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名青少年患者的父亲告诉我一段亲身经历。
2年前,他妻子带着儿子第一次去精神科就诊时,他也很想陪着去,但无奈当时要出差。他拖着行李到了机场,时刻留意手机有没有妻子打来的电话。
终于手机响了,电话那头的妻子说,儿子被诊断为双相障碍,医生说这是重性精神病,可能要吃一辈子药。“我挂了电话之后整个人都崩溃了,就坐在机场大厅的地上痛哭,当时觉得我的孩子这辈子都完了”。
我相信不少孩子被诊断为双相障碍的家长都经历过类似的痛苦。
对于很多患者父母来说,双相障碍本是陌生的名词,但他们很快从一些精神科医生的口中、互联网的信息中得知:这是一种“重性精神病”,难以治愈,需终身服药,遗传度80%……他们很快就崩溃了,陷入极度的恐惧、绝望中。
所以我们面对这样的家长和患者时,首要任务并不是对具体症状作出处理。而是先帮助他们正确、客观、理性地理解“双相障碍”,令其免于恐惧,跳出灾难化思维,然后孩子才有可能加快康复。
那具体来说,家长该怎么看待、怎么做呢?我们以往写过很多双相障碍相关的文章和建议,以下再次进行提炼式的总结,一共有10点,希望帮助家长对这个疾病和康复“路线图”形成整体观、大局观,恢复理性和信心。
01、被诊断双相不一定就是双相
第1点,看清楚双相障碍的“真面目”,无需被它吓倒。
双相障碍是精神医学单个学科里的诊断。说得通俗一些,这是精神科医生在精神医学的范围内给孩子贴的标签。而精神医学这个学科本来就有很大局限性。
怎么理解这个局限性?
精神医学的诊断是症状学诊断,也就是精神科医生主要根据患者的外显行为和情绪来作出判断。可患者的行为和情绪是动态变化,而不同医生对此的理解也不完全相同。
于是很多患者父母都有这种感觉:孩子在不同时期去看病,诊断可能会不同;就算在同一时期去看病,看的都是权威的精神科大夫,但不同医生的诊断也可能不同。
很多父母就迷惑了,“都是专家,意见不一致,我孩子到底是不是双相?”其实有这个疑问是好事,说明家长意识到了精神医学的局限性,恢复了一定的理性和独立思考。
所以,即使是很权威的精神科大夫诊断孩子为双相障碍,父母也要保持理性的意识:孩子不一定是真正的或者典型的双相情感障碍。当然这里不是让大家去反驳、质疑医生,这往往不是医生水平高低的问题,而是临床中对症状的不同理解的问题。
而对于医生所说的“遗传度80%”“难以治愈”“需终身服药”等信息,家长也要保持清醒,这些说法都有很多前提。关于遗传度的说法甚至是陈旧的、落后的。
我们要理智地认识到,这些信息只是精神医学单个学科的观点,甚至只是精神医学里某个大夫的个人观点。事实上,现在也有很多权威的精神科医生认为,双相障碍是可以治愈的,临床中也不缺乏实现了停药、恢复正常生活的成功例子。
不过,大家千万不要以为这个局限性只出现在我们国内,以为我们国家的精神医学水平落后。其实西方发达国家的精神医学也处于症状学诊断的阶段,这是整个学科的处境,并不是某个国家水平高低的问题。
很多带孩子去过国外求医的家长就深有体会。其实国内外精神科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思路大同小异,国内知名、医院的精神科水平并不亚于国外。
在心理治疗方面,国外的配套服务确实在整体上更完善。但其实仍局限于传统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治疗技术,主要在患者的外显记忆层面上处理,与国内的没有本质上的大区别。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一个注意事项。前面提到,在目前的精神医学中,双相障碍属于6种“重性精神病”之一。
根据我国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如果孩子诊断为双相,其个人和疾病的基本信息就有可能会纳入相关系统,并由居住地的街道居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所的基层单位参与到患者的信息管理、随访评估、分类干预中。
当然,这项规范的落实程度因地方政策而异,相对来说医院会执行得更加严格和完善。
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层面来看,这其实是对患者及其家庭的更好服务和福利。因为传统精神科认为“重性精神病”难以治愈,一般需终身服药。长期购买药物、照料患者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就成了不小的负担。
那么基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对这些有需要的家庭提供高比例的药物报销,街道居委人员和相关社工可以提供照料和社会功能康复上的协助。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和患者容易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这个规范。他们认为自己的隐私被泄露了,被相关部门严密监控了,增大了病耻感和心理压力。
之前有个患者跟我说,他刚被精神科确诊双相不久,没几天就接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的电话,问了他很多关于疾病的信息。他一下子非常震惊,然后愤怒,认为精神科医生泄露了自己的隐私,甚至以为自己的邻居、老师、同学都知道自己得病了。
还有的父母会担心,孩子的信息和疾病被纳入这个系统之后,会不会影响日后的升学、求职和婚姻?其实不必过虑。当患者经过治疗,实现了真正的康复,并通过了精神科医生的临床评估之后,自然就从相关系统中撤下来了。
综上所述,面对“双相障碍”这个标签,大家一定要多去了解、学习,恢复理性,免于恐惧。
02、孩子属于哪一种“双相”?
