂量
戒断状态:指减少使用剂量或停止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或使用拮抗药占据受体后出现的一组特殊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受损症状群,其表现往往与其药物本身药理作用相反。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明的严重精神疾病,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其中思维障碍是核心表现,并以精神活动不协调和脱离现实为特征。
强迫障碍:OCD是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相的一类神经性障碍。
神经性厌食:是指个体对自身体像的感知歪曲,担心发胖而故意节食,导致体重显著下降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
神经性贪食:反复发作的、强烈的进食欲望和难以控制的、冲动性的暴食和伴有惧怕发胖观念。该病与厌食交替出现
近现代4次革新:比奈(人道地对待患者);克雷丕林(精神病学之父;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弗洛伊德(心因性病因论);仲斯(社区精神卫生运动);生物精神医学
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范围:精神健康的预防;精神障碍的治疗;精神障碍的康复;健康教育。
精神科护理工作的任务: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方法和制度的研究及实施;精神科护患沟通技巧的~;各种精神障碍患者的特殊护理的~;精神科护理观察、记录和资料整理工作;开展社区精神健康宣传工作;精神科护理过程中相关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角色功能:护理者、咨询者、治疗者、家人替代者、健康教育者、协调者和管理者。
精神障碍患者刑事责任能力判定:无责任能力、限定责任能力、完全责任能力。民事责任:无民事行为、部分行为、完全行为。
精神障碍患者最基本人权:隐私权。
精神障碍的病因:生物因素(遗传因素、大脑发育、性别和年龄、器质性因素)、神经生物化学改变;心理与社会因素(性格因素、应激)国际通用的精神障碍诊断ICD-10和DSM-IV(17类),国内CCMD-3(10类)
精神症状的特征:判断精神症状时需多方比较;恰当的检查方法是准确判断精神症状的基础;
精神症状的特点(①症状的出现不受患者意识的控制②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使其消失③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④多数情况下精神症状患者感到痛苦⑤症状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判断精神症状的程序(①确定是否存在精神症状②了解精神症状出现的频度、强度、持续时间、评定其严重程度③分析各精神症状之间的关系④重视各精神症状之间的鉴别⑤分析和探讨各精神症状发生的可能诱因或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常见的精神症状:①感知觉障碍(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感知综合障碍)
②思维障碍(思维形式障碍)
③思维内容障碍(妄想超价观念)
③注意障碍(增强、减退、涣散、转移、狭窄)
④记忆障碍(增强、减退)
⑤智能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痴呆)⑥定向力
⑦自知力
⑧情感障碍(情感性质改变、情感波动性改变、情感协调性改变)
⑨意志障碍(增强、减退、缺乏)
⑩动作与行为障碍(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抑制、刻板动作、强迫动作)
?意识障碍(嗜睡、意识混浊、昏睡、昏迷、朦胧状态、谵妄状态、梦样状态)
定向力:意识障碍的一个重要标识。
精神疾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自知力丧失。临床上把自知力作为判断病情进展和疾病是否恢复的重要指标之一。自知力的缺乏是精神疾病特有的表现,自知力完整是精神病痊愈指标。
接触患者的基本技巧:同理心和接纳的态度;尊重患者的人格,维护患者的权益;经常沟通和一致性的态度。
精神疾病的观察:①观察内容(一般观察、精神状态、躯体情况、治疗情况、心理需求、患者及周围环境安全、患者接受特殊治疗的观察)②观察的方法:(直接观察、间接观察、护理观察量表)③观察要求:整体性;客观性;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隐密性。
