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学离异单亲家庭儿童情感教育的调查与研究 [复制链接]

1#

摘要

我校所在学区学生群体中离异单亲家庭儿童所占比重较大,情感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这些离异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多数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缺少家庭的温暖。也由家庭因素的影响,导致绝大部分离异单亲家庭儿童心理上存在问题。这一问题对我校办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虽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引起学校一定重视,但是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心理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彰显,而这种离异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更为显著。在这些离异单亲家庭的学生里,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人际关系、自我发展等方面受到焦虑、自卑、恐惧、压力和适应不良等情绪问题的困扰,致使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严重低下。这些心理问题已成为我校思想教育、教学的“绊脚石”、“拦路虎”,并且严重影响学生的心智发展,使学生的价值观、理想观迷茫。如果我们对这些孩子的情感教育得当,使他们心理问题解决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因此我对我校年下半年全校离异单亲家庭儿童进行数据调查和数据分析,并实施相应的心理辅导对策,使我校离异单亲家庭儿童综合心理健康状况有了显著差异,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转,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校教学质量。

关键词:离异单亲家庭儿童情感教育

一、概念的界定

(一)离异单亲家庭

离异单亲家庭是指核心家庭由于夫妻离异而造成的由父亲或母亲一方与未成年人未婚子女共同构成的家庭。注:本调研报告中“离异单亲家庭”指的是本地区父母离异后而形成的7—12岁的小学生单亲家庭。

(二)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与认知教育相对的概念,是完整教育过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情感教育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妥善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情感与认知的关系,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通过情感交流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和发展学生丰富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促使他们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的教学方法。情感教育既是一种教学模式,又是一种教学策略。从一定意义上说,情感教育是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性就在于它重视通过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促使学生对学习、生活和周围事物产生积极地情感体验,从而真正使他们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得到协调发展。

二、数据调查

1.对我校离异单亲家庭儿童所占比例调查

调查数据如下表1:

我们从调查数据分析,主要是我们对离异单亲家庭孩子的情感教育目标定位模糊,以及对他们情感教育的方法策略单一,导致其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能低下等等。

2.调查我校离异单亲家庭的背景

(1)我校离异单亲家庭的基本状况

据调查统计,我校目前共有离异单亲家庭54户,约占全校总人数的12%;离异单亲家长的年龄相对集中在36~45岁年龄段,而且女性家长比男性家长多,单亲母亲家庭占单亲家庭总数的79%。

①文化程度构成。单亲家庭的家长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大部分在高中以下。有8%是文盲,有49%的人是初中或中专,32%的人是高中,只有11%是大专。

②职业构成。据问卷调查显示,在这54户单亲家庭中,农民在各职业领域中居首位,占被调查者总数的54%;其次是工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9%;私营与个体商业者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6%,机关工作人员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1%。

③经济收入构成。在接受问卷调查的人中有6%的调查者领救济金,经济收入在元/月以下的占15%,~元/月的占47%,~元/月的占21%,元/月以上的仅占11%。

(2)调查我校离异单亲家庭情感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一,百依百顺型。这在单亲家庭里尤为突出,为了抹平家庭破裂给学生造成的创伤,把全部的情感都施加在孩子身上,啥事都依孩子,一切都任由孩子摆布,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对孩子的疼爱和关怀更是无微不至,在吃、穿、玩、花等各方面无一不予以满足,只要孩子开口,父(母)亲没有不答应的。孩子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必为自己的生活安排和学业计划操心,一切自有爸爸或妈妈所替代。长此以往,就养成了孩子的过分依赖心理。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脆弱、缺乏主见和独立意识,一旦离开了家长,便茫然不知所措;同时,这样的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变得自私、专横和任性的“小霸王”“小皇帝”,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还瞧不起含辛如苦养育他们的父母。

第二,不问不管型。很多家庭离异后,监护方除了独自承担家庭重担外,还要忙事业,忙工作,无暇照顾子女,对孩子的事情不理睬,父母双方相互推卸教育孩子的职责,谁也不管子女,或者委托孩子的祖辈代为管教,自己却没有尽到义务,家长对孩子漠不关心,放任自流,让孩子产生孤独感。

第三,孤注一掷型。有些家长因为离异失去了配偶,便把孩子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往往把自己全部的希望、梦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特别是在学业上。于是,不少单亲家长将孩子作为自己的全部而孤注一掷——希望孩子各方面都出类拔萃,在这样厚望之下的孩子,往往有着过度的压力,心理负担沉重。有些心理素质不佳者,受不了这种压力,便索性走向了反面,不思进取,乃至“破罐子破摔”。一旦超出了承受极限,便有可能走向崩溃,适得其反,其结果反而更令人痛心疾首。

第四,怨天尤人型。监护方认为孩子是自己的负担,影响了自己重新组建家庭,怨恨孩子和另一方,这容易造成孩子的恐惧、压抑,甚至厌恶家庭的心理。这类中如果家长性情粗暴,极易引发粗暴教育。对孩子要么不管,要么*打。结果,孩子不服教育,形成逆反心理。这种教育大约占整个单亲家庭教育的22.13%。粗暴教育使孩子整日生活在惊恐不安之中,个性发展受到严重的压抑,形成胆小、孤僻、倔强、缺乏自信心等不良品质。因害怕惩罚而回避家长,不愿回家,便到外面寻找“归宿”“温暖”与“快乐”,容易被坏人拉下水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第五,能力不济型。就是指离异的一方想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但在方法、精力等上显得力不从心,不知道如何是好。特别是一些农村家庭和一些离异方为下岗职工者,多属这一类。

