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毛嘉健
单位
广州市心康社会服务中心
一、案例背景
(一)基本资料
服务对象姓名:小丁(化名)
性别:男
年龄:43
(二)个案背景资料
1、引发/重要事件(接案原因或途径)
小丁自年初次发病,发病初时的症状会有幻听,听到有人在他的耳边说想要害他。小丁常常感到自责,对生活逐渐失去信心,个人的价值感低,很后悔自己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生。自患病起13年期间无接触过社工服务。年精综社工通过残联系统名单,入户探访接触到小丁,随后他希望改变现状的想法激发了求助意愿,促使他从潜在的服务对象变成了个案服务对象。
2、曾做出的调试及成效
具体发病原因不明,自患病后曾先后住院2次,第一次住院出院后因认为已痊愈而自行停药导致精神医院接受第2次住院治疗。患病期间小丁的幻听让他听到别人对他负面的评价,导致小丁对生活产生较多的负面想法,认为自己无用,会对精神疾病有恐惧感。
小丁目前有一定的病悉感,晚上的时候,会不自觉得感到害怕,担心病情复发,情绪尤其低落。而在白天虽然有一些缓解低落,但受晚上的影响,白天仍会有情绪波动,服务对象希望改变这样的情绪状态。
3、行为表现:按时服药期间,如正常人无异,但手部偶然会震抖,作息不定时。空闲的时间会去散步,不会让自己久坐。
4、人际关系:与父母、儿子、现任妻子同住,患病前的朋友已经没有再接触。
5、情绪状态:发病的时候多为晚上,胆小,害怕疾病复发。平时遇到儿子管教事宜,情绪易怒。
6、精神病记录:精神分裂症,精神类二级残疾。
7、健康状况:除精神分裂症外,同时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
8、经济状况:与儿子两个人一个户口,领取低保。与父母同住,父母偶然会接济一下,但也不经常。
9、暴力倾向:无
10、虐待记录:无
11、犯罪记录:无
12、支持网络
小丁所在的环境中正式支持网络是精防医生的支持。辖区所在地的精防医生对精神病康复者的服务意识强烈,定期入户,并对他们的情况都有一定了解。社区居委热心帮助辖区内的困难群体。居委主任及相关工作人员认识小丁,在办理低保的时候曾得到居委会的协助,在相关*策方面能给到他支持。小丁的非正式支持网络是父母的照顾。
他的主要照顾者为父母,当父母发现小丁有自残倾向的时候会将刀具收好,当父母发现小丁与不良社会人员交往的时候,会制止小丁交友。父母会主动愿意花精力和时间去照顾小丁。现任妻子的帮助。前妻也是因为小丁患病而与之离婚,留下儿子给他抚养。与现任妻子的相遇,令小丁生活增添了色彩。
二、问题分析
(一)理论分析
1、复元理论
复元是一个康复过程,是一个让精神病康复者重新认识自己,建立正面自我形象及重建有意义生活的过程。“元”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复元”指生命力再现,从头开始,其中涵盖了十一个元素。这些元素包括:
第一,家人参与。家人的了解、接纳和生活上各方面的支持对康复者的复元过程甚为重要。
第二,朋辈支持。与朋辈建立互助互信的关系并从中获得支持;
第三,重视个人优势。了解自己身边的资源,欣赏自己,善用优势去重新参与生活。
第四,尊重与反污名。在有污名及负面标签的逆境下振作,不因患有疾病为耻,不轻视自己。
第五,起伏中成长。复元的道路是独特的个人旅程,非循序渐进,起伏是学习的机会。
第六,整全性。强调整全的重要性及各个部分的联系。
第七,希望。是复元过程的催化剂,相信康复者有能力渡过现在的困难。
第八,个人化。每位康复者有不同的个人希望、需要、喜好及经验,所以每位康复者的复元旅程是独一无二的。
第九,自主自决与选择。康复者是自己生命的主角,他们有权决定自己的复元路,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及支援网络。
第十,康复者参与。康复者有权利参与和自己有关的决定,鼓励全面参与和自己有关的资源及计划和服务。
第十一,责任。康复者有责任照顾自己及参与自己的复元过程。工作人员相信每个康复者都有复元的潜在性,只是每个人复元的阶段进程存在个别化。康复者是复元历程的主角,在个案的不同阶段中引发与之相关的复元元素作用。
强化康复者本身享有的全面发展机会,选择自己的生活目标,发挥家属的支持功能,促使康复者在复元的环境中成长,活出希望的价值人生。
