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美盲,比癌症都难治,知识也救不了 [复制链接]

1#
长白癜风该怎么办 http://m.39.net/pf/a_7064742.html

卢俊编辑

金雀儿

来源

布谷学习(ID:iBookgood)

布谷老师

无论是广场舞,还是最炫民族风;

无论是光头强,还是“社会人”佩奇;

无论是丝巾合影,还是乡村重金属喊麦;

无论是低调奢华田园乡村装修风,还是短视频城乡结合部气质……

不得不承认这种最强中国特色的复古气息和亚文化杂糅的审美风格,是当下中国的一种不可否认的审美“主流”。

作为一个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者,似乎有足够的理由来嘲讽这种深入骨髓的“土”。

然而,再自以为是的精英主义,我们每一个人也是这种审美水准公约数的一份子,我们身在其中,必不可能绝世独立。

也就是说再不满意的社会审美水准,也是我们所有人共识的最终产物。

既然我们认识到了这个深入骨髓的痛,就绝不能让这种痛在下一代身上继续流传下去。

众所周知,在人的诸多能力中,审美是一个完全靠后天习得的能力,它并不在基因里遗传,但却极易受到群体性的裹挟影响。

小时候,妈妈给穿啥你穿啥,青春期后大家穿啥你穿啥。

每一个小时候的柴火妞都有一打不堪回首的照片。而我们只有欣赏过、感受过、体会过很多美好的事物之后,我们才真正有机会去理解美是何物。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很多确定性的逻辑性的算法将替代人类的大部分工作,未来只有审美这种复杂算法才能凸显人类的独特价值,所以,未来更是一个审美导向的世界。

在未来,没有审美能力的美盲,不仅要承受无处不在的不能融入各种新部落的巨大风险,而且,审美能力甚至是判断未来一个人是否有用的基本标准。

审美即将成为未来社会的生存与淘汰的金线,无论是职场工作还是恋爱婚姻,无论人际交往还是基因优化,没有审美能力,可能时时刻刻都要承受淘汰的巨大压力。

美盲,是一种新的无知

实际上无论是60后还是70后,乃至80后,我们小的时候都没有接受过良好的审美养成的常规训练,跟我们朝夕相处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丰富的感官体验不仅没有广泛优质的滋养土壤,就连书本上的优质的美育素材都没怎么接触过。

要不然为什么到今天为止,我们中小学的教材教辅乃至课外读物,还是那股浓重的挥之不去的乡土气息。

我不是在故意在吐槽中国东方审美,而是目前普遍的不讲究的、偷懒的、庸俗的设计和审美水准真的让人崩溃。

美术、音乐等一切与审美有关的课程,始终被官方和民间公认为一种叫副科的东西,这个现象直到今天才慢慢有所好转,但是三四代人挖的坑,一两代人真的是填不完。

著名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里多次强调,在未来知识已经被重新定义了:知识=体验×敏感度。

我们大部分的记忆能力和存量知识的存储将被云存储所逐步取代,甚至代表逻辑思考的算法也将因云计算变成开源的基础设施,就像数千年前快速奔跑决定了我们是否可以存活。

而今天的很多发达的交通设施不仅重新定义了位移效率,甚至还重新定义了我们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体验一样包含着视觉、听觉、味觉、嗅觉……以及上升到同理心与分别心的人的感知能力敏感性问题,体验能力是基础能力,而敏感度是这个能力效应的系数。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体验和敏感度方面如果欠缺基本的能力,将在未来成为一个真正彻头彻尾无知的人。

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

作为新一代父母,我们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一种简单的物质养育,然而好的教育本身并不是简单给予他们学习所谓新知的能力,或者简单教会他们高效学习的方法。

因为,掌握某种确定性的存量性知识已经不是未来世界的核心竞争力了。

不确定性的增量知识和处理不确定性的能力,成为一个孩子未来最重要的竞争力。

自从中国社会进入高速增长之后的21世纪,我们这个国家现在最缺并不是高智商高学历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了,这个时代最缺的反而是那些有良知又有审美能力的新成长阶层。