第2点,父母要判断孩子的“双相”属于哪种情形。
这里所说的不是双相Ⅰ型和Ⅱ型,而是根据有没有真正的轻躁狂/躁狂发作来分类。
从我们的临床经验出发,典型的双相障碍应有轻躁狂/躁狂发作。其中轻躁狂发作更加常见,表现为情绪愉悦、兴奋,遇事过于乐观,盲目自大,精力充沛。总之,患者的自我感觉非常好,认为未来充满希望。这是第一种情况。
而另一类患者没有以上说的轻躁狂/躁狂发作,但他们暴躁易怒,曾在家砸东西、大吼大叫、甚至暴力攻击父母。
很多精神科大夫认为这也是轻躁狂/躁狂发作的表现,但我并不认同。这应该是激越状态,是患者的大量心理创伤被激活了。我甚至不认为这是真正的双相障碍。这是第二种情况。
而还有一种情况则是所谓的“非典型双相”,也就是上面的症状都不明显,又不符合典型的抑郁症,可患者确实有情绪症状。有些精神科大夫也会称之为“软双相”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父母要初步判断一下孩子的诊断属于以上哪一种“双相障碍”,因为不同情况的心理根源、治疗思路、父母的注意要点也会有较大不同。
比如第一种情况的孩子,他们的心理根源往往是遭受过叠加性心理创伤(导致抑郁发作),还有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比如过度夸奖,导致轻躁狂/躁狂发作)。
而第二种情况的孩子,主要是有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无论是悲伤低沉,还是暴躁易怒,其实都是心理创伤被激活的表现,内心非常痛苦,只不过表现出来的情绪有所不同。
03、容易和“双相”混淆或共存的问题
第3点,父母要了解一些双相障碍的鉴别诊断和共病的知识,进一步做到心里有数。
在鉴别方面,主要是双相障碍与抑郁症、难治性抑郁症、边缘性人格障碍等的鉴别。
双相障碍与抑郁症的鉴别比较明确,主要在于患者是否有过轻躁狂/躁狂发作的经历,这需要仔细回顾孩子过去的精神状态和经历。
可我上面也说了,不同精神科医生对轻躁狂/躁狂发作的理解不同,有的认为大发脾气、有暴力行为的就算,有的则认为不算。父母要深入了解孩子当时的心理活动,到底有没有“自我感觉良好”的特征。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双相障碍与难治性抑郁症的鉴别就难得多。临床上,如果抑郁症患者经过规范的疗程后效果不明显,往往被看作难治性抑郁症。
如果采取了一些比较特殊的临床手段后,病情还是没有较大起色,那很多精神科医生就会怀疑之前是误诊的,不是抑郁症,而可能是双相障碍。
如果医生再次回溯患者经历时发现一些疑似轻躁狂/躁狂的蛛丝马迹,那很可能就会参考双相障碍的治疗思路,使用心境稳定剂,有时候患者的症状就确实缓解了。
至于边缘性人格障碍,这是最近几年国内外精神医学开始重视的一种精神障碍。该人格障碍有部分症状与双相障碍非常相似,以至于目前在诊断方面仍有争议。尤其是能不能对青少年下这个诊断?精神科医生们的意见不一。
有兴趣的父母可以自行查询“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和相关信息,如果怀疑孩子有相似的症状,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一本书《青少年边缘性人格障碍家长指南》,由美国著名的青少年边缘性人格障碍治疗专家所著。
其实从该书的分析来看,很多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患者明显遭受过大量的心理创伤,尤其是来自家庭的。他们的其中一种主要症状——在人际关系中极度害怕被抛弃——这显然来自于心理创伤。以后有机会再撰文分析边缘性人格障碍。
而在共病方面,主要在于双相障碍共病/伴有偏执型人格改变、学习障碍。
偏执型人格的特征非常明显,表现为固执己见,敏感多疑,容易把别人的好意当坏意,对他人的中性或善意的言行举止歪曲理解,从而采取敌意和藐视。
而关于学习障碍,这是青少年精神心理障碍最常见的、也是最令家长头疼的问题。我们谈过很多关于学习障碍的话题了,最近也在陆续推出专栏文章。
其实,虽然上面所说的几个精神心理障碍,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看起来很复杂,但如果从我们多学科诊疗(MDT)的角度来看,背后的心理根源都是一致的,包括学习障碍也是。那就是以叠加性心理创伤为主,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为辅的病理性记忆。
从这个角度来看,有时候我们不需要太在意具体的“疾病标签”是什么,而应把主要精力和焦点放在背后的心理根源,寻找原因和解决方法。
以上3点简要地分析了“双相障碍”的诊断、性质的话题。另外8点则涉及到具体的治疗方法和复学问题(针对因病休学的孩子),下周我们继续分析。
#百里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