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全文发布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TUhjnbcbe - 2024/10/25 16:09:00

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年2月4日西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批准)

目录

第一章 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第一节发展基础

第二节 发展环境

第三节 指导思想

第四节 基本原则

第五节 发展目标

第二章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设丝路科创中心

第一节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第二节 推动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

第三节 打造高能级创新策源地

第四节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第三章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第一节 做强支柱产业

第二节 做大新兴产业

第三节 做优生产性服务业

第四节 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第五节 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第四章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升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第一节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第二节 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

第三节 增强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

第四节 以办好“十四运”为契机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品质

第五章 突出扩大内需,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支点

第一节 精准扩大有效投资

第二节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第四节 主动融入国内大循环

第六章 加快补齐对外开放短板,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第一节 打造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第二节 打造一流对外开放平台

第三节 建设一流对外开放载体

第四节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

第五节 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

第七章 扎实加强文化建设,打造丝路文化高地

第一节 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第二节 加大文物保护力度

第三节 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第四节 彰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魅力

第五节 深化国际人文交流

第八章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建设生态西安

第一节 坚决当好秦岭生态卫士

第二节 铁腕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

第三节 深入实施全域治水碧水兴城

第四节 加强土壤污染治理

第五节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第九章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第一节 推动城乡空间融合发展

第二节 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第三节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第四节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第十章 扎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宜居幸福城市

第一节 提高就业质量和城乡居民收入

第二节 加快建设教育强市

第三节 加快建设健康西安

第四节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第五节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第十一章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西安

第一节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第二节 确保经济领域安全

第三节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第四节 维护社会稳定安全

第五节 加强法治西安建设

第六节 打造市域社会治理“西安样板”

第十二章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第一节 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第二节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第三节 加强项目组织实施

第四节 调动全社会积极性

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第一章 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全面擘画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蓝图,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提出了追赶超越目标和“五项要求”“五个扎实”,这是做好新时代西安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必须贯穿于“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发展全过程。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紧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目标,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以“十项重点工作”率先突破推动整体工作全面提升,“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完成。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持续优化,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达到.39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4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35万美元。年产值超百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0家,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创新驱动发展步伐加快。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双创”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首个国家级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启动建设。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超过家。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获评中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自贸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获批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第五航权,成为西北地区首个小时过境免签城市,缔结国际友好交流城市39个。中欧班列“长安号”累计开行列,国际客运航线总数达78条。世界强企业落户达到家,外资金融机构达家。

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文物保护水平不断提高,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录,博物馆总数达到座。大唐不夜城入选首批“全国示范步行街”、临潼区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大明宫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千年古都·常来长安”文旅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得到彻底整治,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污水处理率达到96.86%,主要河流消灭劣Ⅴ类水,新增生态水面1.27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8.0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57%,获评“国家森林城市”。

城市形象品质不断提升。迎“十四运”准备工作进展顺利,“一场两馆”等8所场馆全部竣工,“三中心”建成运营,全运村主体竣工,17条迎宾线路整体环境明显提升。“三改一通一落地”、中心城区交通优化提升成效明显,护城河景区完成改造提升,灞河区域环境整治效果显现。建成运营7条地铁线路和1条机场城际线路,运营里程突破公里。城市绿地面积达到2.55万公顷,累计建成绿道公里。

社会建设成效明显。就业规模质量不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4.3万元和1.6万元。教育强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新建、改扩建学校所,新增学位36万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高标准区域卫生健康中心建设扎实推进,13医院加快建设。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累计实现户419人脱贫,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周至县顺利摘帽,贫困人口实现“清零”。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法治西安、平安西安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连续9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总的看,“十四五”时期,我市加快追赶超越的基础支撑和有利条件依然较多,是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五年。西安面临构建新发展格局、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重大国家战略机遇;承担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20多项国家级创新改革试点任务,以及承办“十四运”的历史机遇。特别是年,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以“十项重点工作”率先突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市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三项指标增速位居15个副省级城市和9个国家中心城市前列,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西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比较突出,经济总量较小,产业结构不优、竞争力不强,创新潜能释放不足,资源优势发挥不充分,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繁重,开放不足仍是制约发展的突出短板,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高,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存在短板,居民收入水平总体偏低,社会治理还有弱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牢牢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妥善应对风险和挑战,在国家大战略、大目标、大格局中找准定位和谋划发展,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凝心聚力抓发展,追赶超越谱新篇。