精神科分级护理:特级(红三角);一级(蓝三角)特级:严重创伤、烧伤。极度自杀倾向、伤人、出走。一级:严重的自杀、自伤及生活不能自理。严重抑郁、木僵。二级:老年、慢性病及不宜多动。
暴力,精神障碍患者急危状态最常见的行为。
自杀行为按程度分为:①自杀意念(有想法,无行为)②自杀威胁(口头,无行为)③自杀姿态(以不至于死亡的行动表达真正目的)④自杀未遂(有想法,有行为,为致死)⑤自杀死亡(有想法,有行为,致死)
阿茨海默症:A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诊断AD两个主要依据:大脑皮质、海马等可见大量老年斑和神经元纤维缠结。
AD治疗: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药,多奈派齐,石杉碱—甲
血管性脑痴呆:VD,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痴呆。
VD与AD的鉴别→病理改变:脑血管病变?脑萎缩;起病情况:缓慢起病,可有急性发作?隐匿;病程:阶梯式恶化波动较大?持续性进行性发作;性别:男多女?女多男;早期症状: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失眠、记忆力下降?近记忆力障碍;精神症状:情感脆弱、情绪波动不稳,个性改变不明显,自知力保持??情感淡漠或欣快,个性改变较早,并且不断加重,早期丧失自知力;全身性疾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晚期常合并压疮,肺炎;CT检查:多发生梗死,腔隙性梗死软化灶?弥漫性脑皮质萎缩。
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酒精、巴比妥类);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咖啡因),大麻;致幻剂;阿片类(鸦片,美沙酮、吗啡、海洛因);挥发性有机溶剂(丙酮、汽油);烟草(尼古丁)
精神分裂阳性症状:①幻觉(以幻听最常见)②妄想(出现频率最高)③瓦解症状群(思维形式障碍、怪异行为、紧张症行为、不恰当的情感)
躁狂症发作:“三高”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意志活动
抑郁发作:“三低”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三无”无望感,无助感,无用感晨重夕轻:3~4点自伤和自伤行为
精神障碍患者的权利:医疗保健权、拒绝住院的权利、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隐私权、学习和劳动就业的权利、知情同意权、通信及会客权、诊断复核权。
特殊情况下的沟通技巧:①对消极抑郁的患者:护士应该启发其诉说,耐心倾听,用同理心去感受患者的抑郁心境。②对兴奋躁动,有攻击性:对兴奋躁动的患者,首先将其安置在安静的环境中,了解原因,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同时应善于诱导,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使其尽快安静下来。对有攻击行为的患者,护士不能单独与其共处一室,避免激惹性言语,不要站在患者正面,防止患者突然冲动伤人。③对幻觉:护士应认真倾听患者对幻觉体验的诉说,不要急于否定,而应予同情和安慰,稳定患者的情绪,不随意附和患者对症状的认同,也可设法转移话题或患者的注意力。④对妄想:在和患者交谈时,不要过早否定患者的病态思维,不要在患者面前交头接耳,以免患者妄想泛化。⑤缄默不语:护士可以关切地坐其身旁,让患者充分感受到护士对他的理解和重视。⑥木僵:应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木僵患者虽终日卧床、缄默不语,但患者意识清楚,因此要避免在患者面前讨论其病情,做任何治疗护理仍应事先向患者介绍清楚。⑦异性:护士要态度自然、谨慎、稳重,避免患者把正常的关心误认为恋情,而产生麻烦。
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分型:①偏执型:常见。表现为相对稳定的妄想,常伴有幻觉,特别是幻听。②青春型:发病于青春期,喜怒无常。③紧张型:交替出现的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④单纯型:为青少年时期起病,持续进行,极少出现幻觉妄想。日益加重的孤僻、生活懒散、情感淡漠。⑤未分化型
治疗:早期、足量、足疗程、单一用药、个体化用药。治疗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有效剂量,增加速度应根据药物及患者而定,维持剂量可酌情减少。选择药物应考虑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个体对药物的治疗反应、药物的不良作用、长期治疗计划、患者年龄、性别及经济状况等。
