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漫谈艺术与精神障碍,谁是医谁的药
TUhjnbcbe - 2020/12/19 12:41:00

昨天朋友圈被“一元购画”公益募捐霸屏,这些画作来自有自闭症、脑瘫等身心障碍的作者,腾讯公益为他们取了一个善意的名字“小朋友”,因为无论他们的年龄是十几岁还是三十几岁,都注定与一般的成年人不一样,很难被理解,又迫切地需要关爱。

由于擅长的领域所限,本文无意讨论其中的伦理话题,只希望“小朋友”画廊能为身心障碍人群提供切实的帮助,并增进对他们善意和理性的认识。对于我来说,这一活动最令人惊奇的部分,不是以艺术架起“小朋友”与大众的沟通桥梁,而是“小朋友”成为了大众理解现代艺术的切入点。

长久以来,对于大多人来说,现代艺术都是晦涩怪异的特殊语汇,难以理解更不要说参与其中。像“一元购画”这样,引发广泛的欣赏,乃至体验成为艺术赞助人,可以说是一个奇景。

这些画作并非出自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家之手,但其中显然有着现代艺术的脉络。打开“一元购画”页面,背景音乐是DonMcLean的《Vincent》,这首歌咏唱的对象文森特·梵高,是理解这一活动的关键人物。他的影响:鲜亮的颜色,厚重的油彩,强烈的笔触,呈现在许多“小朋友”画作中。

梵高《自画像》

梵高《MountainousLandscape

behindSaint-PaulHospital》

我们还能从中看到许多现代艺术流派的影子。这些香蕉是否让你想到了波普艺术?

安迪·沃霍尔《TheVelvetUndergroundandNico》

色彩平和版的“野兽派”?

马蒂斯《HarmonyinRed》局部

纽约的涂鸦之王?

KeithHarring,无题

最“孤高”的抽象绘画,也有了一种可以亲近的感觉。

有些甚至包含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虽然这个画种很容易令人审美疲劳,对这幅画你还是愿意看看。

倪瓒《容膝斋图》局部

为什么从印象派之后就“走火入魔”的现代艺术,能在这里取得你的亲切感?仅仅是同情心的作用吗?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还是我们喜闻乐见的梵高。

梵高的绘画,与我们认知中的自然,无疑有相当的距离,一般需要一定引导才能接受其中的怪异,发现美的存在。我们接受的是怎样的引导呢?是梵高的故事,他戏剧性的人生经历,他的精神疾病史。对这个人“与众不同”的认识,让我们相信他的画作中,也有常人难以达到的幽微之处,作者的“不可理解”,与作品的“不可理解”达到一致,也就转化成了“可以理解”。

梵高就是这样,成为了“一元购画”隐藏的代言人,成为了我们理解现代艺术的窗口。

艺术的“疯”,不是先天背负的,而是后天养成的。

在现代人的观念中,艺术应该是对创作者个人思想感情的表达,这一概念对先人来说却不一定成立。下图的马家窑漩涡纹罐(约公元前年),与梵高《星夜》(年)惊人地相似,而它背后除了作者的巧思,更多的是部落的集体意识。那不可思议的漩涡纹,是鸟的变形,在彩陶上画鸟是出于对鸟的崇拜,鸟的崇拜又是对太阳的崇拜。

人类走出蒙昧之后,艺术家依然很少为自己而画。

那为谁画呢,谁给钱为谁画啊。后人欣赏着艺术家的创作,却经常忽略赞助人的关键作用。

提香为费拉拉公爵作《巴克斯与阿里阿德涅》,感受一下土豪的品味。

几乎与上一张同时期的,唐寅《画山路松声》,右上角落款“治下唐寅画呈李父母大人先生”显示,这幅画是为一名官员所作。明代的文人士大夫,通过书画形成身份认同和圈子建设。

绘画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模仿自然,制造幻像,简单说就是画得像。传说中“画龙点睛”的张僧繇,就是学习了天竺的“凹凸花”画法,利用透视和明暗,将平面的寺庙壁画画出了立体感,被时人传得神乎其神。《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令今人不解,纷纷试图通过考据来赋予它特别的意义。而对于达芬奇同时代的人来说,能在画布上还原如此微妙的表情,已经是它的优秀和意义所在。

直到摄影技术出现,绘画不再是模仿自然的唯一手段,效率还要低于摄影。因为有了摄影,图像也变得不稀罕了。从前一间屋子里画满了壁画是奢侈,后来挂一张画都嫌太闹。

绘画不再是巫术,绘画也不是照相机,那它应该是什么呢?通往外部自然的路,已经在摄影的占领下变得很拥挤,而通往内部的路——绘画的自由和主观性,是摄影无法相匹的。

这就是为什么绘画成了艺术家的个人的表达,而且越来越远离常识下的自然。艺术家所追求、观者所期望,是为平凡的“人肉照相机”眼睛们,开启另一种观察世界与自我的方式。所以,梵高的形象,成为了艺术家的标准像;艺术品的独特——对于许多观者来说——被寄托于作者人格的不寻常。

中国的情况不太一样,因为绘画界混进来了一群文人,他们为了彰显自己身份有别于画工,可能是真的画不好,用不着摄影技术来挤压,就自行开创了一套“不求画得像”的主观笔墨语言。笔墨本身就有美感啊,牛不牛B,此处应该

波洛克。

所以中国的梵高14世纪就出来了,我是说那个有严重洁癖的倪瓒。

倪瓒,《江渚风林图》,大都会美术馆藏

倪瓒,《虞山林壑图》,大都会美术馆藏

他的画都是这样的一河两岸,据大都会美术馆说,从树的多少和河面宽窄之类细节能看出来他心情好坏,你觉得呢。

还有一个真的精神失常的,明代的徐渭,自杀了九次都没死成。他画画是这样的。

徐渭《花卉图卷》局部,南京博物院藏

有没有感到笔触中流泻的激情?有没有看到墨色透明的质感蕴含着生命的脆弱和力量?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创作?因为……

因为

因为

因为

因为

因为

因为他往墨里加了动物胶。

你问梵高为什么画得那么好看也一样,答案当然可以包括,他的疯狂,他的孤独,可我是什么人,我是无趣的艺术史研究生啊。

所以我只会说,梵高的艺术来源于印象派,还有当时流行于法国的日本浮世绘,嗯。

梵高临摹的浮世绘,辛苦他把旁边的字一个一个画上去。

全文完,这篇没有参考文献,都是扯犊子。

猜你还想看

七夕不过节

原来我们是失散多年的兄妹啊啊啊

赵家黑历史

学者脑洞开跑偏,全国尴尬两百年

微小的研究

这位长者,与西方有着奇妙的缘分

晚明大耻度

你们这样玩,真的不会友尽吗啦啦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漫谈艺术与精神障碍,谁是医谁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