第三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扩大开放为突破,以生态环境改善为前提,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和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步伐,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奋力谱写西安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第四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发挥党委(党组)领导作用,全面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新时代追赶超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办好民生实事,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改革系统集成和协同高效,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统一,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坚持国家中心城市定位。紧紧围绕“三中心二高地一枢纽”六维支撑体系发展目标,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西安特色的要求,大力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发展能级,提升对陕西、对西北发展的带动能力。

——坚持真抓实干。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大力发扬“创新、一流、务实、高效、担当”的工作作风,突出整治“庸懒散慢虚粗”,坚持“勤快严实精细”,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第五节 发展目标

到年,“三中心二高地一枢纽”六维支撑体系更加稳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对陕西、对西北发展带动能力明显提升,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奋力谱写西安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迈出更大步伐。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6+5+6+1”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70%,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经济总量达到1.4万亿元以上。

——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西安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建设成效显著,建成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秦岭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有效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增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建设达到新高度。

——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就业更加充分更有质量,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教育强市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健康西安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交通环境整体优化,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城市品质大幅提升。

——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建设中华文明根脉城市取得重要进展,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新成效,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加丰富,丝路文化高地建设取得新突破,国际人文交流不断深化,文化和旅游实现更好融合发展,城市文化影响力和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6%。

——治理效能得到大幅提升。平安西安、法治西安建设卓有成效,政府行政效能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公共安全体系更加完善,重大风险防范化解的体制机制日益健全,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持续深化,基层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均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法治西安、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平安西安建设达到更高水平,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科技强市、文化强市、教育强市和健康西安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西安目标基本实现。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大实质性进展。全面建成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彰显中华文化、具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第二章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设丝路科创中心

坚持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牵引,以推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为突破,推动企业创新、人才创业、政府创优,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密切对接,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有机融合,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第一节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施支柱产业创新链建设工程,着力攻克第三代半导体、新能源汽车、智能电力装备、民用航空发动机、新材料制备加工、太阳能光伏技术、高端医疗器械等关键核心技术,引领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做实做强做优。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培育发展无人机、工业机器人、3D打印、集成电路、北斗导航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加快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催生“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创新设计+”等硬科技产业新业态。

专栏3:产业创新重点工程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创新中心和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促进人工智能技术成果与数字城市、公共服务、传统产业深度融合,高标准开展重点领域企业引培、人才引育。积极开展人工智能政策试验与社会试验。以先进制造、文创旅游、商贸物流、智慧全运等应用示范场景为牵引,推动人工智能试验区在研发攻关、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生态营造等方面全面发展。

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支持硬科技研发,畅通硬科技转化渠道,培育硬科技企业,做强硬科技产业,突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打造一流硬科技创新生态。

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开展硬科技创业“育苗”工程、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硬科技企业与产业培育计划,实施高成长性企业培育计划。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建设:提升西安科技大市场功能,建设西安技术要素交易市场,推进公共中试平台、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推进市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

金融支撑体系建设:加快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建设,发挥资本市场西安服务基地作用,实施“龙门行动”计划[14],打造上市挂牌的“西安军团”、并购重组的“西安高地”、资本市场的“西安板块”。

“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推动西咸新区、高新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培育一批双创支撑平台,推广双创模式和典型经验,推动创新型企业成长壮大。

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完善新型研发机构支持机制,鼓励高校院所联合龙头企业在信息技术、先进制造、航空航天和新材料新能源等支柱产业领域,创建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营的新型研发机构,开展科技成果中试熟化、科技企业孵化和高端人才引进。

