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权威医院一万只萤火虫照亮了怎样的现实?
近日,青岛中山公园为了让当地市民也能在城市里看到萤火虫飞舞的情景,从广西引进了一万只萤火虫。然而这些美丽的小虫仅在青岛待了3天就有一半死去。(7月18日《楚天都市报》)
为了营造浪漫的夏季场景,把千里之外的萤火虫引进了青岛,为什么短短几天就夭折一半?公园方面给出的答案是,一是萤火虫成虫只能存活7到15天,到14日时部分萤火虫实际已经到了寿限;二是游客观赏萤火虫时使用了闪光灯,这也加速了萤火虫的死亡;三是青岛与广西的气候差异。
尽管萤火虫引进遭遇夭折的尴尬,但相关部门表示,将继续引进萤火虫。这种不问气候、环境、水土等自然环境,一味盲目引进萤火虫也是一种“*绩冲动”。
干什么事都要尊重科学,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在青岛市动植物专家于涛看来,萤火虫是非常脆弱的昆虫,环境稍不合适,它们就很难生存。他认为,萤火虫从城区消失,是因为城区内适合萤火虫生存的大环境不复存在。
为什么相关部门还要盲目引进萤火虫?道理也很简单,一方面,为了营造浪漫的环境,给自己的*绩加分;另一方面,或许也是想让萤火虫验证青岛的环境优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萤火虫是城市环境的“风向标”。引进的萤火虫能在青岛生根发光,说明青岛的环境是好的。
但令人遗憾的是,引进的萤火虫并没有为青岛“增光添彩”,反而让这座城市有些尴尬:一来反映出了部分市民的素质;二来也说明了青岛的环境未必就适合萤火虫生存;三来暴露了一些相关部门急功近利的*绩观。
当然,一个城市营造浪漫的气氛不是不可,问题是,要听取专家的意见,更要听取民意。明明知道广西的萤火虫不适应青岛的环境,还要继续引进,这不是一意孤行吗?青岛方面还不如把购买萤火虫的钱用于改善环境,打造一片碧水蓝天本就是再好不过的事了。□徐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