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互动规范机构软硬件建设
经过前期充分的调研协商,福州市选择医院,成立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服务机构,作为全市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服务的专业定点机构。根据康复服务需求,定点机构内设立康复评估室、心理疏导室、形体训练室、音乐治疗室、书画美艺室、棋牌室和阅读室等康复训练场所,配备了适合精神障碍患者特点的康复训练设备器材,开设了工疗区、农疗区等场所,并配备医师、康复师、护士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市残联全力指导定点康复机构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使机构具有融入社会功能恢复、学习就业、医疗卫生服务等为一体的康复服务功能。强化训练提高患者康复服务质量
患者入院后,即由定点康复机构负责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医疗康复信息,建立统一的病历档案,并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确定康复训练与服务内容,结合实际创新开展药疗、工疗、娱疗、农疗等丰富多彩的康复训练活动,不断提高患者康复稳定率及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他们早日回归社会。定点康复机构一方面强化患者生活技能的康复训练,着重培训个人卫生、盥洗、饮食、衣着、排便等活动,坚持每日数次手把手地督促教导和训练,并结合奖励予以激励,最终培养患者重新掌握家庭生活技能,包括家庭清洁卫生、家庭布置、物品采购、食物烹调、钱财管理及社交礼节等。另一方面强化作业疗法。定点康复机构与社会爱心企业合作,为康复患者提供采摘茶叶、黏贴商标、加工一次性鞋袋、手串项目等简单易学的有利于训练手脑协调能力的工作,并给予患者一定的报酬,减轻他们的家庭负担。同时,定点康复机构强化文娱体育活动的开展,文娱体育活动的内容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如歌咏、舞蹈、书画、体操、球类比赛以及举行智力竞赛、音乐欣赏等,着重培养患者的社会活动能力,加强社会适应力,提高情趣和促进身心健康。精心组织确保项目工作有序开展
福州市残联指导各县(市)区残联加强与卫健、财*等有关部门和定点康复机构的沟通协调,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制度,共同做好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救助的组织实施工作。着力把好“两个关口”:一是把好入院关。凡符合条件有康复需求的精神障碍患者,由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向定点康复机构提出申请,经评估并同意接收后,填写《福州市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救助申请表》,经居(村)委员会、乡镇(街道)残联审核符合条件后,上报户口所在地县(市)区残联审核批准,由县(市)区残联发放“救助卡”。患者及其法定监护人凭《申请表》和“救助卡”到定点康复机构,与定点康复机构签定协议,办理入院康复手续。二是把好救助关。定点康复机构将患者康复训练和费用情况每月记入患者本人的“救助卡”上,并且该“救助卡”由患者本人或法定监护人自行保管。县区残联负责定期对定点康复机构提供的结算凭据和精神障碍患者的“救助卡”进行审核后,确定救助对象的救助时间和救助金额,会同本级财*部门将救助资金拨付到定点康复机构。
"福州市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救助工程"除了通过康复救助帮助精神疾病患者之外,还重点利用各类社会资源推动精神疾病患者回归社会。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提高了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其家庭经济负担,而且使精神病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大多数受救助后患者病情都能有所改善,走出家门并参与社会生活,有力促使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促进了家庭和谐、社会稳定。该项目将继续为全市精神疾病患者送去健康平安。编辑丨同人助残
校对丨陈天明李光泽方华
审核丨孙闯张文辉陈栩彬
来源:福建残联(ID:fjcl),图文/福州残联
点个“在看”再走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