第二节 推动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

实施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大力培育硬科技企业,促进各类资源和要素向企业聚集,构建“微成长—小升规—规上市”全生命周期培育链条。健全“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园区”孵化服务体系,壮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群体。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内设研发机构全覆盖。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攻关,提升产业链企业聚集能力,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贯彻实施陕西省全链条产业技术创新()工程,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创建国家科创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鼓励支持创新型企业上市快速发展。

第三节 打造高能级创新策源地

建立高效的“城校(所)企”协同创新机制,围绕现代产业体系需求,靶向遴选高校院所优质创新成果,赋能产业升级。以电子谷、智慧谷、西部科技创新港、翱翔小镇、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泾河新城院士谷等为核心,打造环大学科技创新经济带、大学科技园。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争取更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西安,积极参与秦岭国家实验室创建,建成国家超算(西安)中心。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建设,提升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水平。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效应,建设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在西安设立区域性研发中心、实验室、企业技术研究院,增强西安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创新引领作用。

专栏4:科技创新重点工程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等大科学装置建设,建成国家超算(西安)中心,协同推进空天地海无人系统综合试验测试研究平台、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设施、阿秒光源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新型实验室体系:积极参与秦岭国家实验室建设,鼓励在空天动力、先进制造、生命科学、新材料、疾病防控、金融科技等优势领域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工作。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先进稀有金属材料、增材制造和光电子集成制造等国家创新中心,强化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布局,加快能源与传感研究院等平台建设,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建设。

科技创新城(园区):支持西安高新区“一区两谷一心一社区”建设,推进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先进计算产业园、泾河新城院士谷、长安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园区建设。

西部科技创新港。依托西安交通大学,高起点规划打造西部科技创新港,完善科研、教育、转孵化、综合服务等平台功能,联合西北工业大学翱翔小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来农业研究院等机构,打造全省科技创新重要增长极。

第四节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聚焦现代产业体系、外向型经济等重点发展方向,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实施西安“英才计划”,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打造一批“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加强青年人才培育储备,实施多领域人才培养专项,建设联合培养基地,加强创新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实施“市长特别奖”,激励企业家、管理(科研、项目)团队和个人聚力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和文化旅游经济发展。推动高校院所深化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完善科研人员科技成果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构建人才服务体系,加强人才安居、医疗、教育保障,高标准建设西安人才综合服务港,全面提升人才公共服务能级。

第三章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坚持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推动支柱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化、文化旅游业特色化,构建产业集聚、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6+5+6+1”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做强支柱产业

依靠创新驱动、集群发展,增强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医药6大支柱产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培育引进产业链龙头企业、关键项目,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大力补链、延链、强链,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以集成电路、智能终端和新型电子元器件等为重点,打造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集群。以新能源汽车、节能汽车和关键零部件等为重点,打造汽车产业集群。以飞机制造、航空发动机和航天运载动力等为重点,打造航空航天产业集群。以超特高压输配电设备、工程机械和轨道交通装备等为重点,打造高端装备产业集群。以超导材料、铝镁新材料和太阳能光伏等为重点,打造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以现代食品、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为重点,打造食品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持续开展质量提升和“标准化+”专项行动,打响“西安制造”品牌。到年,力争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形成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新增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企业户以上。

专栏5:先进制造业支柱产业重大工程

电子信息制造业:加快建设三星12英寸闪存芯片二期、8英寸功率器件生产线、奕斯伟硅产业基地、比亚迪高端智能终端、中兴智能终端生产二期、海创园半导体材料、西安中兴新思南科技产业基地、海康威视西安科技园等重大项目,推动半导体、智能终端、新型电子元器件、通信设备等规模化生产。

汽车产业:加快陕汽重卡扩能、开沃纯电动客车、S变速器智能工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零部件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占比,扩大推广应用范围,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航空航天:加快建设航空基地和航天基地,发展军用飞机、民用客机与通用航空飞机整机制造,推动西飞民机产业基地、支线飞机研制、航发动力技术改造、阎良航空研发设计及制造、高端航空部件制造基地、航空基地新舟、无人机产业基地、低成本微小卫星制造、高原无人机研发生产、先进航空零部件制造、蓝田通航产业园、空天动力创新中心等工程建设。推动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研制、微小卫星产品及卫星设备、遥感、通信等关键载荷制造,商业火箭和商业卫星总设总装,全推力全直径系列火箭发动机及衍生产品制造,建设全国重要的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

