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他们是沟里人,他们有三牛精神我
TUhjnbcbe - 2024/8/21 19:14: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在哪里 http://www.bdfyy999.com/m/

“赶羊沟”“簸箩沟”“杨家沟”……一个个被群山环抱、充满神秘的山沟,因坐落在这里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而远近闻名。这里是我国著名的“北斗”“嫦娥”母港,在这里工作生活的西昌航天人,也生动形象地称自己为“沟里人”。

追梦奋斗的“沟里人”,他们发扬的是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大力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精神,始终做到心系人民、务实为民。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追梦奋斗的“沟里人”持续强化团结拼搏、同舟共济的大局观念,组建50年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年冬创业者开赴大西南建设发射场

“到我们家看看吧,房子里里外外都漂亮。以前做梦都不会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大凉山深处,村民毛果果搬进了新房,开心得合不拢嘴。

彝族同胞住上新楼房

当年,红军途径冕宁与当地彝族同胞彝海结盟的历史佳话,成为了民族团结的光辉典范。如今,这种团结精神在一代代西昌航天人身上得到了传承,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做好驻地扶贫帮困、助学兴教、医疗扶持等工作,帮助乡亲们早点过上好日子。

“要向让脱贫的基础更稳固,就必须把创收的渠道拓展丰富。”来到花椒基地,中心科技工作者余小平说。这里阵阵花椒香味扑鼻而来,结满枝头的“小红果”,见证着彝族同胞红红火火的美好生活。

余小平出生在大凉山里的彝族村落,他的彝族名字叫“尔古”,寓意为“红色的传人”。工作中,他把感恩党的培养和对乡亲的亲情深深埋在心底,利用自己的彝族身份,精通彝语和熟悉当地习俗的优势,成为了麻叶林村扶贫“第一书记”,带领乡亲父老脱贫致富。

成立“彝海结盟教育基金”,让贫困人民富在“智”上;“乡村旅游+特色种植+生态养殖”,让贫困人民富在“技”上;健康卫生扶持,让贫困人民富在“康”上;加强党支部建设,建强带头脱贫的“战斗堡垒”,让贫困人民富在“红”上……一项项有力举措,彝族同胞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党、航天人与彝汉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组织彝族学生参观发射场

天阔参横移北斗,天河漫漫北斗璨。

北斗组网,星耀全球

年6月23日,第55颗北斗卫星从西昌成功飞向太空,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西昌航天人再一次创造“中国奇迹”。

北斗的建成,举全国之力;北斗的发展,集民众之智;北斗的应用,惠民生所需。共享单车配装北斗实现精细管理;支持北斗的手机、手环、学生卡等,更加方便和保护人们日常生活;出海的渔船安装北斗,成为渔民的海上保护神……目前,北斗系统已在公安、交通、渔业、电力、林业、减灾、无人驾驶等行业和领域得到广泛使用,天上翱翔“北斗”星,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贴心、便利、可靠的忠实伴侣和“守护神”。

年12月31日,风云二号08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为年元旦献礼

年,是风云气象卫星事业50周年。

50年来,我国成功发射17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其中9颗都从西昌奔向太空,为建设气象强国作出重要贡献。如今,风云卫星成为了知冷知热的“百姓星”,自力更生的“创新星”,联合协同的“合作星”,服务全球的“中国星”。

据了解,自风云二号卫星投入运行以来,登陆我国的台风监测无一漏网。而风云四号卫星投入运行后,我国对台风、暴雨等灾害天气监测识别时效更是从15分钟提高到5分钟,暴雨预警准确率提高到89%,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平均误差从95公里减小到71公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除预报天气外,风云卫星数据和产品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海洋、农业、林业、环保、水利、交通、航空、电力等行业,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已为个国家和地区提供风云卫星资料和产品,来自多个国家的多名学员接受了风云卫星应用专题培训。风云卫星已在越南、菲律宾、莫桑比克等国台风灾害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敢为人先的“沟里人”,他们发扬的是创新超越的拓荒牛精神