精神分裂患者的护理诊断:①有暴力行为的危险②思维感知改变③躯体移动障碍④不合作、有出走行为的危险⑤社交孤立⑥自我形象絮乱⑦个人应对无效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护理诊断:①急性意识障碍②清理呼吸道无效③生活自理缺陷④营养失调⑤思维过程改变,与感知觉、思维、记忆障碍有关⑥言语沟通障碍⑦社交障碍⑧睡眠形态紊乱⑨有暴力行为的危险⑩有受伤的危险?有走失的危险?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家庭应对无效
精神科整体护理的安全护理:安全护理是精神科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①患者的安全管理:责任护士要掌握病情、诊断、用药情况,熟悉患者,对有严重自伤、冲动伤人、出走企图或行为的患者要做到心中有数,随时在护士的视线范围内,密切观察病情。②环境设施的安全管理:病房设施应尽量简单并且安全,病床高度应以患者坐在床边,双脚掌可平放在地面为宜。③危险物品的管理:禁止患者或家属带刀、剪、绳、玻璃制品等到病房或存留在患者身边,药品、约束带要固定、定量存放,严防患者获取。④安全知识的宣教:重视家属和患者有关安全常识的宣传和教育,争取他们对安全管理的理解和配合。⑤护士安全的管理:护士应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和护理常规。
暴力行为的预防:①控制精神症状:督促患者坚持按医嘱服用精神药物,控制精神症状,减少由于精神障碍引起的暴力行为。②加强环境管理:保持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嘈杂、拥挤、强光等环境的刺激,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保管好各种危险物品。③注意交流技巧: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沟通交流时,要保持恰当的交往距离(与暴力倾向的患者交流要保持1个手臂以上的交往距离),态度和蔼可亲,语调平静低沉,避免刺激性言语和威胁性、紧张性或突然的姿势;给患者做治疗时应尊重患者,尽可能满足患者合理要求;避免患者参加一些竞争性的工娱治疗活动;避免在患者面前或视线内与人私语,以免产生敌意。④提高自控能力:教会患者人际沟通的方法和表达愤怒的适宜方式,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明确告知患者暴力行为的后果,无法自控时,可求助医护人员给予保护性约束。
暴力行为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原则“安全第一,劝诱为主,将伤害降到最低”①言语安抚:保持与患者安全距离1米左右,呈45度角,通过对话劝诱患者停止暴力行为。言语安抚时,平静、平和的声调及语气与患者交流,用直接、简单、清楚的语言提醒患者暴力行为的后果。②约束隔离:言语劝诱无效,可采取适当的形式制服患者并约束患者。(制服患者、约束患者、隔离患者→封闭、孤立、减少感官刺激及)③药物治疗:有效的药物治疗既可代替约束隔离患者,也可与约束隔离同用。
自杀的预防:①高度重视,对有精神障碍伴有自杀行为的患者,医护人员的责任是防止他们采取自杀行动。②环境安全:患者生活的环境中杜绝可以用于自杀的物品。③严密监控:对有自杀企图的患者应急诊入院,但入院本身不能防止自杀,因此应采取恰当措施加强监护,每10~15分钟观察一次患者并记录。④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提供支持性心理护理。⑤其他护理:督促患者遵医嘱用药,确保治疗顺利进行。
常见自杀方式的紧急处理:①自缢:患者一般于清晨、后半夜或无人时采取。一旦发生应迅速冷静采取急救措施:解除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通畅,心肺复苏,复苏后护理等。②服*:促进药物的催吐、洗胃、导泻、血液灌注等。③坠楼:如果患者自高出坠落,先判断其意识是否丧失,有无头痛、呕吐、外耳道有无液体流出,再检查有无开放性伤口,肢体有无骨折。对开放性伤口,应立即用布带结扎只提近心端止血。如有骨折,应减少搬动,使用硬板搬运,并观察是否有内脏损伤。如出现休克,就地抢救,初步处理的同时,联系相关科室进行后续的治疗。④撞击:应立即阻止,转移注意力。不听劝告,自己无法控制的将其约束。
噎食发生时的紧急处理:按窒息急救原则处理。就地抢救,争分夺秒,畅通呼吸道,防止并发症,预防再次发生噎食窒息。急救时特别注意畅通呼吸道,立即清除口咽部食物,将患者俯卧位,猛压其腰腹部迫使膈肌猛然上移,使气流将进入气管的食团冲出。如果重复5~6次无效,用大号针头在环甲软骨上沿正中部位插入气管,使呼吸道暂时通畅;然后进行紧急气管切开,插入气管套管,恢复正常通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