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气吞山河的壮阔行进人 [复制链接]

1#

气吞山河的壮阔行进——写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之际

(一)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年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这样的人间奇迹,写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写在奔腾的历史洪流中。无论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还是悬崖绝壁、大石山区,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

四川大凉山,阿土列尔村。悬崖峭壁上,17条藤梯的痕迹还清晰可见。穿上节日才穿的衣裳,名村民走下新修的级钢梯,翻过了那座压在头上的贫困大山。

湖南湘西州,十八洞村。“山沟两岔穷圪垯,每天红薯包谷粑”,这是孔铭英嫁到村里后学会的第一首苗歌。如今,家里创办了“巧媳妇”农家乐,她在厨房亲自掌勺,一天要招待好几拨客人。

云南贡山县,独龙江乡。一个深山峡谷里与世隔绝的少数民族,在皑皑雪山和茫茫林海之中,渐渐有了第一条公路、第一座隧道、第一栋安居房……独龙族实现了“一步千年”的跨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靠的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靠的是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坚守执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千年梦想,百年奋斗,圆梦今朝。一个世纪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铸就不屈不挠之精神,传承生生不息之力量,书写了感天动地的脱贫史诗,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壮举。

征途漫漫,而今迈步从头越。“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叮嘱:“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二)伟大的事业,最困难的路往往在最后一程。

年3月6日,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胶着之际,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召开。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召开的脱贫攻坚方面最大规模的会议,就是要确保脱贫攻坚战取得最后的胜利,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世界银行评估,受疫情影响,全球或将有1亿人重返极端贫困。然而,中国一边战“疫”,一边战“贫”,不仅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而且完成了彻底摆脱贫困的奇迹一跃。

事非经过不知难。回望来时路,在脱贫攻坚战中,疫情只是一道“加试题”。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贫困人口数占总人口的10%以下时,减贫就进入“最艰难阶段”。年,中国这一比例已到10.2%。

“要看就要真看,看真贫,通过典型了解贫困地区真实情况,窥一斑而见全豹。这有利于正确决策。”年12月3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来到河北阜平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他语重心长地嘱咐大家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减贫事业的历史高度,精心谋划中国脱贫事业,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打响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十八洞村首提、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精准扶贫方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行动指南和重要遵循。明确“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强调“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要求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聚焦发力;坚持分类施策,“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习近平总书记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确立精准扶贫方略,推动扶贫开发进入“滴灌式”精准扶贫新阶段,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可资借鉴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连续7年在国家扶贫日期间出席重要活动或作出重要指示,连续7年在新年贺词中强调脱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夙夜在公、躬身实践,为的是让困难群众都能过上好日子。从“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到“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明确要求;从牢牢兜住“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底线,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部署谋划,一系列理念、行动推动减贫事业不断取得新进步、迈上新台阶。

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忆:“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大别山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