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高中政治复习必修1必修4必背知识点
TUhjnbcbe - 2024/6/29 16:32:00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基本属性:使用价值(物的有用性)和价值(人类劳动)。

2.有使用价值的并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3.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

4.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额,决定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但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5.货币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

6.通货膨胀:如果货币的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7.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8.信用卡:能减少现金的使用(但不能减少货币的流通),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并非十分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9.汇率的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有利于对外投资,有利于出国旅游和消费,不利于出口和吸引外资。

10.美联储加息,对于国际资本来说,会流向收益高的地方,进而导致其他国家资本外流。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一般说来,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4.一般来说,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5.价格的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小(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大(需求弹性大)。

6.市场决定价格与价值决定价格是一致的。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5.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6.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

7.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8.社会再生产的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9.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10.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11.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

12.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3.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他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14.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15.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控制力上。

16.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7.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18.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地位不平等)。

19.集体经济包括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

20.农村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承包权和经营权归农民所有。

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

1.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2.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5.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各项权利,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实现平等就业、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保证。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1.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是各商业银行,此外还有信用合作社等。

2.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注意时间的统一)。

3.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3.股票的收益主要来自于股息或红利收入、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4.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高风险高收益)

5.债券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6.股票所反映的是所有权关系,债券反映的是债权债务关系。

7.社会保险保障基本生活,商业保险风险损失。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3.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4.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5.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6.生产决定分配,要实现分配公平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社会财富,为实现分配公平奠定物质基础。

7.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8.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人,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9.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10.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个人所得税和财政支出)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1.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2.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4.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财政政策)。

5.影响财政收入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根本)和分配政策。

6.财政收入构成: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收入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最重要的来源。

7.财政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8.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平衡、盈余(收入大于支出)、赤字(收入小于支出)。

9.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10.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

11.财政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有关政策,如调节税收、经济建设支出、国债规模。

12.货币政策:主要包括与银行相关的一系列政策,如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信贷量等。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调节的基本手段:计划(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得手)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2.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3.市场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

4.市场调节局限性:自发性(损人利己)、盲目性(一哄而上、一哄而下)、滞后性(事后调节)。

5.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

6.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规定哪些企业、商品可以进入市场)、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

7.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8.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9.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0.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11.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12.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1.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

3.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4.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5.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6.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7.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

8.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9.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

1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等美好生活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1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12.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13.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比较优势理论:若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在两种产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产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产品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产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2.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同时也存在着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这些是前进中的问题,需要正视并设法解决。

3.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年高考《政治生活》选择题必背88条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其他一切制度和政策归根结底都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4.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的特点:人民民主具有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特点。

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7.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8.我国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9.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10.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11.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12.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13.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14.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享有的民主,而不是全民享有的民主。

15.公民的民主权利不能随意扩大和缩小。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在我国,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自下而上参与)、专家咨询制度(自上而下:座谈会)、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自上而下:征求意见)以及社会听证制度(自上而下:听证会)等方式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2.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3.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助于决策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4.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5.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6.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7.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8.公民可以参加决策,但决策最终要由决策机关作出。

第三课我国政府的人民的政府

1.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2.我国正在深化机构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3.转变政府职能并不是弱化政府职能。

4.我国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5.我国政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6.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7.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8.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1.政府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2.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

3.为减少决策的失误,我国政府正在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

4.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5.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上级政府、审计部门、下级政府。

6.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检察机关的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

7.政务公开,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五课中国特色社会最本质的特征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坚持党对一切的领导。

3.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5.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第六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2.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4.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国家机构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有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6.全国人民大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7.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8.人大代表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等。

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第七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2.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4.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组织上是独立的;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在政治地位上,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5.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6.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7.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8.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第八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4.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5.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

6.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九课走进国际社会

1.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对内至高,对外独立)

2.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

3.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4.国际关系的形式也是多样的,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其基本形式。

5.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6.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7.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8.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十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和平面临的最大问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新干涉主义。

2.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3.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4.为了和平与发展,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5.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6.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7.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8.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9.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1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附件:各司其责,不越权

一、人民——国家的主人

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2.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二、政府——行政机关1.依法行政2.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3.职能:管理和服务(1)保障人民民主和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4)加强社会建设;(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人大——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四、人大代表——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

五、中国共产党——中国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六、政协——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机关: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七、民主党派:参政党——建言献策八、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九、村委会、居委会——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

年高考《文化生活》选择题必背55条

第一课文化与生活

1.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3.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4.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5.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6.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7.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对人的影响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3.优秀的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2.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3.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4.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5.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6.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7.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1.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3.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继承性。

4.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5.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6.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7.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五课文化创新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2.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4.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5.守旧主义即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封闭主义即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

6.民族虚无主义即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历史虚无主义即根本否定传统文化。

7.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8.推动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2.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4.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5.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2.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的伟大民族精神。

4.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

6.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

1.人们对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大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2.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3.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第九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2.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代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6.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7.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8.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9.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国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项基本方针。

第十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2.当代中华文化的“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关键是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

4.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年高考《生活与哲学》选择题必背87条

专题一物质和运动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4.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5.规律不能被改变、消灭、创造。

6.人可以创造物质的具体形态,但不能创造物质。

专题二物质和意识

1.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具有决定作用,意识具有反作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既可以正确反映客观存在,也可以错误反映客观存在。

3.意识是人脑在客观存在的反映,并不意味着这种反应是被动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

3.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4.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5.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没有人脑就没有意识。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对人脑的模仿,不具有主观能动性。

6.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必须依赖于物质。

7.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8.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9.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10.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11.人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专题三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1.实践决定认识。

2.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实践,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3.实践和认识的主体都是人。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科学理论都不能成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5.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

6.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7.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动性、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

专题四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都不包含谬误。

3.真理的具体的,不能推翻真理,但可以超越真理。

4.认识有多个,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具有客观性。

5.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6.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7.认识并不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8.实践—认识—实践......

量变—质变—量变......

特殊性—普遍性—特殊性......

9.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专题五联系观

1.联系具有普遍性,有条件的,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但并非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2.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具有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联系具有客观性,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不等于主观臆造的联系。

5.整体的功能不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6.我们应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而不是立足的局部。

7.关键部分的功能甚至对整体的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专题六发展观

1.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2.发展具有普遍性,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3.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途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新事物不等于新出现的事物,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远大前途的事物。

5.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

6.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专题七矛盾观

1.矛盾双方是具体的、多种多样的,不能把矛盾双方简单理解为好不好、优点与缺点。

2.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但不能由此认为矛盾越多越好。

4.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矛盾。

7.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8.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

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10.解决矛盾并不是消灭矛盾。矛盾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可以被解决。

1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12.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1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

14.主要矛盾——改造世界,解决问题:重点、中心、关键、突破口。

15.主要方面——认识世界,评价事物:主流、性质、主体

16.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决定事物的性质。

专题八辩证否定观

1.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辩证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是新事物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3.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4.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5.创新要求否定,并不是否定一切。

6.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7.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专题九历史观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只有先进的社会意识才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5.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6.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7.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8.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9.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党的生命线和根本的工作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10.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专题十价值观

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

2.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3.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生与社会起着促进作用。

4.价值观具有主体差异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但并不是说不同的人价值观一定不同。

5.价值观对人生起导向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

6.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7.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8.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中政治复习必修1必修4必背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