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古代的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已经逐渐过去,而且家家户户每天的餐桌上都会有大鱼大肉,特别是一些肉类食物,受到了很多年轻人和吃货的欢迎。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深深牵动着众多国民的心,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如果连我们是吃的食物中都含有大量毒素垃圾的话,那健康又该由谁来负责呢。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食的追求也越发多样化,如今市面上售卖的肉品种种类繁多,价格高低不一,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价格便宜的肉中一定存在不足之处,就比如--注胶肉。
什么是“注胶肉”?
所谓的注胶肉,就是在肉里注入食用胶和血水的混合物,用胶来锁住动物体内的水分,达到增加肉的重量的目的。注胶的肉类肉眼很难识别,且无论是冷拔热炒,肉里的水和胶都不会流出,极易将粗劣的加工环境中的病菌锁在肉内。
更有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使用工业用的卡拉胶,这就比单纯的注水肉更害人了,很多不法商贩,将某些工业原料和血水、卡拉胶等,注入到鲜肉中,借此不正当谋利。
卡拉胶可以起到很好的锁水效果,因此与注水肉相比,注胶肉更难识别,由于注射进肉中的成分复杂,对身体也会有更大的影响。
注胶肉怎么分辨?
一般来说,注胶牛肉从外观上看肉色鲜红或粉红,摸着发粘,吃起来口感极差,而正常的牛肉呈暗红色,味道鲜美。
一摸肉质:
注胶牛羊肉比正常的牛羊肉硬,柔软度不够。
二观颜色:
卡拉胶为淡黄色粉末,注胶肉的颜色会与正常白条肉不同。
三闻气味:
对于仅为增加重量的不法商贩而言,多采用工业用卡拉胶,工业用胶是有刺激性气味的,仔细辨别与正常肉的气味是有差异的。
四测水分:
用注水肉水分检测仪,年新国标对畜禽肉水分限量作出了更加明确的限制:猪肉水分小于76.5%,牛肉水分小于76.5%;鸡肉水分小于76.5%;羊肉水分小于77.5%,鸭肉水分小于80%。
“注胶肉”已泛滥?医生强调:或存在3类肉中,转告家人尽量少买
——低价牛排
如今有很多中国人认为吃牛排属于一种非常高大上的现象,但是一些高档的牛排餐厅根本吃不起。
所以在超市当中一些速冻的牛排比较便宜,但是低价购买的牛排并非原材料,而是用细碎的肉和食用胶组合而成,多吃并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鸡柳鸡排
炸鸡柳和炸鸡排也是很多人的最爱,鲜食物口感好,深受众多人的欢迎,所使用的原材料却全部都是鸡的下角料和边角料,为了增加口感,还会添加大量的鸡粉,食品添加剂和食用胶。
经常吃鸡柳和鸡排会增加体内油脂的含量,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升高,严重影响健康,诱发高脂血症加重肾脏和肝脏的负担,使体内重金属残留量增多。
——羊肉卷和牛肉卷
羊肉卷或牛肉卷是很多人吃火锅或麻辣烫时的必备之选,因为吃起来非常美味,但价格却非常贵,有些小摊贩卖的羊肉卷或牛肉卷价格非常便宜,正是因为价格非常有诱惑力,所以有些人忍不住想要去买。
但是一定要提醒大家一分钱一分货,羊肉牛肉的价格本身就比较高,用他们制作肉卷相对来说耗费的成本会更高。
如果你购买羊肉卷或牛肉卷时,发现价格非常便宜,说明他们的材料存在问题,很可能采用的是注胶肉,也可能是来源不明的食材,刺激人体没有任何好处,甚至会增加患病几率。
延伸——注胶肉治理措施
为了打击这种新的危害市民健康的不法行为,管理部门对这种“注胶”肉进行了研究,发现如果被注入食用胶的生猪不在6小时内宰杀,便会自己死亡,因而他们才制定了“生猪必须观察6小时后才能进入宰杀”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