创新发展、敢为人先的拓荒牛精神,是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也是追梦奋斗“沟里人”屡创奇迹的动力源泉。中心从“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一路走来,50年风雨积淀,培育践行的“新时代北斗精神”“探月精神”“西昌航天精神”“海岛创业精神”和中心“十大优良传统”,述说着一个个创新发展、敢为人先的动人故事。

因为“拓荒牛”,这里从无到有,一座现代化的航天发射场拔地而起;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千年”的川西大凉山,也伴随着一枚枚火箭的腾飞,发展得越来越好。

建设初期安装加注设备

西昌发射场建设中的火箭测试厂房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年中心执行首发任务前,时任发测站一室主任李联林给家人留下了三封遗书。

中国首次发射低温燃料运载火箭,最危险的要属燃料加注。由于长征三号火箭首次使用液氢液氧低温加注燃料,一旦泄露引发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

加注分队正在进行常规加注

若干年后,我们透过当年的遗书,看到的是这群“拓荒者”变无为有、从弱到强的伟大,也生动还原了特殊时期的艰难。

但是,再大的困难,也阻挡不了西昌航天人坚定的追梦步伐。4月16日18时27分,在控制台前紧张了8天8夜的人们终于松了一口气,中国人在地球外千米的高空放上了自己的第一颗通信卫星。

10年后的年2月8日,我国首枚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中心西昌发射场首次发射成功。成功的背后,凝聚着“沟里人”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

“长征三号甲火箭和长征三号火箭,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为了成功,大家做了大量而细致的准备工作。”回忆起当年情景,中心计划部副部长李本琪依旧记忆犹新,“面对沟里的苦日子,航天人苦中作乐,因为大伙都憋着一口气,想着总得为中国人争口气!”

争口气,争口气,西昌航天人争出了中国航天的豪气、锐气与胆气!北斗组网、嫦娥奔月、风云起舞……一颗颗享誉世界的“中国星”从这里奔向太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中国贡献”。

山海问天,西昌航天人一路追梦、一路奋斗。年11月3日,中心文昌航天发射场在成功首秀数月后,这群“沟里人”再次迈向了星辰大海的征途。

长五首飞01指挥员胡旭东

“5、4、3、2、1,点火!”20时43分,伴随着01指挥员胡旭东响亮而坚定的“点火”口令,我国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首次发射获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正式迈进大火箭时代!

长征五号首飞

“没有理想,红军连一千里都走不了。同样,没有航天报国的志向和航天强国的信念,我们不可能在历经多次波折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任务成功。”想起那一刻,从大山里走出的胡旭东依旧心潮澎湃。

从几年2、3次发射,到一年近20次发射的跨越提升,一茬茬西昌航天人经历过中国航天低谷的艰难,也见证了航天发射数十次连战全胜的辉煌。他们不忘初心、接续奋斗,用汗水、热血甚至生命,维护航天人的忠诚、尊严、荣誉、名节。

“近年来,我们围绕创新驱动建成发射测控指挥控制、信息存储、数据处理和监控显示系统,率先在航天发射核心领域成体系构建国产自主可控信息系统,成功打造出具备远距离一体化任务指挥控制能力的发射平台,为万无一失、圆满成功提供了有力支撑。”谈及创新发展,中心主任张学宇表示。

以苦为乐的“沟里人”,他们发扬的是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

牛最为人熟知的一个特征便是辛苦劳作,无论刮风下雨,无论酷暑严寒,总是坚定不移、埋头苦干。而艰苦奋斗精神早已融入“沟里人”的骨肉血脉:年逾半百的老专家,临近退休依旧日日奔走在发射场的角角落落;身材娇小的女工程师,换上工装像民工一样爬塔架拉电缆;名校毕业的高材生,离开都市选择深山义无反顾……正是一茬茬艰苦奋斗的“沟里人”,汇聚起了“万人一杆枪”的宏伟事业,创造出了中国航天乃至世界航天的诸多奇迹。