高端装备制造:建设智能测控西安产业园、三一产业园、临潼渭北装备制造业集聚区等,重点推动超(特)高压输变电装备、中低压输配电装备、太阳能光伏、

风电设备等电力装备,能量转换设备(透平压缩机、鼓风机、通风机、工业能量回收透平、汽轮机、工业锅炉)、压缩机及气流造纸等通用装备,盾构机、大型铺路装备、矿山装备等成套专用装备研制,推进城轨、城际车辆整车制造和维修。

新材料新能源:建设稀有金属材料、超导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高性能金属复合材料、空天复合新材料、3D打印材料、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基地,推动高性能航空新材料、电子级硅材料、平板显示材料等规模化生产,推动聚创动力电池研制,建设航天基地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经开区新能源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材料及组件、兆瓦级新型风电机组。

食品和生物医药:建设西安爱菊农产品加工园项目,推动现代食品加工生产包装、体外诊断试剂研发、高分辨医学成像设备等高端医疗器械设备产业化,建设巨子生物产业园、国际医学制剂中心、陕药集团产业园、草堂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园、灞桥区生物医药和临潼渭北食品产业园等工程。

第二节 做大新兴产业

加快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增材制造(3D打印)、机器人、大数据、卫星应用等5大新兴产业。以建设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为载体,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各产业深度融合,围绕优势领域重点发展智能机器人、关键器件、核心芯片、无人机、卫星通讯导航遥感市场化应用,搭建实施典型应用示范场景,鼓励支持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布局应用,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新兴产业增长引擎,打造“西安创造”品牌。紧盯产业发展趋势,谋划发展量子信息、类脑智能、生命健康等一批未来产业,抢占经济发展“新赛道”。到年,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亿元。

专栏6: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及工程

人工智能:提升西安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丝路类脑科学研究院、西安交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等平台功能,重点发展智能软硬件、智能机器人、智能运载工具、智能安防等领域,推动类脑计算、生物特征识别、深度学习、新型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突破。

增材制造:推动增材制造装备产业化,建设铂力特金属增材智能全产业链创新基地等项目,鼓励从事金属及非金属增材制造专用材料生产,开展增材制造多元化应用产品生产加工,建设增材智造产业基地。

机器人: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控制系统和集成应用,建设西安航天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船舶设计建造及清淤机械装备研制等项目。

大数据:重点发展大数据标准验证、测评认证等服务,支持面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运维服务等大数据分析技术和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大数据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创新和试点示范。建设西咸国家级大数据与云计算产业基地、国家超算西安中心、亚马逊联合创新中心、浪潮产业园、浐灞数字经济产业园、泾河新城大数据中心、临潼零口大数据产业园等项目。

卫星应用:构建卫星数据应用、卫星制造、地面设备建设和维护、卫星星座建设和监控运营等全产业链,重点发展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打造导航器件—终端—系统—应用—服务为一体的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链,重点突破北斗核心芯片低功耗和小型化、商业卫星任务测控中心、国家高分数据中心、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数据处理、北斗行业应用集成系统以及北斗位置服务应用、低轨卫星通信核心商业场景应用、卫星遥感信息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

未来产业:追踪全球前沿科技动态,围绕量子信息、类脑智能、生命健康、氢能产业、区块链、4D打印、增强现实(AR)等领域,发展一批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未来产业,超前研制支撑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基础材料、关键技术装备、核心支撑软件和系统集成产品,建立适应未来产业新业态发展需要的应用场景体系。

第三节 做优生产性服务业

围绕制造业产业布局,聚焦产业链对接、价值链提升和服务模式创新,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软件和信息服务、会议会展6大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供给,加快培育引进一批核心竞争力强、辐射带动力大的服务型企业,促进现代服务业扩大规模、拓展空间、优质高效发展,形成优质专业、集约高效、竞争有力的现代产业服务体系,打造一批具有标志性的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提升支撑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水平。到年,生产性服务业总收入超过亿元。