3.调查我校离异单亲学生的心理行为状况

(1)对我校离异单亲学生自我概念的调查

离异单亲家庭学生由于其家庭环境的特殊性,较之完整家庭学生心理更加脆弱,更易出现偏差。我们课题组在我校作了有关单亲家庭子女心理状况的调查,并以完整家庭子女作为对照组。

①研究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主要覆盖了以下几个有关心理方面的内容①认知水平,②意志品质,③性格,④情感,⑤人际交往(学校、家庭)。

②调查范围:

学校12个班进行调查,有效问卷共计份,其中单亲家庭子女54份,占12%,完整家庭子女份,占88%。此项调查采取被测班全体同学参加的方式,并以完整家庭子女作为对照组,一是为避免对单亲学生造成心理压力,二是通过对比把握单亲家庭学生和完整家庭学生心理发展上的差异,为今后的教育对策研究提供依据。

③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20个问题结果的分析,两类家庭子女问题行为进行比较(%),其中差别较大的结果归纳如下表2: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父母离异对孩子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单亲家庭学生与正常家庭学生相比在认知、情绪、社会发展、人格发展等方面存在的某些偏差显得更为突出。认知发展方面:智力和学业明显落后。情绪发展方面:容易愤怒、恐惧、悲伤。社会发展方面:关系失调,封闭自卑,主观偏见。人格发展:性格和性别异化。

(1)通过家长了解离异单亲孩子的心理状况

对大多数离异单亲家庭,其特殊环境通常给孩子的身心发展都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

在调查中“您发现孩子在性格上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9%的家长回答是缺乏自信。离异家庭的子女由于在家庭得不到父母离异之前那种完整的温馨亲情,在学校里又常常受到同学的轻视,甚至讥笑和嘲弄,加上社会的偏见和不良舆论,往往使他们抬不起头,他们为父母的离异感到羞耻,觉得低人一等,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自卑心理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愿在老师和同学中谈及自己的家境,更不愿意同学到自己家中玩。同时,父母离婚前的反目,已经破坏了和谐的家庭气氛,而婚姻解体,则更使家庭分崩离析,这样,孩子必将忍受失去父爱或母爱的痛苦,必将失去已有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而产生被遗弃感和恐惧感。

②性格孤僻,交往能力欠缺。

本次入户调查发现,约有2%的单亲子女患有儿童孤独症。有的孩子因长期抑郁而逐渐形成孤僻、怯懦的性格,成为对他人、对社会都极端冷漠、缺乏信任感的人;有的孩子由于长期生活在争吵打骂的环境中,变得情绪暴躁而形成蛮横、粗野和冷酷的性格;还有的是由于父母迁怒于孩子,经常无故殴打孩子,使得孩子经常在恐惧中度日而变得神经质。这些消极的性格特征会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同伴关系,造成他们与人交往相处能力的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不良的影响不仅不会减弱消失,反而会逐渐积累,引起更加严重的交往困难,甚至造成交往障碍。

③精神负担重,学习成绩不理想。

许多单亲家长,在生活上受过严重的打击,如今把其子女作为唯一的精神支柱,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要求子女处处出人头地,特别是在学业上。殊不知过高的期望值势必给子女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由于孩子心理负担过重,问题想得多,大多数学生精力不集中,注意力涣散,不能专心听讲,导致学习成绩大都在中下游。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在家长这种心理下管教出来的孩子,有41%的孩子在学习上稍有困难,12%在学习上有较大困难。这或多或少可以说明,家长给孩子的压力过大不利于他们的发展,有时甚至会弄巧成拙。家长要清楚,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一个渐强的过程,要想他全身心投入学习就必须先疏通他精神上的困扰与各种担忧。

④以自我为中心,自我调节及适应能力低。

由于家庭的破裂,使孩子与父母中的一人生活在一起,为人父母者往往更加怜悯孩子,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甚至对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也尽量满足,他们认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子女的各种愿望,或者带孩子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就能够弥补其失去父亲或母亲的遗憾。殊不知,由于周围人对这些儿童的过分

分享 转发
TOP
2#
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pf.39.net/bdfyy/zqbdf/
著名临床白癜风专家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6月10日下午,江苏省社会福利中心调研组一行来我市调研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点建设工作。苏州市民*局儿童和残疾人福利处副处长刘助民,太仓市民*局副局长王娴敏陪同调研,相关镇区分管领导、民*办主任及社会组织参加座谈会。

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中德善美、娄东街道善爱益家康复驿站进行调研。认真听取了负责人关于运营情况的介绍,参观了心理咨询室、康复活动区、多功能媒体活动室等功能科室,了解了站内精神障碍康复人员数量,康复效果等情况。

座谈会上,市民*局副局长王娴敏对我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点整体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娄东街道、沙溪镇、璜泾镇就康复服务点的建设与运行进行了经验交流。调研组一行对我市康复服务点建设情况给予了肯定并认真听取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我市历来高度重视精神障碍康复服务点建设工作和精神障碍患者的救助工作,始终将其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年内将做到康复服务点镇区全覆盖,符合条件的精神障碍患者可就近享受康复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