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就在很多人吃冰饮解暑的时候,一款雪糕却被骂上热搜。
起因是一名上海网友发文称:钟薛高的一款海盐口味雪糕,在31℃的室温下放置近1小时后,仍然没有完全融化。
紧接着,又有网友发布了一段“用打火机点燃钟薛高雪糕疑似烧不化的视频”
一时间关于雪糕内添加剂的问题,全网炸开了锅,市监局也下场进行调查。火都烧不化雪糕,还能吃吗?7月6日,钟薛高品牌官方作出回应:
“产品使用极少量的食品乳化增稠剂,均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添加,可放心食用。”
回应里所说的食品乳化增稠剂,名为“卡拉胶”,我们平时吃的果冻,之所以不会融化,就是因为里面加了卡拉胶。
虽然对人体无害,但一款标价几十元、鼓吹原料进口高端的雪糕,其秘密居然是在里面添加了增稠剂,不少消费者感觉受到了欺骗。
评论区一句话引来很多点赞:
“为什么我们要花20多去买卡拉胶啊?”
“雪糕刺客”,刺痛了多少人的钱包?
其实,这已经不是钟薛高第一次因负面新闻登上热搜。
早在年钟薛高就曾因虚假宣传,被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
而钟薛高创始人林盛的一句“成本就40,爱要不要”,更是引发网友众怒;
“德不配位”,用料支撑不起高昂的价格,无法让人觉得物有所值,或许才是钟薛高最大的问题。
钟薛高到底有多贵?
一女生曾讲述自己在超市购买钟薛高的经历,她挑选了一盒包装精美,名为“杏余年”的雪糕走到收银台,心想:“这怎么也得20多块吧?”“20就20,就当是奢侈一次了。”可等她排完队结账的时候,才知道这块雪糕居然要元!
“它明明可以直接抢钱,但还是给了我一根雪糕。”
隐藏在平价冰柜里,看上去其貌不扬,当你拿去付钱的时候,它的价格会冷不丁刺你一剑!
人们把这些高价的冷饮戏谑的称之为:
雪糕刺客。
当然,刺痛消费者钱包的,可不止钟薛高一家。
比如下面这个,千万不要被“一毛五”的外表迷惑住,其实它卖6块。
还有这款叫“獭祭”的雪糕杯,好不好吃不知道,但69元一个是真的贵。
“茅台冰淇淋”,售价59元和66元。
售价66元的两款冰淇淋中,都添加了2%的53度贵州茅台酒。
据说上线当日,1个小时就卖光了4万多件。
还有那些充斥在各大景点,奇形怪状的限量版雪糕,价格也是不菲。
曾经我们也拥有过“雪糕自由”
在“雪糕刺客”横行的年代,成年人站在超市冷柜面前,胆战心惊又怕失了体面,不免怀念起过去吃雪糕的童年记忆。曾几何时,我们也拥有过雪糕自由:比如老北京人最喜欢的“北冰洋”
广东人最爱的“五羊牌”。
还有上海的光明奶砖,一块克,最早只要一块钱。
据说之后涨价到3块后,至今17年都是这个价,由于利润率太低,很多便利店都不进货销售。
馋了吃奶味的雪糕,渴了就吃果味的冰棍,就是那个年代夏天人们解暑的最佳方式。
那时候我们不用防着“雪糕刺客”,家里买冷饮不用论根,要么成箱买要么批发买;
大脚板,小布丁,奶提子...
巧克力外皮包着奶砖的大脚板,外面还裹着一层厚实的瓜子仁。
还有略显奇葩的“绿舌头”
充满玩具属性,是以前孩子们的最爱。
为什么我们对这些雪糕的印象如此深刻?
因为过去的雪糕,从来就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材料和噱头。
一旦你吃完上一根,总会不自觉地惦记起下一根。
可惜的是,儿时的雪糕自由,如今已经离咱们越来越远。
天价问题雪糕,谁为其买单?
有人可能会说,时代在进步,原材料也涨价了,天价雪糕贵有它贵的道理。果真如此吗?