但是,上一批所谓的社会中坚力量,无论是工业时代还是互联网时代,都并没有创造一套在全球范围内有中国辨识度、且富有新时代特质的美学体系。

近代社会以来,在这方面,我们远不及日本、韩国等其他东亚发达国家。

无论是在工业品还是智能产品上的美学风格的创造能力,不仅没有继承好东方美学的优良传统,也没有真正做到有效地融合西方现代工业和信息社会的美学元素。

说好听一点,叫做照猫画虎地所谓致敬一下,说难听一点就是:抄袭,这个现象在中国,绝不是孤立知识产权风气。

这个风气的源头,在于我们每个家庭的美育滋养意识薄弱。如果弄懂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美盲癌的治疗,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

木心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

生活即审美,并非务必在殿堂

很多人问我什么叫美,什么又叫做审美,我试着做过一个回答分享给大家:美,是一种通过极致努力,实现的好。审美,就是认知这种好的水准和能力。

没有付出过程的好,并不是不好,而是并不是真正高级的好。

所以,美和审美和养成并不是一种普通人必须通过专业的艺术学院的系统学习才会习得的技术。

它实际上就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之中,它是一种时刻伴随的思考方式,就是那种努力追求更好的精神规范,对多样性和丰富性兼容并包的能力。

回到本质来看,美就是信息的秩序感和多样性之间的高度动态平衡,审美就是认知、发现和实现他们的能力。

我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都是不断地平衡多样性和秩序感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在无数个艺术或者生活样里,找到那些曾经以更多看待世界可能性的全新视角。

或许它是莫奈的模糊和光影;

或许他是毕加索的抽象和超现实;

或许它是宫崎骏的东方画风和配乐美学;

或许它是蒂姆·波顿的奇想与特立独行;

或许它是迪士尼与皮克斯的梦幻与美好;

或许它是涂鸦的即兴和多彩;

或许它是当代艺术的奇想和开阔;

或许它是一个小小的手工;

或许它是一个礼品包装盒;

或许它是个清新的午餐便当……

然而这一切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几乎每一天都能接触和感知它们的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里提到,我们的思维通常分为逻辑分析思维和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其实就是艺术思维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如果不形成发达的、丰富的情绪记忆,就谈不上童年时期的完满的智力发展。”

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思维,对拓展孩子的智力发展、丰富孩子的情绪记忆,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如何有效的引导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

最近老有爸爸妈妈在后台问,如果父母不懂审美,到底应该如何有效的引导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呢?

我们先从一套书说起,畅销全球30年的《DADA全球艺术启蒙》。这本书在法国和欧美已经惠及好几代人,由法国巴黎大学教授团队执笔,刘烨的妻子安娜推荐,近几年开始在中国出版,全球销量已经上千万册,国内销售量也高达数百万册。

在当当网上,这套书蝉联了、、、四年的“艺术启蒙童书畅销榜”第一名,累计评价已经达到条,好评率99.9%。

但是呢,书中篇幅有限,只有少量的文字和图片,孩子的很多对艺术的好奇和疑问都无法满足。孩子也很难全读懂全读透,不容易理解艺术家、名画背后的深意。

资深儿童艺术启蒙教育专家Sophie*津翠认为,孩子理解艺术,三大要素不可缺少:听艺术、看艺术、想艺术。

什么意思呢?就是要听别人讲艺术,然后自己去看艺术,最后自己用心去感受艺术。她希望引领孩子快速地接触到艺术作品最有意思的部分,更轻松地领悟到艺术的真谛。

于是,资深儿童艺术启蒙教育专家Sophie*津翠在法研究艺术的10年经验,结合法国艺术启蒙的权威体系,就诞生了这样一门《给孩子的大师艺术课》!

课程的形式为音频+知识卡,全新升级的课程形式让孩子听得懂记得住,假期逛艺术馆不再走马观花。给孩子一座能带回家的艺术馆。

历时6个月精心打磨

聆听40个精彩故事

吃透世界十大艺术流派变迁史

看懂闻名世界的60幅名画

了解个艺术知识点

形成感知艺术必须具备的四大艺术思维

满满收获艺术大师经典箴言

从此爱上美术馆

这门课可以让孩子学到什么?这门课将如何引导孩子学习?

