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什么是回避型人格障碍,是怎么形成的,
TUhjnbcbe - 2020/12/13 11:16:00
白癜风康复成果展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778514.html

我们所了解的在人际互动中的“回避行为”,通常始于婴儿或儿童期,伴随着害羞、隔离和对陌生人和新环境的害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表现往往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而作为对比,发展出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个体,可能会在青少年时期及成年早期,与新的人的社交关系变得尤其重要的时候,变得愈加害羞和回避。当然在成年之后,每个人对社会活动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偶尔的、轻微的或针对特定场合的回避倾向是普遍和正常的。

那么,什么是「回避型人格障碍」呢?

在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编著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简称为DSM-5)一书中,将回避型人格障碍定为一种社交抑制、自我感觉能力不足和对负性评价极其敏感的心理行为模式。

尽管儿童期的害羞是回避型人格障碍常见的前奏,但是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回避型人格障碍,需要更多的诊断标准。DSM-5对此的诊断标准和诊断特征可以总结如下,个体表现为下列症状的4项或更多:

1.因为害怕批评、否定或排斥而回避涉及人际接触较多的职业活动。

2.不愿与人打交道,不愿结交新朋友,除非确定能被喜欢并被不加批评地接受。

.人际间的亲密对他们来说通常是困难的:尽管在确认了无批评的接纳时,这些个体能够建立亲密关系,但仍会因为害羞或害怕暴露、被嘲弄和被羞辱,而在亲密关系中表现拘谨,难以论及自身。

4.由于他们具有在社交场合被批评或被拒绝的先占观念,他们可能对发现这些反应的阈值特别低。即使他人表现出的不赞同或批评程度极其轻微,也会让他们感到非常受伤。而对于提示讽刺或嘲笑的线索,这些个体会有强烈的反应。因为他们预期无论说什么,别人都会认为是错的,所以他们倾向于什么也不说,

5.因为个体感觉能力不足和低自尊,在新的人际关系情况下显得拘谨。

6.认为自己在社交方面笨拙,缺乏个人吸引力或低人一等。尤其在与陌生人的交往场合,他们对自身社交能力和个人魅力的怀疑和顾虑表现得格外明显。

7.也正是因为以上原因,该个体因为可能令人困窘,非常不情愿冒个人风险或参加任何新的活动。他们很容易夸大一般情况下的潜在威胁,对确定性和安全性的过高需求也可能导致其生活习惯的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文化和族裔的人群认为哪种程度的不自信和回避是合适的,可能存在差异。在诊断中需要考虑个体文化差异,也需要判断其回避行为是否是因迁徙所带来的文化适应问题而导致的结果。

回避型人格障碍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回避型人格障碍与遗传有关。TedReichborn-Kjennerud和NikolaiCzajkowski等人()通过研究女性双生子发现,回避型人格障碍和社交恐惧症在基因上的易感性是相同的,而携带相关基因的人会发展处何种障碍,更多与其特定的环境因素有关。

在这些特定的环境因素中,早年的情感忽视尤为重要。认知理论家提出,回避型人格障碍个体发展出功能失调的信念,认为自己没有价值,这是生命早期被重要他人拒绝的结果。他们主张,遭受父母拒绝的孩子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我的父母都不喜欢我,还有谁会喜欢我呢?”因而他们回避与其他人交流。他们的想法是这样的:“一旦人们认识我,他们就会发现我真的很差劲。”当必须与其他人交流的时候,他们会变得不自信和神经质,心想:“我一定要在时时处处都取悦对方,否则她就会批评我。”他们也倾向于低估自己从他人那里得到的正性反馈,认为其他人只是出于礼貌,或者尚还没有发现他们有多么无能(BeckFreeman,)。

如何应对回避型人格障碍?

如果只是对社交互动有些回避或反感,可以通过对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进行适当调整;而当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受到严重的影响,我们最先需要做的是到专业机构进行诊断。

目前,对于回避型人格障碍,认知行为疗法(CBT)已被证明会有所帮助。这些治疗包括让患者逐渐接触社交环境,进行社交技能训练,以及质疑个体对自身和社交情境的负性自动思维。接受这些治疗的人社交频率增加,社交范围扩大,回避行为减少,并且参与社交活动时的舒适感和满意度也增大。

而在药物治疗方面,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有时被用来减少具有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社交焦虑,但对其治疗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研究目前很少。

亲爱的,你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和世界建立联系,这是我们成长的诉求之一。就像植物要把根深深的扎进土里的同时,还要吸收外界的雨露阳光一样,我们也需要在汲取内在爱的能量的基础上,与外在建立联系,吸收外在的能量和智慧。

如果你的诉求是做一个透明人,不参与周围的世界,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是不可能良性的成长的。即使是一位只靠修炼内在就可以领悟人生智慧的大师,也是要立足当下,与世界建立联系的,只要活在世界上,没有人可以真正成为透明人。不与世界建立联系,我们就不能汲取外在的营养。再加上你个人的认知偏差,以及各种负面念头的作用,内在并没有得到提升,内外双双失衡,只能使自己活在痛苦里了。

