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基金开启中国公益“全民时代”
图为贵州山区孩子们吃到微基金的爱心午餐。杨云摄
图为贵州山区孩子们吃到微基金的爱心午餐。杨云摄
中新贵阳2月17日电 题:微基金开启中国公益“全民时代”
张伟
从2011年4月5日成立至今,“微基金”已走过318天。基于互联平台的新型公益模式-微基金,综合运用微博、论坛、淘宝、支付宝、移动互联等最新的互联工具,并充分发挥了创意公益和快乐公益理念,让更多普通人有了参与公益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有关学者表示,“微基金”的成长开启了中国公益的“全民时代”。
2012年2月,可爱而柔弱的白血病女孩刘碧心和她贫穷而坚强的父亲刘任能,以诚恳而不失尊严的求助打动了广州无数市民的心。微基金执行主席梁树新2月9日在微博上宣布,将“救救碧心”活动纳入微基金项目,并在微基金淘宝公益店上公开发售“爱心剪发卡”,在“剪爱”行动发起第一天,“微博女王”*即捐款1万元认购500张“爱心剪发卡”,著名演员文章随后也在微博上表示“我用下个月的生活费买1000张”。文章的妻子马伊琍则通过络完成购买,并在微博上表示“用劳动换来的捐款更感人”。 据了解,本次爱心筹款总额已达到92万元,远超预期的60万元。
梁树新表示,微博的界面很有特点,粉丝和好友关系的设置,可以把现实中的人际关系移植到络中。在这个平台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作用。需要帮助的信息、能够提供的资源都能很快得到响应,也降低了做公益的成本。一个公益行为如果是有公信力的,能得到大众认可的,参与的人也就越多。
以“人人可参与、快乐公益”理念为核心的微基金,是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成立的专项基金。微基金致力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贵州农村小学基础教育资源的优化和提升,辐射参与关爱各地区弱势青少年群体。
贵州省社科院有关专家接受采访时说:“微基金解决了民间公益组织一直以来倍受困扰的合法募捐身份问题,开启了中国公益‘全民时代’。”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微基金发起人之一杨震告诉:“微基金发挥了官方基金会的权威性、系统性及民间公益组织的创新性和灵活性,实现了优势互补,有效协作。”
据了解,微基金项目全程直播,高度透明,包括财务及时在络上定期公布,项目进度在官方微博上的滚动更新,核心组织人在微博上和媒体上的全方位互动,大大提升了公益组织的公信力和良好形象,一直倡导的微公益理念被众多友接受,形成良性口碑。而媒体和络公益组织的深度结盟,将微基金的覆盖面大大拓宽,读者、观众和友都被辐射到了,形成了一次全方位的爱心接力。
据不完全统计,微基金的“午餐计划”引起千万人次的关注,百万人次的直接参与,超过22万笔上捐赠,最大的单笔捐款10万元,最少的单笔捐款5分钱。全民参与、人人监督、微博互动、即时查询,广大民看到的是微基金的诚意,更感受到慈善公益的创新力和亲和力。
“现在是一个新公益时代,是一个透明公益时代。老百姓对慈善行业有很高的期望,把它看作圣洁的化身,有着非常苛刻的道德标准。公信力是慈善机构的生命力,对慈善机构而言,‘公信力伤不起’,公众的信心更伤不起!”杨震说,“微基金自成立之初就勇敢地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全民监管,无论是‘午餐计划’,还是‘剪爱行’,都赢得了民众的信任,这就是一个公益组织面对公众信任交出的一份答卷。”
共青团贵州省委书记马宁宇接受采访时表示,微基金拥有强大的公益创意能力、互联公益传播能力和公益资源整合能力,主导公益项目发起、传播和筹款,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借助媒体的广泛关注,让微基金在短时间内收获巨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丰富微基金的形象,提高社会对微基金的关注度。与此同时,微公益理念也借由媒体的力量,全方位地渗透于公益受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