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不好带了,可能钟薛高也没想到,在品牌成立的第4个夏天,会被以冠上“雪糕刺客”的方式再次出圈。
提到钟薛高,追求时尚、追捧网红食品的年轻人应该更为熟知,作为清凉解暑饮品中的一员,钟薛高从年品牌创立之初就另辟蹊径,致力于走高端路线,售价从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此前还推出过售价88元的雪糕。
钟薛高一度被认为是“国货之光”,甚至有人直言,终于看到国产冷饮品牌崛起,对标哈根达斯指日可待,未来会不会走出国门赚外汇?
确实,成立不到5年的钟薛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先是被知名投资机构认可,顺利拿下4轮融资和A轮融资,再就是销量可圈可点,购物节曾创下月销10万+的数据,一个冷饮品牌能做到如此,这在此前是不可想象的。
钟薛高收获了一批忠实消费者,头部几位带货主播为其摇旗呐喊,产品一上架,瞬间就被抢没了,尽管很“贵”。
品牌定位高、销售数据大,曾经的人皆追捧的“网红”冷饮,为何现在却两级反转,强怼之音不绝于耳呢?
细数钟薛高现在面对的问题,首先是大家对其质量和宣传上的质疑,比如钟薛高在31度高温下为什么不融化?客服称其中添加了卡拉胶,是否超出了正常标准?
再就是钟薛高存在已经被证实的虚假宣传问题,比如此前宣称“不加一滴水”、“添加的是特级红提”,后期都被认定为虚假,事实是不仅添加了饮用水,红提也是“散装”。
还远不止如此,为了达到宣传的效果,声称原材料获得了国际奖项、称棒签用的是“婴儿级”,而事实呢?获奖是子虚乌有,称棒也仅是一次性餐具消毒标准,距离“婴儿级”相去甚远。
以上种种问题,还不足以被消费者冠上“雪糕刺客”的名头,那“雪糕刺客”究竟从何而来?为何被大家强怼?
“雪糕刺客”一词,一出道即巅峰,如此深入人心只因大家遇到了同样的遭遇,都深有体会:
什么是“雪糕刺客”?网友幽默地解释到,“是指那些隐藏在冰柜深处,其貌不扬的雪糕,当你拿着它去结账的时候,它会用价格深深刺你一剑”!
言外之意是价格超出心理预期,与自己的消费水平、消费观念不相匹配,但还是在“误导”下买了,等结账的时候就骑虎难下了,放回去或者硬着头皮结账?陷入两难境地。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被钟薛高“刺”了,“雪糕刺客”也就逐渐流行起来。
那为什么刺向消费者的不是其他品牌的雪糕,而是钟薛高呢?难道钟薛高自带“刺客”属性?
其实,今年夏天钟薛高才被冠以“刺客”的名号,年之前的3年是没有这个问题的:
年在获得A轮融资之前,钟薛高几乎不在线下铺货,主营渠道是线上,无论卖多贵,线上必须是明码标价的,虽然不少消费者感觉价格偏高,但不买就行了,也就“刺”不到消费者。
然而,后期的钟薛高极力撕下之前的“网红”属性,开始向线下门店铺货,包括综合性大商超和夫妻店、路边小店,线下门店全覆盖。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钟薛高“刺客”的身份开始显现了:
此前,尤其是饱受消费者质疑价格偏高之前,我是深有体会,除了几个大型综合商超有钟薛高独立于其他低端品牌雪糕的专属冰柜之外,线下小门店几乎没有铺设单独的冰柜,而是与低价雪糕混装在一起。
更严重的是,一般人承受不起的15元-66元的冷饮,钟薛高或者说经销商居然没有明码标价!从三五元的一堆雪糕中随手捡起一支钟薛高,一到结账时傻眼了,27元?66元?
换做是你,内心不痛吗?钱包不委屈吗?刺向消费者的剑就再也拔不出来了,毕竟“放回去”有失面子。
有如此遭遇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感同身受,“雪糕刺客”也就深入人心了,怼它也就愈演愈烈。
当然,还有一些人是被带了节奏:
比如风口浪尖上的钟薛高,有好事者挖出了前几年创始人林盛在接受媒体访谈时的谈话,当被问及“为什么卖这么贵”时,林盛答到“爱要不要”。
其实明眼人一看就是被恶意剪辑了,作为创始人、作为一名资深创客,根本不可能说出如此得罪消费者的“狠话”,他的真实意思其实是在表达产品研发方面遇到的困难和不易。
但尽管我们误会了他,尽管断章取义了,但“混装”、“不明码标价”却是事实,此时消费者不满的情绪已经高涨,也就顾不上是不是误会了创始人的真实意思表述。
“这届年轻人不好带了”,卡拉胶的问题、1小时不融化的问题、与低价雪糕混装在一个冰柜的问题、没有明码标价的问题,这些都需要钟薛高作出正面解释和整改。
从另一角度来讲,我们并不是看不惯钟薛高定价高,定价多少是它所走的路线和品牌定位决定的,目前都在倡导产品升级、消费升级,凭啥我们国产品牌只能走低端路线?凭啥国产品牌只能局限于国内市场、走不出国门?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人家国外有冰雪皇后,有哈根达斯,我们国产品牌也要做高端,也要有竞品,不能甘于人后。
从这个角度来说,钟薛高定价高不是错,走高端路线也不是错。
但是,产品、品牌一定要有自己的定位,走高端路线就要对目标消费群体有明确的定位,一旦“下沉”,那么很容易被消费水平、消费理念不匹配的消费者“抓住把柄”,从而“误伤”品牌。
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在线下铺货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细节,这方面不妨参考一下同样走高端路线的哈根达斯,比如专柜销售、不与低价冰激凌混装在一个冰柜、定价上明码贴上标签,如此一来,还会出现消费者被“刺”、骑虎难下的情况吗?
一时的质疑不可怕,关键是拿出一个真诚的态度,能听得进去意见、能推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如此品牌才能走得更远。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