专栏7: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及工程

现代金融:加快高新区金融核心区建设,推动丝路(西安)前海园建设。强化西安金融商务区与西咸新区金融功能承载力,吸引银行卡中心、研发中心、灾备中心等功能性金融机构聚集。

现代物流:做强空港型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联内通外的物流通道,发展制造业物流,拓展第三方物流和供应链物流服务,建设智慧物流发展示范区,推进“两港五园十一中心”物流节点体系建设。建设空港枢纽区域集疏运网络,实施国际多式联运工程,推动邮政快递枢纽集群、农产品物流城、德邦物流中心、智慧冷链产业园、新丰大宗物流集散中心等工程建设。

研发设计:发展航天动力、大飞机、集成电路等高端工业研发设计,拓展交通设施设计、能源化工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智能制造研发设计等领域,发展研发众包、设计众包、云设计等新型研发服务业态,推进新基建工程设计服务,争创设计之都。

检验检测认证:提升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水平,推进检验检测认证集聚发展,搭建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平台,发展新型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模式,重点建设国际检验检测产业基地、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和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

软件信息和服务:推进“一城一池一基地”建设,重点发展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和行业系统解决方案。扩大软件服务企业离岸外包发展规模,打造面向日韩、欧美的信息技术服务外包格局。发展通讯、遥感、导航定位服务、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与服务和空间信息智能服务等信息服务产业。建设软件信息服务平台和集聚区,争创“中国软件名城”,打造“中国软件名园”。

会议会展:建设西安国际会展中心、高新国际会议中心二期、国家临空经济会展中心等工程,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品牌会展项目,持续扩大西商大会、全球硬科技大会、通航大会等十大品牌展会的影响力,打造丝路国际会展名城。

第四节 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坚持以文旅产业转型升级赋能高质量发展,形成文旅供给需求良性循环。推进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发展以文化创意为主的新型业态,做大做强创意设计、数字出版、传媒影视、电子竞技等重点产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推进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坚持项目带动,加快发展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三学街历史文化片区、易俗社文化旅游片区、兴庆宫改造提升项目,塑造新场景、打造新地标。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坚持“文旅+”“+文旅”双向发力,推动文化旅游与科技、商务、体育、农业等多元融合,打造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建设一批文旅新区、文旅小镇。创新旅游演艺产品供给,推出更多高水平高质量的演艺市场品牌,打造“演艺之都”。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打造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构建城市主客共享文旅消费新空间,提升旅游消费承载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城市建设,丰富现代旅游交通、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供给体系,全面发展文化游、山水游、红色游、休闲游、乡村游等旅游产品,建设一批高品质的酒店和民宿聚集区,全面提升旅游品质,建设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专栏8:文化旅游融合重点工程

加快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碑林历史文化街区、易俗社文化旅游街区等文旅新地标项目建设;推动曲江旅游度假区、临潼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西安兴庆宫景区、西安秦岭国家植物园等创建高A级景区;提升“长恨歌”“仿唐歌舞”“驼铃传奇”“西安千古情”等演艺品牌,打造“演艺之都”;依托历史文化街区、文旅商综合体等推进“夜长安”品牌提档升级,激活文化和旅游消费;建设临潼秦汉文旅TOD产业新城、渭河生态康养新城等项目。

第五节 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实施数字赋能计划,加快制造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深度融合。围绕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支持企业开展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推动数字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产业链环节全流程应用,鼓励龙头企业建设跨行业、跨领域数字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动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金融、物流、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服务业数字化发展。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和智能化技术创新应用,积极培育数字经济示范区、示范园、示范平台,加快西安数字经济产业园、西咸新区国家级大数据和云计算产业基地建设。到年,数字经济成为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全市数字经济规模达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以上。

第四章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升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抓住用好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重大战略机遇,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加快构建支撑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空间发展格局,提升对陕西、对西北发展的带动能力。

第一节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加快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健全“三级三类”西安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