2、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问题的出现是由于康复者的生理、心理以及其过往经验造成的,在个案过程中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积极发挥人的潜能。人本主义理论相信每个人都有向更好的自己成长的可能性,提升内在动力,对自我问题进行自知,促进自我反思、反馈,从而对自我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帮助自己缓解问题。
工作人员以温暖、积极的态度面对服务对象,营造出信任的氛围,在言行上接纳服务对象的反馈。工作人员先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了解服务对象的想法。耐心倾听并充分理解他的内在感受后,工作人员进一步帮助服务对象相信自己有能力发展自己。
在过程中工作员注重与服务对象进行真诚的沟通交流,让服务对象明白其内心的各种冲突与不安,协助了解他自己的真正需求,发挥自己内在的潜能。
(二)问题分析
1、康复信心不足。患病的挫折经历淡化了服务对象在复元过程中的责任及参与,服务对象在精神病症的影响下,对自身的经历赋予较消极的想法,在生活中没有看到积极正向的一面。产生自卑的情绪,曾躲避自己康复责任。
后悔自己有这样一个不如意的人生,对自己的价值存在感到疑惑,影响自己康复的信心。但不能忽视工作人员初始接触服务对象时候的改变动机,本质上他还是能愿意为自己负更多的责任,只是被疾病的影响削弱了这份责任。同时,服务对象没能看到自己渴望改变的个人优势,他有提升自我信心的潜在能力。
2、心理情绪问题。服务对象受疾病影响,作息时间不定,生理上会产生内分泌不协调,不能忽视患病的生理情况对心理的影响。长期积压的担心复发心理也导致压力过大,引发自卑、易怒等情绪问题。
3、家庭支持力度不够。家人对康复者的关爱在于限制服务对象的行动,没能真正发挥出家庭的支持功能。促进家人对康复者的理解及参与,有利于改善服务对象的康复环境。
4、社会参与不足。服务对象在患病过程中的自卑感及社会上对精神疾病的歧视使到他躲在家里,不敢参与社会的事务,社会适应能力逐渐降低,影响康复。
优质书籍推荐,想要请戳↓↓↓
三、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标
1、长远目标
服务对象的复元自信心得到提升,降低负面情绪带来的影响,增强其家庭功能的作用及提升社会参与能力,最终促进服务对象能够正向积极面对生活。
2、短期目标
(1)增强服务对象的自信心,输入生活希望,增加服务对象对复元和精神类知识的认识。
(2)疏导情绪问题,减轻复发心理压力,消除自卑感,唤起自立自强的精神,增加服务对象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
(3)增加家庭支持功能,完善家庭成员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的家庭功能,促进家庭和谐。
(4)增强社会参与能力,融入社区生活,积极参与社区服务。
(二)服务策略
1、倾听服务对象对自身经历或负面事件的描述,给予理解及支持,建立专业关系。
2、透过提问,引导服务对象从多角度思考自身的问题,促进服务对象对自身问题有清晰认识的同时,普及服务对象精神类知识,注入复元的元素。
3、强调服务对象的复元责任,提升服务对象对复元的了解,促进服务对象丰富身边可有助于自身复元的资源。
4、通过邀请服务对象参与预防精神疾病复发及精神类知识的小组和活动,提升服务对象复元的自信心,促进服务对象进一步相信复元的可能性。
5、引导服务对象发现自身对情绪看法下潜藏的价值观、信念等并进行强化,促进家属的参与,强化家属责任。
6、与服务对象总结成功经验,注入服务对象积极的信念与价值观。构建未来的规划,引导服务对象自行发展出情绪管理的方法。
7、强化服务对象尊重自己的意识,邀请服务对象参加社会适应能力的活动,积极融入社区生活,提升参与社区服务的信心。
8、通过回顾总结的形式,巩固服务对象成长经验,评估结案。
四、介入过程
(一)第一阶段:倾听服务对象对自身经历或负面事件的描述,给予理解及支持,建立专业关系
主要事项:重视复元个人化原则,协助服务对象对于自己的复元过程有合理的掌控,与服务对象确定面谈的时间、地点、形式以及参与会谈的人。服务对象过去患病经历和面对社会异样眼光的感受一直都不敢向外人多说,生活中没有能分享的对象。
担心害怕坦露出自己的疾病会受到进一步的伤害,从来没有外人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