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未成年孩子与家长拔刀相向,该如何管理才好?
碧翰烽/文
近日,有校长向我讲了一位初中学生的例子。因为玩手机游戏成瘾,爷爷奶奶、父母就对其加以限制,不让其玩手机。但是他就摔手机,还打得爷爷奶奶到处是伤痕。而有的孩子直接与父母拔刀相向,进行威胁,更加令人堪忧。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形,就一定要高度警惕了,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信号。一方面说明孩子已经存在严重不良行为或违法行为;另一方面说明可能存在心理问题,处理得不好,将会给家庭带来难以想象的麻烦与痛楚。
首先,必须正视拔刀相向已经是非常严重的法律问题。除了必要的家庭、学校教育之外,还得考虑法律之路径。
据媒体报道,去年有位妈妈发现儿子偷家里16万元钱玩游戏,这位妈妈坚持要求警方以盗窃罪立案侦查。对此可能有不同的声音,觉得当妈妈的不必如此狠心。但我认为,这已经是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如果不予以惩罚,将来可能会犯更大的罪。
而对于那些有着不良行为或轻微违法行为的孩子,如果家庭实在已经没有办法或没有能力,可以考虑以下途径:
一是考虑进行心理方面的矫治。不少问题孩子,大多存在心理障碍和问题,或许通过心理方面能够解开问题的症结,不妨一试。
我曾经了解一名初中学生,父母常常因为学习成绩与其发生矛盾,让其很是不爽,争吵激烈之时,这位学生曾拿刀威胁自杀,还威胁跳楼自杀。这让父母感到恐惧。后来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多次开导,慢慢让这个学生走上了阳光之路。
有位老师曾经告诉我,说是现在有些问题学生,他们不愿意与老师交流,老师就不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但是如果是心理咨询师,往往就能了解他们的心理。
二是考虑送其到正规的特殊学校就读。现在不少地方*府已经有针对问题孩子的特殊学校,专门对有不良行为或轻微违法行为的孩子进行矫治教育,而且*策、法律层面也有了相关规定。家长、普通学校实在无法教育的孩子,不妨考虑送到这样的特殊学校去进行教育。
我曾经参观过几所特殊学校,发现不少孩子通过特殊的教育之后,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无论是心理,还是行为习惯,以及学习成绩。
其次,作为家长,更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和能力问题。
一个孩子和父母争吵几句,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如果拔刀相向,那就是原则底线问题,至少说明父母的教育出了问题。
我一直以为,孩子的教育必须从小抓起,不能溺爱,也不能粗暴。要和孩子做朋友培养感情,但更不能没有基本的法律、道德、行为等原则底线,对的就是对的,错的一定要给予惩罚,并且要从小做起。有的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不怎么管,放任自流,等到发现孩子出现大问题了,却又管不动了,孩子敢于作对了。
最后,在孩子的人生成长规划方面,不要只是盯着一条路。这一点还得从教育的顶层设计做起。
现在对于孩子的人生成长规划,几乎就是考大学一条路,而且还是普通高等学校,甚至再延伸到、高校。所以,使得学习成绩几乎成为评价孩子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
可是学习成绩总是会分出高下的,有第一名,就有最后一名。社会、学校、父母,似乎都会对第一名进行追捧,而最后一名可能就会遭遇唾弃,这让孩子感受不到存在的价值。
然而,人的一生,不只是由学习成绩所决定。如果实在成绩不行,能不能有更多的成就之路,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让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就坐标。比如强调工匠精神,但怎么提高工匠的社会认知,需要有一系列制度来保障。比如重视职业教育,又怎么破解职业教育就是“差生学校”的认知?
教育焦虑的存在,受制于精英思维的影响,与当前教育的过度功利理念有着很大的关系,不解决真正的“育人”,只钻心于“教书”,无法破解当前的教育焦虑。
有一次,我和一位老师交流差生问题。他说,这样的学生,很多时候可能就是放弃了。然而我却以为:第一,什么是差生?成绩差就是差生吗?第二,现在是差生,将来一定就会是差生吗?第三,即使这个学生是差生,难道就只能放弃,而没有教育的机会吗?
我们无法责怪这样的老师,他们有自己的压力,更有自己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