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建立健全“3+1”四线管控体系,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和历史文化保护控制线,合理配置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预留战略留白空间和弹性发展区,形成国土开发保护空间基底。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强化城市化地区高效集聚发展,支持农产品主产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保障生态功能区人口逐步有序转移,突出历史文化遗产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形成城市空间疏密有度、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布局。

实施“南控、北跨、西融、东拓、中优”空间发展战略。

南控:以更大力度推进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坚决守护好秦岭生态安全屏障。优化城南区域功能布局,强化绿色发展导向,加强建设引导管控,大力发展高端绿色产业,促进山水城乡融合发展。

北跨:加快实施跨渭河发展,加大渭河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升渭河城市核心段两岸生态景观和建设品质,完善两岸交通路网,补齐城市功能和公共服务短板,重点发展航空、汽车、轨道交通等产业,建设渭北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西融:加快推进西安主城区和西咸新区融合发展,持续推动市政道路、轨道交通、公交线路、电力设施等基础设施向西咸新区延伸,协同推进产业生态圈建设,培育高新区、西咸新区科技创新发展核心区。

东拓:加快拓展东部区域功能,提升陆港、使领馆区、“三中心”、欧亚经济论坛永久会址、临潼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城市服务功能和国际交往功能,进一步集聚国际资源要素,彰显现代、开放、时尚新形象。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文化创意、会议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打造开放发展重要承载区。

中优:优化提升中心城区核心功能,严控建设规模和开发强度,有序疏解人口,推进产业转型,促进城市有机更新和品质提升,植入多元功能,激发老城活力,传承文化脉络,彰显千年古都历史文化特色。

第二节 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

深入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加强与咸阳市发展统筹,完善制度安排,建立健全区域合作互助、发展利益共享、区际利益补偿等机制。加强空间规划无缝对接,加大资源共建共享和有效整合力度,着力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环保、公共服务、户籍管理、人才流动、政策协同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以西安—咸阳一体化为核心,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向周边城市延伸,打造现代化都市圈。健全与关中平原城市群城市常态化信息沟通、项目推进合作、政策协调等机制,统筹推进城市群交通、信息、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产业对接协作,推动生态环境共治联保,强化公共服务共享,带动关中平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专栏9:培育建设西安都市圈

强化都市圈城市同城化发展: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进程,推动西安与渭南、铜川、杨凌等城市融合发展,加快公共服务同城化步伐。

建设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推动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向周边城镇延伸,建立一小时通勤圈,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推动科技资源共享:支持关中更多市县区加快科技资源统筹分中心建设,集聚关中地区企业、高校、院所创新资源,围绕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信息技术、能源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加强联合技术攻关,提升关中城市群创新势能。

实施跨区域产业合作:推广开发区“托管”“飞地”和离岸孵化模式,开展“飞地经济”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支持以头部企业为引领,集聚创新资源要素,推动产业链跨区域协同合作。

第三节 增强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

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打造通达国际、辐射大西北、服务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对外门户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国际一流航空枢纽,完成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开拓全球主要城市直航航线,增加全货运航线,织密国际航线网和国内干线网,打造全球航空网络体系的重要节点。加快推进西延、西十、西康等高速铁路建设,完善“米”字型高铁网。完成西安火车站、西安北站扩能改造,加快推进新西安南站、西安东站规划建设,形成以西安站、西安北站、新西安南站、西安东站为主要客站,阿房宫站为辅助客站的“四主一辅”客运站枢纽布局。加快完成轨道交通三期建设,编制第四期建设规划,扩大轨道交通覆盖范围。推动西安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加快发展,联通城区与郊区及周边城镇组团,重点满足1小时通勤圈快速通达需求,建设“轨道上的西安都市圈”。优化道路交通体系,加快建设外环高速及连接鄠邑、周至、眉县、乾县等地的高速公路,实施京昆等高速公路扩能改造,建设西铜、西阎等快速路,完成西安国道城市过境一级化改造,形成一体互联、高效通达的国省公路骨架网,全面加强次支路网规划建设,持续提升道路交通网络通达性。

