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定位定性思路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有三个步骤:
1、详细的临床资料:即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着重神经系统检查
2、定位诊断:用神经解剖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来分析、解释有关临床资料,确定病变发生的解剖部位。
3、定性诊断:联系起病形式、疾病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个人史、家族史、临床检查资料,综合分析,筛选出初步的病因性质。
感觉系统一、感觉分类
㈠特殊感觉:嗅、视、味、听觉。
㈡一般感觉1.浅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2.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等。3.皮层觉(复合觉)——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等。
二、感觉的生理解剖
1.感觉的传导径路:①痛温觉传导路,②深感觉传导路。
2.节段性感觉支配3.周围性感觉支配4.髓内感觉传导的层次排列
三、感觉障碍的性质、表现
㈠破坏性症状:
1.感觉缺失:
⑴完全性感觉缺失:各种感觉全失。
⑵分离性感觉障碍:同一部位某种感觉缺失,而其他感觉保存。2.感觉减退㈡刺激性症状:1.感觉过敏2.感觉过度3.感觉异常4.疼痛
四、感觉障碍类型
㈠末梢型:四肢远端性、对称性,伴周围性瘫。
㈡神经干型:受损神经所支配的皮肤各种感觉障碍,伴周围性瘫痪。㈢后根型:节段性各种感觉障碍,伴神经根痛(放射性剧痛)。㈣脊髓型:
1.脊髓横贯性损害: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障碍。2.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Syndrome):同侧深感觉障碍(伴肢体瘫痪),对侧痛温觉障碍。㈤脑干型:1.延髓(一侧)病损时:交叉性感觉(痛温觉)障碍。2.中脑、桥脑病变: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多伴交叉性瘫痪。㈥丘脑型: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常伴自发性疼痛和感觉过度。㈦内囊型:“三偏”对侧偏身感觉障碍,伴偏瘫、同向偏盲。㈧皮质型:对侧单肢感觉障碍。1.刺激性:感觉型癫痫发作。2.破坏性:感觉减退、缺失。
运动系统神经病学所讲的“运动”,指的是骨骼肌的运动。神经运动系统是由四个部分组成:①下运动神经元;②上运动神经元;③锥体外系统;④小脑系统
随意运动系统
一.解剖生理(随意运动神经通路)
由上、下(两级)运动神经元组成。
①运动中枢②上运动神经元(锥体束)③下运动神经元
二.临床表现
肌力:是指肌肉自主(随意)收缩的能力。
1.肌力分级(6级计分法)
0度完全瘫痪;
Ⅰ度仅有肌肉有轻微收缩,而无肢体运动;
Ⅱ度只能平移运动;
Ⅲ度能作抬高运动,不能对抗外力;
Ⅳ度能抵抗阻力运动;
Ⅴ度正常肌力。
2.瘫痪的性质
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诊断
中枢性瘫痪周围性瘫痪
肌张力增高减低
腱反射增强减弱或消失
病理反射有无
肌萎缩无明显
3.瘫痪的形式
⑴单瘫、⑵偏瘫、⑶交叉瘫、⑷截瘫、⑸四肢瘫。
三.瘫痪的定位诊断(瘫痪的类型)
㈠.中枢性瘫痪
1.皮质型:
⑴刺激性:对侧肢体乍克逊癫痫发作。
⑵破坏性:(“单瘫”)
2.内囊型:
(“三偏”):对侧肢体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同向偏盲。
