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句话读懂一篇CNS,NEJM报道 [复制链接]

1#

每逢春节胖三斤,此时喝绿茶有奇效,既解腻又抗癌。

本周学术君继续为大家带来CNS的最新科研进展,在热闹春节里感受火热的科研气氛!

1.Science:CRISPR技术创建微型大脑,或揭示尼人灭绝之谜

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从1万年前统治欧洲、非洲北部及亚洲西部,约3万前彻底灭绝。学界认为尼安德特人的消失与我们现代人类的到来密不可分。

01年月1日,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AlyssonR.Muotri教授团队在Science杂志发表研究论文ReintroductionofthearchaicvariantofNOVA1incorticalorganoidsaltersneurodevelopment。该工作首先对尼安德特人、现代人类和丹尼索瓦人的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发现NOVA1基因非常特殊,其在大脑突触和神经连接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接着,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将NOVA1基因插入人类多能干细胞中,将其培养为大脑类器官,结果发现其细胞增殖、神经发育和突触连接基因的剪接发生了显著变化。

研究证明,NOVA1基因在现代人类进化过程中功不可没。一个小小的基因改变了人类格局,想来也是令人唏嘘不已!

图1:来源Science

.NEJM:史上最佳减肥药横空出世,每周一次减重0%

据世卫组织统计,全球近0亿人肥胖或超重,每年因此死亡人数高达80万。

01年月10日,伦敦大学学院的RobertF.Kushner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医学杂志NEJM(《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Once-WeeklySemaglutideinAdultswithOverweightorObesity。该研究进行了全球性大规模临床试验,接受试验的人来自全球16个国家。临床结果表明semaglutide(索马鲁肽,一种被批准为以低剂量治疗型糖尿病的药物)减肥效果突出,临床试验的人员平均体重减轻了15.3公斤。

当然,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部分参与者出现轻度至中度的腹泻恶心症状,但这些副作用为短暂性,不影响试验进程。

正值春节假期,不少人又为节后的减肥大计发愁。倘若该药试验顺利,这将是肥胖人士的重大福音!

图:来源NEJM

3.Science:调控网络筛选治疗心脏病药物

心脏病严重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令人苦不堪言。

01年月1日,格莱斯顿心血管疾病研究所DeepakSrivastava教授团队在Science上发表研究论文Network-basedscreeniniPSC-derivedcellsrevealstherapeuticcandidateforheartvalvedisease。该研究在心脏病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细胞上,通过RNA-seq等手段筛选出恢复正常基因表达模式及调控网络的化合物。进一步地,发现小分子化合物能够成功恢复心脏病人诱导出的内皮细胞的生理功能与正常网络。

这种基于调控网络的筛选策略能够直达攻克疾病的核心,或是心脏病人的一大福音!

图3:来源Science

4.Cell:低频率电刺激修复中风后遗症

中风后遗症增加了病人和家庭的经济及心理负担,目前的治疗手段较有限。

01年月10日,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KaruneshGanguly教授团队在Cell上发表研究论文Low-frequencystimulationenhancesensembleco-firinganddexterityafterstroke。该工作发现低频电刺激有助于中风患者康复。研究者通过建立中风猴子模型,发现对猴子的大脑施加低频电刺激时,其支配任务相关的大脑神经电信号变得更协调。

更令人惊喜的时,猴子因中风导致的肢体灵活性下降也发生逆转,能够快速灵活地抓取物品。

期待低频电刺激带给人类福音!

图4:来源Cell

5.ScienceAdvances:精子miRNA介导的抑郁症遗传

全球约有亿的抑郁症患者,是人群中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目前有关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00年月10日,南京大学陈熹教授等团队在Science子刊ScienceAdvances杂志发表研究论文SpermmicroRNAsconferdepressionsusceptibilitytooffspring。该工作通过单细胞测序,发现早期胚胎中调控神经元分化、神经发生及突触信号等相关基因显著变化。接着,研究者结合生物信息学预测和体外实验,进一步证明了抑郁症患者精子中上调的miRNA显著抑制上述通路中关键基因的表达。

关爱你身边的抑郁症患者吧,他们不是矫情或抗压能力差,生病的他们需要爱和理解!