专栏10:国际综合交通枢纽重点工程

航空枢纽工程: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东航站楼综合客运枢纽和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建设工程。

铁路枢纽工程:推动银西高铁与T5航站楼轨道交通连接工程、西十、西延、西康等高速铁路建设,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工程、新西安南站项目、西安东站规划建设、西户铁路(西余铁路)改造、西平二线及第二货运北环线。

高速公路工程:构建都市圈干线公路网络,推动高速公路加密联网,优化线网总体布局,逐步构建西安高速公路网“三环十二辐射”格局。实施高新至天桥、马家堡至泾阳、西安大环线(乾县至周至段)、鄠邑经周至至眉县及西安外环高速东联络线等高速公路建设;加快京昆高速阎良涝峪段、兵马俑专用线、包茂高速曲江至太乙宫段、连霍高速帽儿刘至兴平段(西安段)及福银高速西安至永寿段等改扩建工程;提升网络通达性,拓展通道能力,增强枢纽能级。

轨道交通工程:构建现代化轨道交通系统,完善西安普通干线铁路网,完成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任务,建成1号线三期、2号线二期、6号线二期、8号线、10号线一期、14号线、15号线一期、16号线一期及有轨电车项目;适时启动关中城市群核心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及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扩大轨道交通覆盖范围,增加网络密度,加强轨道交通多种方式衔接,基本形成都市圈1小时轨道通勤网。

城市路网提升工程:加快城市快速路体系建设,重点推动跨渭河快速路建设,实现渭河南北交通高效连接,支撑城市空间跨渭河发展。强化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间的快速联系,引导城市多中心空间格局。加快与高速公路连接的快速路建设,逐步构建西安高速公路网“三环十二辐射”格局,保障内外交通网络顺畅衔接。构建“通道加网络”城市骨干路网体系,全面加强次支路网规划建设,提升路网密度。实施国道、、及省道、等改造提升项目,推动西户路、西阎快速路等项目建设。

农村公路提升工程: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及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便捷高效的农村骨干公路网络、普惠公平的农村基础公路网络。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建立“市级统筹、以区为主”的城市更新工作体制机制,先行推进团结村片区、上庄片区、灞桥绕城高速周边片区、沙滹沱片区、纺织城老街区等城市更新片区试点。加快推进“三改一通一落地”,有序推进三学街、小雁塔、兴庆宫、易俗社等城市重点片区整体改造,全面推进幸福林带建设。

加快主城区“退二进三”,加强市域工业企业旧厂区改造利用,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空间载体。优化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加强对山边、水边、路边环境整治,规划建设一批城市公园、滨河绿道、城市客厅,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公共空间和休闲场所。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管控,做好单体建筑设计,强化对建筑体量、高度、立面、色彩等要素的引导控制,实现城市设计和规划管控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古城整体保护,打造历史文脉与现代风貌交相辉映的古都新风貌。

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加快给水、燃气、电力、供热等能源项目提升改造,推进西安东KV变电站及其配套工程、引汉济渭工程、天然气高压外环工程以及渭南、铜川等热电厂长距离供热工程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有序推进综合管廊、城市绿廊、地下空间等韧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应急管理、防灾避难、卫生防疫等城市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极端情况下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和各类防灾减灾设施的设计标准和响应能力。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推进“实景三维西安”,打造数字城市底座,深化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完善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推动智慧社区、智慧校园、医院、智慧商圈等建设,建成全民共享的智慧民生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服务便捷化。

专栏11:智慧城市建设重点任务

智慧城市体系建设: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体系,即构建资源、技术、应用、服务和管理等五个体系。打造城市综合运营、智慧城市支撑、公众生活服务和产业创新发展等四大能力,实现信息全面透彻感知、数据开放共融共享、城市治理精准精细、为民服务便捷高效、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等五项目标。

智慧政务: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推进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和公共信息资源开放,拓展完善政务数据中心和创新服务公共平台。推进“一网通办”、深化“一窗受理”、实现“一次办结”。推行食品安全监管“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文发布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