3.脑干型(“交叉瘫”):
同侧颅神经瘫,及对侧身体中枢性瘫。
⑴中脑:Weber综合征(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肢体偏瘫)
⑵桥脑:Millard-Gubler综合征(同侧展、面神经麻痹,对侧肢体偏瘫)
4.脊髓型:
无颅神经损害,损害平面以下的肢体瘫痪。
⑴高颈段(C1-4:四肢中枢性瘫
⑵颈膨大(C5-T1):上肢周围性瘫,下肢中枢性瘫
⑶胸段(T2-12):下肢中枢性瘫
⑷腰膨大(L1-S2):下肢周围性瘫
▲脊髓半切征(Brown-Sequard综合征)
同侧肢瘫及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㈡.周围性瘫痪
1.前角型:
节段性弛缓性瘫,无伴感觉障碍,可伴肌束或肌纤维颤动。
2.前根型:
节段性弛缓性瘫,常伴根痛和节段性感觉障碍。
3.末梢型:
四肢远端性对称性弛缓性瘫伴感觉障碍。
锥体外系统㈠.解剖生理
㈡.临床表现
1.旧纹状体病变
病变部位:黑质、苍白球。
表现为:肌张力增高(铅管样、或齿轮样),运动减少,静止性震颤。
2.新纹状体病变
病变部位:尾状核、壳核。表现为:肌张力减低,运动增多(不自主运动)。
小脑系统㈠.解剖生理
㈡.小脑病变的主要症状是:共济失调,平衡障碍,肌张力减低。
1.小脑中线(蚓部)损害:头、躯干、双下肢共济失调;醉汉步态;言语障碍。
2.小脑半球损害:引起同侧肢体的共济失调(意向性震颤),上肢较下肢重,精细动作最重;眼球震颤;肌回跳现象阳性。
反射反射弧5个组成部分:
①感受器
②传入神经元
③连络神经元
④传出神经元
⑤效应器
㈠深反射(腱反射、肌牵张反射):
1.肱二头肌反射(颈5-6)
2.肱三头肌反射(颈6-7)
3.桡骨膜反射(颈5-8)
4.膝反射(腰2-4)
5.踝(跟腱)反射(骶1-2)
●深反射减弱或消失:
①周围性瘫痪,②肌肉疾病(如周期性麻痹、重症肌无力)
③神经性休克,④深昏迷、深睡、深麻醉、或大量镇静,
④某些健康人(另外:精神紧张、注意力集中于检查部位者,可转移注意力克服)
●深反射增强:
锥体束损害(因为深反射正常情况下受锥体束的抑制。常伴反射区扩大)
某些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的疾病:(神经症、甲亢、手足搐搦症、破伤风等)
㈡浅反射:(皮肤、粘膜、角膜反射)
1.腹壁反射(上:胸7-8)、(中:胸9-10)、(下:胸11-12)
2.提睾反射(腰1-2)
3.肛门反射(骶4-5)
●浅反射减弱或消失
中枢性或周围性瘫痪;昏迷、麻醉、深睡、一岁以内婴儿。
㈢病理反射:
指在正常情况下不出现,当中枢神经有损害时才出现的异常反射。
1.Babinski
2.Chaddock
3.Oppenheim
4.Gordon
5.Hoffmann
6.Rossolimo
●病理反射阳性的临床意义:
锥体束受损的重要体征(最重要)。
一岁以下婴儿则是正常的原始保护反射(由于锥体束发育未成熟)。
昏迷、深睡、大量镇静药后呈阳性。
附:脑膜刺激征(脑膜、神经根受激惹的体征):
1.颈强直;
2.克匿格(Kernig)征;
3.布鲁金斯基(Brudzinski)征。
●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神经概述:
1.颅神经属周围神经,共12对,可用罗马数字依次命名。
2.颅神经Ⅰ、Ⅱ属大脑的神经纤维束,其他10对均系于脑干,脑干内有其神经核。
Ⅰ、Ⅱ大脑
Ⅲ、Ⅳ中脑┓
Ⅴ~Ⅷ桥脑┣脑干
Ⅸ~Ⅻ延髓┛
(主要支配头面部)
3.颅神经核多属双侧皮质延髓束支配,唯Ⅶ核下部和Ⅻ只受对侧皮质延髓束单侧支配。所以,一侧皮层脑干束损害时,多数颅神经不呈现上运动神经元(核上)性瘫痪的症状,而只出现病灶对侧下面部表情肌和舌肌瘫痪。
一.嗅神经(Ⅰ)
临床症状嗅神经病变时,有以下两种症状:
1.嗅觉减退或消失──见于鼻炎(双侧)、嗅沟瘤等。
2.嗅幻觉发作──见于嗅中枢病变,⑴精神病,⑵皮质性癫痫。
二.视神经(Ⅱ)
视觉传导路(要求掌握!)