图5:来源ScienceAdvances

6.NatureCommunications:揭秘绿茶抗癌的分子机制

每天一杯茶,快乐似神仙。饮茶不仅能品味人生,还能提神醒脑、有延年益寿之效。绿茶中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成分具有抗癌的作用。

01年月13日,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生物科学系王春雨教授领衔团队在Nature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论文EGCGbindsintrinsicallydisorderedN-terminaldomainofp53anddisruptsp53-MDMinteraction,使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和STD-NMR技术首次测定p53和EGCG存在着直接相互作用,揭示EGCG能增强p53的抗癌活性,防止了蛋白质的降解。该发现为开发抗癌药物指明了新靶点。

为了个人健康,小仙男和小仙女们要少喝酒、少喝碳酸饮料,多喝茶啊!

图6:来源NatureCommunications

7.Nature:揭示机械力敏感通道的分子作用机制

01年月10日,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ThomasWalz研究组在Nature杂志发表论文VisualizingthemechanosensitiveionchannelMscSundermembranetension论文,开发了用不同厚度nanodiscs(纳米磷脂盘)模拟细胞膜不同机械力环境的方法,并结合冷冻电镜三维重构技术,解析了MscS在不同机械力环境下的两种全新构象,通过结构比对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了lipids在机械力感知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图7:来源Nature

8.Cell:基因组编辑技术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掌握好了粮袋子,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的安全感便得到了保障。数代科学家筚路蓝缕,为现代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01年月1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研究员在Cell杂志发表重磅综述Genomeengineeringforcropimprovementandfutureagriculture的综述文章,对植物中基因组编辑工具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提出新的发展方向,概述了基于基因组编辑技术的新育种技术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讨论了基因组编辑技术在促进未来粮食生产时面临的挑战和待解决的问题,为植物育种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研究亮点。

图8:来源Cell

9.Cell:解析甘氨酸受体门控机制

甘氨酸受体广泛分布在突触后的细胞膜上,能介导抑制神经递质的传递,传播抑制信号。

01年月9日,美国俄勒冈健康科学大学EricGouaux课题组在Cell杂志发表论文Mechanismofgatingandpartialagonistactionintheglycinereceptor,利用单通道电生理学和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手段,勾勒了甘氨酸受体是怎样被激动剂从静息状态下激活,离子通道从关闭到开放,最终又关闭的整个门控活动状态,阐释了部分激动剂对甘氨酸受体的作用机制和甘氨酸受体整个的门控机理。

图9:来源Cell

10.Science:抗抑郁药物会让孔雀鱼缺乏个性

百忧解(学名「氟西汀」)是一种常用抗抑郁药物,用于治疗抑郁症和其伴随之焦虑,治疗强迫症及暴食症。

01年月10日,西澳大利亚大学的行为生态学家GiovanniPolverino团队在Science发表研究报告Prozacturnsguppiesintozombies,以多条孔雀鱼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在氟西汀中的孔雀鱼就像「僵尸一样,不再具有个性」,即长期接触药物可以改变个体行为。

现代人压力大,在注重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多关爱自己的精神健康与卫生!

图10:来源Science

参考文献:

本周推荐:

三句话读懂一篇CNS,女性生理周期、人类睡眠质量受月球周期影响;海洋物种中超过3/4处于濒临灭绝状态...万蕊雪/施一公等再发Science开辟新「地图」,这几个领域将直接受益参考文献:1.CleberA.Trujilloetal,ReintroductionofthearchaicvariantofNOVA1incorticalorganoidsaltersneurodevelopment.Science(01).DOI:10./science.aax..JohnP.H.etal,Once-WeeklySemaglutideinAdultswithOverweightorObesity.NEJM(01).DOI:10./NEJMoa.3.ChristinaV.Theodorisetal,Network-basedscreeniniPSC-derivedcellsrevealstherapeuticcandidateforheartvalvedisease.Science(01).DOI:10./science.abd.4.PreeyaKhannaetal,Low-frequencystimulationenhancesensembleco-firinganddexterityafterstroke.Cell(01).DOI: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