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一、什么是个体心理危机
个体心理危机是指个体在心理危机事件中遭受巨大的心理压力、生活状况发生明显变化、出现了原有生活经验、现有生活条件、社会资源难以克服的困难或危机状态。对于个体是否达到心理危机的程度,一般有三个判断标准:
1.一是个体存在着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生活事件,如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
2.二是出现严重不适感,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
3.三是当事人惯常的处事手段不能应对或应对无效。
如“9·11”事件后,毗邻纽约世贸中心的美林证券公司员工反映,他们经常情绪紧张,失眠情况严重;而纽约市消防局多人因精神紧张而请假,许多人靠服用安眠药和镇静剂才能维持正常生活。
二、心理危机的反应
当个体陷入危机事件中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应激状态,可以分为三种:
1.良性应激反应
能够激发个体潜能,提高个体活动水平,有效完成任务
2.不良应激反应
1)认知方面
a)感觉失真,出现不真实感
b)无法集中注意力
c)犹豫不决,注意力狭窄,难以做决定
d)内疚
e)对事件偏执
f)认知混乱
g)无法理解行为将导致的后果
2)情绪方面
a)焦虑和恐惧情绪(焦虑指向未来,恐惧指向当前)
b)易激惹
c)生气愤怒,某些期待不能满足时会有愤怒
d)心境不稳
e)长期会导致抑郁
f)害怕、恐惧、回避
g)创伤后应激反应
h)悲伤哀恸
3)行为方面
a)冲动行为
b)冒险行为,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做一些活动
c)过度进食
d)过度使用酒精或*品
e)惊跳反应,很小的刺激引发的惊跳
f)补偿性性行为
g)睡眠紊乱
h)退缩行为
i)家庭不和,可能会出现家庭冲突,离婚
j)阵发性哭泣
k)过度警觉
l)目光呆滞,行动缓慢,没有目的
4)生理方面
a)心动过速或过缓
b)头痛或头晕
c)呼吸急促
d)肌肉痉挛
e)心因性出汗
f)精疲力竭
g)消化不良或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5)信仰方面
a)对上帝、老天爷或神表示愤怒
b)退出之前的信仰或宗教团体
c)信仰危机
3.功能失调的应激反应
当个体遭遇危机比较严重,还可能表现为严重的功能失调症状
1)严重的感知功能失调
a)引起精神病复发,自杀或杀人
b)偏执狂倾向,与人发生冲突
c)解决问题能力降低
d)人格解体或解离症状
e)过度内疚、自责、自残、自伤
f)幻觉
g)妄想
h)无望无助
2)严重的情绪功能失调
a)惊恐发作
b)退行到婴幼儿情绪表现
c)亚木僵抑郁状态
d)创伤后应激反应
e)创伤后应激障碍
3)严重的行为功能失调
a)暴力、毁物、伤人
b)反社会行为,攻击他人
c)不注意个人卫生
d)无意识、木僵状态
e)滥用药物
f)不安全性行为
4)严重的生理功能失调
a)胸口痛
b)心律失常
c)复发性眩晕
d)癫痫发作
e)持续头痛
f)出血(呕吐、尿、便、痰中带血)
g)意识丧失、精神崩溃
h)麻木
i)语言中枢出现问题,无法说话、无法理解他人的话
5)严重的精神功能失调
a)不再相信任何信仰
b)宗教幻觉、妄想,救世主附体
三、急性应激障碍(ASD)
是指在遭受到急剧、严重的精神创伤性事件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所产生的一过性的精神障碍。一般在数天或一周内缓解,最长不超过1个月。男女性别无显著差异。
1.病因
急剧、严重的精神创伤性事件是ASD发生的直接原因。
1)隔绝状态
2)严重的生活事件
3)重大的自然灾害
4)战争
2.核心症状
1)创伤性重现体验
2)回避与麻木
3)高度警觉状态
3.诊断
1)异乎寻常的应激原的出现与症状的发生之间必须有明确的时间上的联系,症状即使没有立刻出现,一般也在数分钟内出现
2)ASD症状常为混合性的有变化的临床相,除了初始阶段的茫然状态外,还可有抑郁、焦虑、愤怒、绝望、活动过度、退缩,且没有任何一类症状持续占优势
4.治疗
ASD的治疗首选心理治疗,只有在下述三种情况时才考虑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
1)症状严重,单独的心理治疗无效或者焦虑恐惧特别严重
2)既往有抑郁障碍,且对药物治疗有效
3)睡眠障碍严重,心理治疗效果不佳
5.预后
本病发作急骤经及时治疗预后良好,精神状态可完全恢复正常。如果应激性环境消除,症状可在2~3天内(常可在几小时内)迅速缓解,如果应激源持续存在或不可逆转,症状一般可在2~3天后开始减轻,通常在1周内可缓解。
6.预防
1)在平日里培养健康的心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从而提高应对应激事件的能力
2)脱离创伤事件环境
3)提供足够多的社会支持
PTSD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PTSD的发病率报道不一,女性比男性更易发展为PTSD。
二、发病原因
1.人际创伤(曾遭遇家暴、校园暴力、性暴力等)
2.自然灾害
3.战争
4.童年创伤(童年期家庭遭遇灾难性事件)
5.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等)
创伤事件可以是一次性创伤,也可以是持续性创伤
三、临床表现
PTSD的核心症状有三组,即创伤性再体验症状、回避和麻木类症状、警觉性增高症状。但儿童与成人的临床表现不完全相同,且有些症状是儿童所特有的
1.创伤性再体验症状
1)在头脑中记忆中或梦中反复、不自主地涌现与创伤有关的情境或内容
2)出现严重的触景生情反应,甚至感觉创伤性事件好像再次发生一样
2.回避和麻木类症状
1)长期或持续性地极力回避与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或情境,拒绝参加有关的活动,回避创伤的地点或与创伤有关的人或事
