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党政干部读懂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重要
TUhjnbcbe - 2024/5/17 16:20:00

今年全国两会上,继续释放出稳中求进的工作信号。稳粮食安全、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资、稳外贸、稳投资、稳预期,成为余名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擘画一年经济社会工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稳”一共出现了70多次,为如何保持各项工作稳定做出全局性、系统性布局。

立足于当前世界变局和经济下行压力,以稳定为前提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不稳定则会导致社会各领域的风险。如何准确理解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深刻含义?实现稳中求进又有哪些政策建议?来看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黄恒学教授刊发在《国家治理》周刊的最新文章。

来源

《国家治理》周刊及人民论坛网(rmltwz)

作者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黄恒学

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经验

改革开放初期,稳中求进就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改革和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对于科学推行市场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避免了经济发展大起大落的困境。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把稳中求进作为工作总基调提出,并指出了稳中求进的内涵:“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此后历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对稳中求进总基调加以强调,并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拓展稳中求进的政策内容。随着稳中求进原则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的深化,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升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地位,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以及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年2月25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今年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为稳定经济大盘、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设定了政策方向。总之,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发展至今,其理论内涵和政策内容不断丰富和深化,在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与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国际形势看,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程度加深,但逆全球化阻碍依然存在,大国之间矛盾层出不穷,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导致国际供应链备受冲击,全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在这种新的国际形势下,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达到前所未有的密切程度,而中国在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地位也在显著提高,需要发挥和平发展大国的影响力。从国内形势看,近年来世界经济低迷的形势也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影响,我国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变局与新局交汇的时期,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国内经济发展的方针和走向,为应对市场经济波动以及其导致的各领域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必须牢牢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将经济的稳健运行放在突出地位,从而有效应对来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等各方面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奉行“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对于经济领域而言,不仅要求经济运行的社会环境是稳定的,还要求经济运行本身的稳定。我国经济运行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国民福祉和社会安定,并且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影响到与中国经济交往密切的其他国家的发展。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稳字当头、稳健而行。此外,将稳定作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求经济稳中有进地运行,是我国数十年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市场经济是波动发展的。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宏观经济活动存在经济扩张、经济衰退、经济收缩以及经济复苏的循环波动周期,实践也证明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危机周期大约为十年。为了克服市场经济本身的这种局限性,发展健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采取了稳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避免经济过热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的负面影响。尤其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发展阶段,我国格外重视防止经济的剧烈起伏,追求以经济稳健为前提的高质量发展。

如果忽视经济稳定的重要性,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对于经济本身而言,市场主体和客体的利益都将受到损害,市场经济结构和秩序都将受到威胁,对市场经济发展预期也将大大减弱。此外,经济不稳定的严重性还在于会对其他领域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效果。政治制度、社会规范等将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国家财政负担加重,从而不仅影响与人民福祉息息相关的住房、就业、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事业的正常运行,还将造成人心不稳、大局不稳。因此,保证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切实把握稳字当头的总方针,稳中求进地推动市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政府职能、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都需要经济稳定

稳定是政府治理效能的重要体现。政府履行维护稳定的职能,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社会心态等各方面。在经济层面上,我国政府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障宏观经济稳定运行,更好地抵御经济下行压力和内外部风险,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在政治层面上,政治稳定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必要条件,反之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政治稳定提供了物质基础,但也增加了许多不利于稳定的因素。因此,在我国转型时期必须通过完善民主制度、扩展群众基础等方式增强政治和政权的稳定性。在文化层面上,既要鼓励文化的多元化和现代化,同时也要保障最基本的文化内核和精神内核的稳定,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等,从而不断推进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稳定繁荣发展。在社会层面上,社会能否稳定有序地发展关系到人民幸福感和政府治理效能,因此必须在人民群众关心的住房、就业、教育、医疗、交通等各方面保障稳定的秩序。在社会心态层面上,人心稳定更是政府治理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能够体现中国共产党是坚决维护人民利益的政党,中国政府是坚持以人民福祉为根本原则的政府,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我国长期坚持稳定优先,最直接的政策表现是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六稳”工作方针,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与此相联系,年中央又提出“六保”的新任务,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六稳”与“六保”相互促进,体现了我国政府兼顾底线思维和高质量发展目标。通过保障这些事业的良好运转,政府维护全社会稳定尤其是维护经济稳健运行的职能得以有效发挥。

稳定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本身具有波动性,由此带来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这些负面因素可能是长期的、中期的或短期的。但同时市场经济又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在一定程度内可以将不稳定因素加以稳定,对不确定因素提供预期,使供求和价格保持在相对平衡的范围内。因此,在市场经济的范畴内,稳定首先体现为市场经济自身的内在要求。从市场经济的特性来看,市场经济重在维护产权,鼓励平等,保护自由,强调自由选择、自愿交换、自由竞争、自愿合作,有效率地引导社会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使得这种自由的市场机制可以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自主运行,我国数十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经验也对此提供了证明。

另一方面,当市场经济自身的稳定性能力不足以克服不稳定性因素时,当市场秩序的紊乱和市场机制的反常不可避免时,就需要政府这一“看得见的手”加以规范和调节。当然政府的介入应该是辅助性的——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存在着政府管控过多、公私权责不分、市场准入门槛较高、竞争不充分、腐败寻租等问题。而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更加明确“尊重市场经济一般规律,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效弥补市场失灵”,政府的职能转变为补充性地从健全市场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制度规范等方面维护市场经济对稳定性的要求。稳定作为政府职能和市场机制的共同内容,将政府与市场有效结合起来,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稳又快发展。