深挖一些天价冷饮的细节,真相往往让人更加不爽。
比如一直标榜自己是“雪糕贵族”的哈根达斯,年8月,上海浦东新区市监局就责令哈根达斯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并对其罚款1万元。原因是,哈根达斯部分产品的外皮,使用了代可可脂,而非其宣称的巧克力外皮。
为什么要怎么做,两个字:成本。
相比可可脂,代可可脂的成本价大约为前者的1/6。然而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代可可脂会产生一定量的反式脂肪酸,而反式脂肪酸不仅会造成肥胖,还是很多心血管疾病的“隐藏杀手”更重要的是,根据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规定,代可可脂添加量超过5%,产品应命名为“代可可脂巧克力”,哈根达斯的命名方式明显属于虚假营销。
同样在配方上做手脚的还有梦龙,
国内外配方根本不一样。
国内版梦龙冰淇淋巧克力外皮下的冰淇淋是“大比例植物油”(没有经过氢化工序),只有少量的奶粉,因此只能称为“植脂型冰淇淋”。
仔细观察梦龙的配料表,你会发现,植物油排在奶粉前,奶粉还不到4%!
而在欧洲生产的梦龙,配料成分除了水之外,牛奶站了大部分比重,且没有添加植物油成分。打着高端原材料的幌子,却使用低端原材料。在天价问题雪糕的背后,是整个冰淇淋市场的繁荣。
据统计,我国冰淇淋行业市场正以每年20%-30%的速度不断飙升,从在年的亿元增长到年的0亿元。与其他食品行业不同,冰淇淋行业拥有着令人眼馋的毛利率。
以伊利为例,-年,伊利乳业冷饮业务毛利率持续在40%以上,即便是受到疫情影响的年,毛利率居然高达48.66%,创下年以来最高水平。
数据之下,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并不是雪糕价格走高的决定因素,营销成本、包装成本等因素的叠加才是导致“天价雪糕”出现的根本。
比如动辄包装设计华丽,有的甚至玩起“套娃”包装,
还有各大直播平台上的“种草”营销,什么“0糖”、“低卡”等标签...
最终为这些附加成本买单的,只能是消费者。
如何避开充满陷阱的“雪糕刺客”
把贵的和便宜的混杂到一起,顾客很容易就会拿到贵的。大家都害怕被人嘲笑,不会当着别人的面说“太贵了,不要了,我买不起”。所以,才会被雪糕刺客成功拿下。其实,细数他们的套路,并不是天衣无缝。归根结底,我们还是败在了“脸皮太薄”。
其实人生在世,不妨多些坦荡和“厚脸皮”,多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儿,才能活成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倘若一个人总把面子看得太重,担心别人的眼光,怕丢脸,只会限制住自己的手脚,失去更重要的东西。为了面子而强撑的,都不叫坚强,那叫自欺欺人,自讨苦吃。所以,对付雪糕刺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敢于说“不”。
当然,为了能吃到价格公道、品质也好的冷饮,我们还是需要一些策略。这里我教大家两招,建议收藏和转发给身边的朋友:
第一,看主要营养成分来源△油脂来源:一般来说,乳脂(稀奶油、黄油、芝士等)的风味要好于植物油脂(椰油,棕榈油,起酥油,人造奶油等)。△蛋白来源:乳粉、牛奶等乳制品中的蛋白风味要好于豆粉类。△对于脆皮类或者是巧克力口味的雪糕来说,可可脂或者可可液块肯定要优于代可可脂。
第二,看原材料的“良心”程度。由于国家食品部门规定,原料含量大于2%的,要按照添加量的多少在配料表中排序,添加量越大在配料表中排得越靠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看配料表中一些贵的原料添加多少,比如牛乳、可可脂这些健康原料的占比,来判断产品用料的良心程度。最后,希望各位也能把这样一种理性的消费观念传递给下一代人。
孩子往往抵御不住各种噱头加持的“刺客商品”,更有些孩子会把吃的奢侈,用的昂贵当成炫耀和攀比的资本。这时最需要的便是父母的以身作则和妥善引导,从小就在孩子的潜意识里诸如正确的金钱观。水沃则叶嫩,土瘠则根深。
点亮
“在看”+“转发”
,在这个奢侈消费面临转型的时代,希望更多人能够做到理性消费,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