一条翻山越岭的铁路穿过四川盆地一头扎进大凉山,又接着一道灰色的水泥公路蜿蜿蜒蜒连进了山里的“簸箩沟”,清华大学毕业的于新辰就这样从北京来到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动力系统指挥员于新辰

跟大多数“沟里人”一样,起初从大都市到大山沟,火车、汽车翻过一座座山,车越往山里开,于新辰心越凉;

也跟大多数“沟里人”一样,几年光阴下来,历经多个岗位磨炼,成长为优秀的航天指挥员,亲手放飞一枚枚火箭,于新辰越干心越热。

如今,当于新辰漫步山沟驻足仰望,头顶的星空还是刚来时的那副模样,不同的是太空中多了许多“中国星”,他也成长为一名低温动力系统指挥员,成为航天发射的骨干力量。

艰苦奋斗志更坚。上世纪70-80年代,“红砖楼、小平房”是“沟里人”办公住宿环境的标配。

如今,走进中心的一些偏远点号,一些房子的“房龄”比多数年轻的科技人员年龄还要大,艰苦的环境磨砺出“沟里人”坚韧的品格。

山头自有雄魂焰,誓托神星凌九天。

在海拔近米的某观测点,沈正川所在的经纬仪岗位担负的是“万里测控第一棒”的神圣使命。在这个约1亩占地的小点号中,常年只有3、5人驻守,远离了城市了喧嚣,也远离了方便有保障的生活。

沈正川正在进行设备维护

“手机视频是我和家人最常见面的地方。”沈正川坦言,虽然家在西昌,但屡创新高的航天发射测控任务,让“周末加班连轴转”成为常态。几十公里外的家,也变成了不能常回去的地方。据统计,“沟里人”两地分居比例高达80%,为了火箭顺利升空,他们把一个个双休日变成工作日,把“黄金周”变成工作周。

“我们是每次发射最晚撤离的人,也是发射结束后最早上塔的人。”谈起自己的工作特点,塔勤分队平台操作手尚猛这样说道。

高空作业最危险、管理维护设备最杂、涉及接口最多、射后恢复工作最重、高密度任务转换最急。尚猛所在的塔勤分队,就是这“最之队”。他们管理维护西昌发射场的两个塔架。在塔架上,他们仔细检查每个平台操作箱、每段液压管路、每处机械部件的情况,在确保设备射后安全的情况下,快速开展塔架恢复工作。此外,他们铺设安全网、设置安装安全绳,为其他系统人员几小时后开展射后恢复工作提供前提保障。

据悉,年中心西昌发射场共进行了17次发射,是该中心之前最高发射数量的近两倍,最多的时候有五发任务、三枚火箭、七颗卫星同时在场测试。

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托举着“天问一号”探测器从中心文昌航天发射场奔向太空,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天问一号

但少有人知道,“天问”离开地球前,文昌航天人的日夜鏖战。

21日9时许,中心文昌发测站地面站科技人员在氢气置换的环节时,发现氢增压管路一阀门出现了泄漏。

为了保住发射窗口前沿,该站多名同志通宵奋战11个小时,硬是把排故的时间给“追”了回来。经过短暂的休整后,他们再次连续奋战30个小时,拼命保证“天问一号”按计划窗口时间成功发射。

“年,面对疫情防控和航天发射这场大战大考,中心全体科技人员向疫战、向天行,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执行18次航天发射任务再创历史新高,连续3年蝉联中国航天发射榜首,先后夺取了疫情发生后中国航天首胜、长五B首飞、北斗收官、天问探火、嫦娥五号、长八首飞等16次重大航天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充分展现了西昌精神、西昌力量、西昌担当。”中心党委书记董重庆说。

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夺取中国航天“开门红”

来源:我们的太空

作者:王玉磊黄国畅

照片:郭文彬陈轼涛郭云龙李长浩

编辑:王艳梅

1
查看完整版本: 他们是沟里人,他们有三牛精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