我曾经也和你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参与集体活动,一副已经看透一切的态度,任何团体项目都靠边站,好像我不属于那个集体,我一个人就可以照顾自己,我一个人就是整个世界。瞧瞧,看着像个自大狂吧,其实我内心极度自卑。后来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封闭,我的世界越来越小。我没有参与别人,当然也不会学到他人的人生智慧,我更没有通过阅读书籍汲取智者的智慧,我的内在没得到任何滋养,贫瘠的可怜,反而把负面情绪养的肥头大耳,不受控制,任其宰割,我的世界变得越来越狭隘。我自卑、痛苦、不会与人交流,基本的沟通能力都没有。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要肩负学业、工作,还要与内在负面能量作斗争,且内在的负面情绪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消耗了太多能量,我根本不可能处理好我的学业、工作和家庭的。那时,我已经成了负面情绪的俘虏,它随时都可以控制我。

因为害怕紧张,它就告诉我待在“舒适区”,不要与别人交流。因为恐惧、焦虑,它就让我陷进焦虑里,即使饱受痛苦,也不让我迈开前进的步子。它让我头痛、失眠,一遇到问题就先丢一堆负面念头轰炸我,让我无力反抗,无暇顾及改变自己的念头,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能力也要给我收走。有一段时间,我连基本的洗脸刷牙都做不了。它就是这么恐怖,把你伤害的一无是处,是它最开心的事,根本不在乎你是否开心快乐。

但我们就不能战胜它了吗?其实不难。它看着像恶魔,其实就是纸老虎。是我们亲手选择了它,并把它喂养大的,当然我们也有能力驱逐它。我们只是缺乏正确的认知,以为那就是真实的我们,对那个自己无能为力,其实不然,真正的我们要比它强大得多。

回头想想,人并没有多恐怖。我们根本没必要恐惧和人的交流与对视,包括任何人,无论地位高低,我们都不需要恐惧。真正让我们害怕的,也就是发挥恐惧作用的,是我们脑袋里的念头。那些念头阻止你与人对视,它还会夸大这种恐怖以及编造事实,让你不敢做出对视的行为。当你抛弃恐怖的念头,真正和别人对视的时候,获得的可能不是恐怖,而是爱与善意。

如果负面情绪是天空里的一只乌鸦,真正的我们是那片无垠的天空。它很强大,可以包容一切。只不过我们错误的把那只乌鸦当成了自己,被它死死的抓住,一叶障目,看不到自己了。

怎么改变?

改变认知,寻找真正的自己。

怎么做?

觉知自己,活在当下。

把自己从负面情绪里抽离出来,观察自己,在真实的生活里寻找经验。比如,当你遇到问题生出负面念头的时候,不要陷入念头里,不要被乌鸦抓住,只是观察自己,观察那个念头,也就是乌鸦。观察它是如何产生,如何发展,如何控制你的身体,最后又是如何消失的。不参与它,不评价它,不就是乌鸦嘛,让它飞吧,让它自然的发生,自然的消失,自然的飞走。哪怕它飞得很慢,消失的很慢也没关系,假如一个负面情绪要几个小时,一天才能消失都没问题,让它自己玩吧,反正不会被它抓住。久而久之,任凭脑袋里有多少只乌鸦都没关系,它们只是飘过而已,不会对我们有任何影响。就让它飘着吧,我们不恐惧它们,不为它们左右,它飘着的时候,我们依然可以过自己的生活。当我们投入当下,投入自己在做的事情的时候,即使它在飞,我们都看不到它。

假如一开始无法关照自己,很容易被负面情绪抓住,就立马回到当下,切断思维,不给它任何发展壮大、操控你的机会。它可能会利用你以前习惯的东西去招惹你,虽然在负面情绪里很痛苦,但是因为你熟悉了,喜欢被它带走了,那个惯性也可能成为它吸引你的“蜜糖”,千万不要上它的当,坚定的立足当下,感受当下的呼吸,感受任何真实的当下。不要想着那个痛苦还没有思考完,还要再进去思考,只要一进入,你就上了负面情绪的当。负面情绪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只有正念思考和立足当下,才是我们需要的能量。当汲取了当下的力量,你才会发现什么才是真正的蜜糖,什么才是真正的爱与喜悦。曾经让我们的痛苦的假蜜糖,其真实面目砒霜也会暴露出来。

所以,哪怕紧张,也要勇敢的参与集体。哪怕不会说话,只有简单的交流,甚至不说话,也要参与交流。不敢对视别人,就从观察陌生人开始练起。只有参与进去,我们才能一点点积累正向的能量,才能让一点点成长。放下自尊心,丢掉所谓的面子,把自己变小,不要觉得自己就是世界,不要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困在自己的世界里,就是困住了成长的步伐。把自己变成一个小小的水滴,融入世界的大家庭。只有把自己变小,不以自我为中心,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大。智慧的光才能照进我们的身体。我们不需要像别人那样侃侃而谈,不需要做的和别人一样好,我们只要做到每天进步一点,更有能量一些就可以。和自己比较,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持续进步、成长。不要担心自己的力量,那个内在爱的力量比你想象的要强大。

我们之所以会变成现在的样子,其实是我们自己的选择的结果。我们自愿选择了自卑、敏感这条路,但世界上还有另一条路,一条充满爱的道路。那条路并不容易,需要我们克服困难、拥有改变自己的勇气。正因为它难,所以我们曾经放弃了它,选择了更容易的路,一件事情需要努力才能进行,但我们不想努力,怎么办,自暴自弃吧,自卑了我们就不需要努力了,大不了痛苦一点嘛。看,这就是我们的本能,选择相对容易的事情。但我们除了本能还有更强大的力量,就是超越本能,突破自我。就看你有没有勇气迈上这条路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什么是回避型人格障碍,是怎么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