临床症状:
1.视力及视野障碍:
⑴.视神经─────同侧全盲
┏中部─双颞侧偏盲
⑵.视交叉┫
┗外侧部─鼻侧偏盲
⑶.视束─────对侧同向偏盲
⑷.视辐射─────对侧同向象限盲(光反射存在、*斑回避)
⑸.枕叶(视中枢)──对侧同向偏盲(刺激性病变:视幻觉)
2.视乳头异常:
⑴视乳头水肿──颅内高压
⑵视神经萎缩──视神经炎
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
临床症状:主要是眼肌瘫痪和复视,伴瞳孔改变。
1、眼球运动障碍和复视:
⑴.周围性眼肌瘫痪
①动眼神经麻痹:上睑下垂,外斜视,复视;眼球向内、向上、向下运动障碍;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消失。
②滑车神经麻痹:眼球向下外注视障碍,复视。
③展神经麻痹:眼球外展不能,内斜视,复视。
⑵.核性眼肌麻痹
见于脑干病变,引起眼球运动神经核邻近结构的损害。
中脑:Weber综合征
桥脑:Millard-Gubler综合征
⑶.核间性眼肌麻痹:见于内侧纵束受损(如多发性硬化)
⑷.核上性眼肌麻痹
病变部位:眼球侧视中枢。
①额中回后部:a.刺激性病变:向对侧偏斜
b.破坏性病变:向同侧凝斜
②脑桥展神经核旁:方向与①相反
2.瞳孔改变:
⑴.瞳孔缩小(<2.5mm):
①一侧性──Horner综合征(“三小”)
②双侧性──桥脑出血(针尖样缩小)
⑵.瞳孔散大(>5mm)反射改变:
①动眼神经麻痹:直接、间接光反射消失
②视神经完全性损害:直接消失,间接存在
四.三叉神经(Ⅴ)
临床症状:
1.感觉障碍(面部):
①周围性──呈神经干型支配
②中枢性──呈同心圆分布(分离性感觉障碍)
2.运动障碍:咀嚼无力,颞肌、咬肌萎缩;张口下颌偏向病侧。
3.反射异常:角膜反射消失、下颌反射亢进
五.面神经(Ⅶ)
临床症状:
1.运动障碍(面瘫):
①周围性面神瘫(病变同侧面部表情肌全瘫痪)
②中枢性面瘫(病变对侧眶部以下表情肌麻痹)
2.舌前1/3味觉障碍(鼓索神经水平以上病变)
六.听神经(Ⅷ)
临床症状:蜗神经损害
1.耳聋
神经性:蜗神经或耳蜗病变;
传导性:外耳道和中耳疾病。
2.耳鸣
低音性:传导径路病变;
高音性━━感音器(蜗神经)病变。
前庭神经损害
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平衡障碍(Romberg征阳性)等。
七.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临床症状:
1.延髓麻痹:
声音嘶哑,语言不清,吞咽障碍,饮水呛咳;
咽喉、舌后(1/3)感觉及味觉障碍,咽反射消失。
2.假性延髓麻痹(两侧锥体束病变):咽反射存在,下颌反射亢进,双侧锥体束征(+),强哭强笑。
八.副神经(Ⅺ)
临床症状:
1.一侧副神经周围性麻痹: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萎缩,转颈(向对侧)和耸肩乏力。
2.二侧胸锁乳突肌无力:头向后,不能前屈(抬起)。
九.舌下神经(Ⅻ)
临床症状:
一侧舌瘫───伸舌偏患侧;两侧舌瘫───伸舌受限或不能。
周围性舌瘫──舌肌明显萎缩;中枢性舌瘫──无舌肌萎缩。
大脑损害的定位诊断㈠.额叶
1.精神障碍(额叶前部)
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智能障碍,个性与人格改变,情绪改变,
甚至定向障碍、痴呆,大小便也不能自理。
2.癫痫(中央前回刺激性病变)
3.单瘫或偏瘫(中央前回破坏性病变)
4.运动性失语(左侧额下回后部)
5.失写(左侧额中回后部)
6.两眼同向侧视障碍(额中回后部)
7.强握与摸索反射(额叶后部)
8.尿潴留伴截瘫(旁中央小叶)
9.Foster-Kennedy综合征(一侧额底肿瘤)
10.共济失调(额桥小脑束)
㈡.顶叶
1.感觉性癫痫(中央后回刺激性)
2.偏身感觉障碍(中央后回破坏性)
3.失用(双侧)(左缘上回)
4.失读(左角回)
5.体象障碍(右侧顶叶)
⑴自体失认:不能认识对侧身体存在。(右侧近角回)
⑵病觉缺失:否认左侧偏瘫存在(偏瘫无知症)。(右侧近缘上回)
6.触觉忽略:同时触觉刺激,病灶对侧不知。(任一侧顶叶)
7.对侧同向下象限盲(视辐射上部)
8.Gerstmann综合征:(主侧角回)
手指失认症;失写症;失左右定向症;失算症。
㈢.颞叶
1.感觉性失语(主侧颞上回后部)
2.颞叶癫痫(钩回,等)
3.精神症状:主要为人格改变,情绪异常。类偏执狂、记忆障碍,精神迟钝。
4.健忘性失语(主侧颞中、下回后部)
5.对侧同向上象限盲(视辐射下部)
6.听觉障碍(颞上回后部或听觉联络区)
㈣.枕叶(左顶枕区)
视觉障碍:同向偏盲、幻视、视觉失认。
END来源|好医师[ID:haoyishi]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大家都在看
医学英语丨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公式!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综合征
十大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标准
神经系统医学美图,值得收藏
神经系统查体,这样记永远不会忘
我看过最好的神经系统查体记忆策略
超赞!神经系统查体记忆策略,这样记永远不会忘
服务医生,期待支持!《HAOYISHENG》为旗下超万读者诚邀广大医友分享您的佳作,让更多医生受益,欢迎广大医师投稿: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