1讲透孩子童年必须知道的艺术大师

这门课选了十大艺术流派的代表艺术大师。

时间跨度大:涵盖了从年代比较久远的文艺复兴、巴洛克、浮世绘、到著名的浪漫主义、印象派,再到现代的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波普主义。

艺术大师多: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达·芬奇,开启巴洛克风格的卡拉瓦乔,印象派的启发者和先驱葛饰北斋和透纳,印象派大师莫奈、梵高,立体主义大师毕加索,现代艺术大师夏加尔、沃霍尔,电影艺术大师迪士尼宫崎骏等等。

多维度了解艺术大师:从时代背景、人物、绘画多维度开始对艺术大师的了解。比如达·芬奇,大家都知道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还有他的《蒙娜丽莎》是一幅不朽的传世名作。但是很少人知道他是因为做了什么事情,才改变了当时的艺术现状,成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艺术大师。更少有人知道达·芬奇是个“全能男神”,他除了是一位艺术家,他还是科学家、工程师、建筑师、发明家、医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地理学家、*事家、解剖学家等各种专家。

课程以介绍艺术大师为主线,让孩子熟悉艺术家的故事,艺术风格技法流派,让孩子透透地了解艺术大师。不仅让孩子知道如何欣赏艺术作品,还让孩子建立艺术之美和生活之美的联系。让孩子走进美术馆带着鉴别艺术的能力,面对世界名画,眼中有闪烁的光芒,聊起艺术大师自信满满,侃侃而谈。

2法国权威的艺术启蒙体系

DADA系列是由法国著名杂志社,联合巴黎大学艺术系教授团队,精心编撰了30年的给孩子的艺术书。DADA这套书是法国和欧美国家几代人的共同记忆。走在法国街头,无论地铁上还是公园里,随处可见正在看DADA的法国孩子。

刘烨的妻子安娜跟DADA也有很多渊源,她从小的艺术启蒙就是从DADA开始的,现在也常常把DADA讲给儿子和女儿。

DADA作者团队30年就专注地做这一套书,整个系列超过册,覆盖全球从古到今的所有艺术知识,就是为了打造一套最适合孩子的艺术启蒙体系。

3孩子听得懂,记得住,一听就上瘾

给艺术大师打标签:挖掘艺术大师一生中有趣的故事,引导孩子主动思考,发现艺术大师有趣的特点,快速认识艺术大师,并给大师打标签。

达·芬奇,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超级全能王。

卡拉瓦乔,画坛上的坏小子竟然是“时代偶像”。

毕加索,他最擅长把世界打碎了,再拼起来!

梵高,一辈子只卖了一幅画。

夏加尔,在画里飞翔,在画外头晕。

……

知识卡划重点:音频课程+艺术知识卡。

每一课赠送一张知识卡,将艺术知识的重点、难点、趣味点提炼出来,帮助孩子赏析大师名画,边听边看,双效学习。

4让孩子站在艺术大师的高度看世界

孩子与大师对话:课程中艺术大师“亲自”给孩子讲述自己的经历。让孩子仿佛穿越时空与艺术大师对话,感受艺术大师真实想法。让孩子站在艺术大师的视角看艺术和世界。

开阔视野积累素材:帮孩子收集艺术大师的经典箴言,让孩子用艺术大师的思想观察生活和理解艺术,用全新的视角去看待艺术。同时,还可以积累艺术创作和写作素材。

布谷老师说

审美竞争力将成就孩子的一生。

孩子对美的认知不是单纯靠学习画画、学习音乐就可以提升的。

其实,是要给孩子建立审美的意识,也就是要提高对周围事物的敏感度,然后让孩子在艺术与生活之间拥有更多的想象力。

艺术可能不能马上给孩子考试分数的回报,但是艺术可以让孩子获得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粉丝福利

《给孩子的大师艺术课》

历时6个月精心打磨

聆听40个精彩故事

吃透世界十大艺术流派变迁史

看懂闻名世界的60幅名画

了解个艺术知识点

形成感知艺术必须具备的四大艺术思维

满满收获艺术大师经典箴言

让孩子从此爱上艺术

扫描下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