实现稳中求进需要处理好的现实问题

我国长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应对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系统性风险与挑战,多年来稳中求进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保持了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果不断改善。但是,新时代继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尤其是思想、环境和政策等方面的阻碍,制约了稳中求进相关政策效能,需要政府和市场等主体协同克服。

在思想层面,要把握好稳与进的辩证关系、树立坚定信心和良好预期。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稳与进的关系。“稳”是前提、是基础,奠定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大局;“进”是目标、是趋势,明确了改革与发展的方向。稳与进相辅相成,揭示了变与不变的相对性,要用全面的、系统的、辩证的思维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只求稳不求进,会导致社会停滞不前;只求进不求稳,会导致社会动荡起伏,两种情况都将造成社会发展的不持续性。因此,必须科学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树立坚定的信心和良好的预期,把握我国长期坚持稳中求进的成功经验,明确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局面,避免因为经济波动和短期的低迷而对长期经济发展丧失信心和预期,否则将进一步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缺乏积极性和创新性乃至人心不稳的后果。针对此,政府加强预期管理、提供有效激励是必要的措施。

在环境层面,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对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挑战。来自国内环境的挑战一方面在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唯效率”“唯GDP”的现象,地方政府为保持经济高速度增长忽视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平衡性,造成地方恶性竞争、经济回落过快等后果,经济发展质量和经济结构平衡都受到了制约;另一方面在于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对我国经济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经济下行压力是世界性的,各国都面临着这一共同挑战,再加上全球性疫情的冲击,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我国必须针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做出有效应对,在新发展格局下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改变以往高投入、高消耗、过度依赖外需的发展方式,谋求不稳定环境下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在政策层面,当前各项政策从制定到执行的全过程在全面性、充分性、系统性上依然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为保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有效实施,我国必须打好政策组合拳。从政策目标来看,各项政策必须将稳和进统筹结合,只求稳或只求进都将导致政策的片面性。从政策内容来看,每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针对适时的经济状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要点,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提出了“宏观政策、微观政策、结构政策、科技政策、改革开放政策、区域政策、社会政策”七个方面的政策组合,丰富和拓展了政策内涵。显然,精细化政策的背后是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各项政策必须在变化中求新、求进、求突破,弥补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短板,发挥我国市场经济的优势和潜力,在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稳定的经济增长新动力。

实现稳中求进的政策建议

首先,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在党的统筹布局和集中领导下,将经济稳定和政治、文化、社会、人心等各方面的稳定相结合,既为经济进步创造稳定的环境,又通过经济稳定增长为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和条件。从党中央到基层,都要高度重视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增强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专业化能力,在制定和执行决策上吸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真正为经济稳中有进地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有效指导。此外,需要发挥党的宣传影响能力,在全社会各领域营造稳中求进的氛围,提升人民对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认识和理解,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为相关政策的实施扫清障碍。广大党员干部作为政策的践行者,必须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更好地带领群众深入实践,调动群众参与稳中求进工作的积极性。总之,党能够整合全社会的力量,促使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穿社会各项事业,为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其次,必须进一步增强市场活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只有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充满积极性和创新性,才能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巨大、发展潜力巨大,但面临着中小微企业成长难等问题。针对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要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加强产权保护,为市场经济活动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投资环境,提供适度的、有效的、科学的市场监管。我国的“六稳”和“六保”政策就直接表明了稳定市场主体的重要性,并从就业、金融、外贸、外资、投资、预期等与市场经济息息相关的领域提供了政策规范,在今后市场经济发展中需要针对各项政策制定配套性的、精细化的实施方案。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极大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对此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调动国内投资与消费的潜力,缓解需求收缩的压力;必须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资源和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建立稳定的商品和服务供应链,避免供给冲击;必须合理引导市场预期,稳定市场信心,避免因经济疲软压力而导致市场活动参与度和积极性降低,最终推动市场经济秩序的平稳运行。

最后,必须进一步提高政府治理效能,发挥政府改善民生的基础作用。在各项政策上,应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具体来讲,既要把握宏观经济的规律和走势,稳定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又要积极引导各类主体参与微观市场经济活动,鼓励创业创新;还要建立和完善涵盖收入、物价、医疗、教育、住房、就业、交通、环保等全部民生领域的社会政策体系,切实保障民生福祉,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只有增强发展的均衡性,牢牢把握民生底线,才能构建和谐的、持续的、进步的社会。站在政府治理的新阶段,需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协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发挥第三方主体的作用,让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到民生建设中,从而不仅稳定经济、稳定社会,更稳定民心。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既要在量上保证社会财富的增加,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共享市场经济发展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又要在质上优化社会资源的分配,促进城乡间、地区间经济相对均衡,避免因差距过大而导致冲突和不稳定。总之,政府必须在决策上坚持稳字当头的目标,在实践中克服不稳定因素、实施利于稳定的举措,让全民共享稳中求进的成果。

总之,在当前及今后的时期,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发挥其对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各领域的积极作用,调动政府、市场和其他社会主体的积极性,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立足于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原则下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稳致远、长效发展。

选自

《国家治理》周刊年3月上

原标题

坚持稳中求进的重要意义与政策路径

新媒体编辑

常嫦

原文责编

董惠敏

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党政干部读懂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