2)出现选择性遗忘,不能回忆起与创伤有关的事件细节
3.警觉性增高症状
1)过度警觉,个体表现出过度防御
2)惊跳反应
3)注意力不集中
4)激惹性增高
5)焦虑情绪增高
4.其他症状
1)滥用成瘾物质
2)攻击性行为
3)自伤或自杀行为
4)可能出现抑郁情绪
5.儿童的症状特征
1)创伤性再体验症状
a)梦魇
b)反复再扮演创伤性事件
c)玩与创伤有关的主题游戏
d)情绪易激动
2)回避症状
a)分离性焦虑
b)退行
c)否认或遗忘
3)高度警觉症状
a)惊跳反应
b)高度的警惕
c)注意障碍
d)易激惹或暴怒
e)难以入睡
四、诊断标准
依据DSM-5,PTSD的6岁以上人群诊断标准如下:
1.A类症状标准:以下述1种(或多种)方式接触于实际的或被威胁的死亡、严重的创伤或性暴力
1)直接经历创伤性事件
2)亲眼目睹发生在他人身上的创伤性事件
3)获悉亲密的家庭成员或亲密的朋友身上发生了创伤性事件
4)反复经历或极端接触与创伤性事件相关的令人作呕的细节(注意:电影中的血腥场面对成人不会引起PISD,但是对儿童可能会有)
2.B类症状标准: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存在以下一个(或多个)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侵入性症状
1)创伤性事件相关的痛苦记忆反复的、非自愿的和侵入性地出现(6岁以上儿童,可能通过反复玩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游戏来表达)
2)反复做内容或情感与创伤性事件相关的痛苦的梦(儿童可能做可怕但不能识别内容的梦)
3)分离性反应、闪回等(儿童可能在游戏中重演特定的创伤)
4)扳机效应(现象)
a)接触与创伤性事件某方面类似或相同的内在或外在线索时,产生强烈或持久的心理痛苦
b)接触与创伤性事件某方面类似或相同的内在或外在线索时,产生显著的生理反应
3.C类症状标准:创伤性事件后,开始持续地回避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刺激,具有以下1项或2项情况
1)回避或尽量回避关于创伤性事件或与其高度有关的痛苦记忆、思想或感觉
2)回避或尽量回避能够唤起关于创伤性事件或与其高度有关的痛苦记忆、思想或感觉的外部提示(人、地点、对话、活动、物体、情景)
4.D类症状标准: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认知和心境方面的负性改变,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开始或加重,具有以下2项(或更多)情况
1)记忆出现问题,产生分离性遗忘,这种遗忘不是诸如脑损伤、酒精、*品等其他因素所致
2)对自己、他人负性信念和预期放大,自责自罪等
3)产生歪曲认知,对*府,对他人表现出不满
4)持续性的负性情绪状态
5)显著地减少对重要活动的兴趣或参与
6)与他人关系疏远,无法建立亲密关系
7)持续地不能体验到正性情绪(例如,不能体验快乐、满足或爱的感觉)
5.E类症状标准: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警觉或反应性有显著的改变,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开始或加重,具有以下2项(或更多)情况
1)激惹的行为和愤怒的爆发(在很少或没有挑衅的情况下),典型表现为对人或物体的言语或身体攻击
2)不计后果的自我毁灭行为
3)过度警觉
4)过分的惊跳反应
5)注意力有问题
6)睡眠障碍
6.F类症状标准:这种障碍的持续时间(诊断标准B、C、D、E)超过1个月
7.G类症状标准:这种障碍引起临床上明显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8.H类症状标准:排除标准,这种障碍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例如,药物、酒精)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
1)是否伴有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症状
2)是否有延迟表达,事件后至少6个月才符合全部诊断标准
五、6岁及以下儿童的诊断标准
与在成人症状基础之上,与成人不同的部分:
1.A类症状标准:以下述一种(或多种)方式接触于实际的或被威胁的死亡、严重的创伤或性暴力
1)直接经历创伤性事件
2)亲眼目睹发生在他人身上的创伤性事件,特别是主要的照料者
3)知道创伤性事件发生在父母或照料者的身上
2.B类症状标准: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存在以下一个(或多个)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侵入性症状
1)创伤性事件反复的、非自愿的和侵入性的痛苦记忆
2)反复做内容和/或情感与创伤性事件相关的痛苦的梦
3)分离性反应,闪回,此类特定的创伤性事件可能在游戏中重演
4)在某些线索下会出现扳机效应
3.C类症状标准:持续地回避刺激
1)回避或尽量回避能够唤起创伤性事件回忆的活动、地点或具体的提示物
2)回避或尽量回避能够唤起创伤性事件回忆的人、对话或人际关系的情况
3)认知改变:负性情绪增加、减少对活动的兴趣,包括玩耍,社交退缩,减少正性情绪的表达
六、治疗
1.认知行为疗法
2.催眠治疗
3.眼动脱敏再加工
4.接纳承诺疗法
5.药物治疗
七、防御
PTSD一般在精神创伤性事件发生后数天至6个月内发病,病程至少持续1个月以上,可长达数月或数年,个别甚至达数十年之久。其中病期在3个月之内的称为急性PTSD,病期在3月以上的称为慢性PTSD,而症状在创伤事件后至少6月才发生则称为延迟性PTSD。要在创伤事件发生后及时对高危人群提供有效的干预策略,降低PTSD的发生概率。
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