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笑容可能只是伪装,可能他们内心生病了世界 [复制链接]

1#

常常感到不开心、对所有活动兴趣明显减少、失眠或睡眠过多……如果你有以上症状,请暂停手中的忙碌,关爱一下自己。因为,你的“内心”可能生病了。

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它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PsychiatricAssociationWPA)在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

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约10亿人正在遭受精神障碍困扰,每40秒就有一人因自杀而失去生命。有研究结果显示,排除痴呆后,中国六大类精神障碍(心境障碍、焦虑障碍、酒精/药物使用障碍、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精神病性障碍、进食障碍、冲动控制障碍)的患病率达9.3%。

一直以来,很多人对精神疾病的认知还停留在精神分裂症等重症层面,对于相关症状和病患不仅忽视,甚至还带有歧视。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精神障碍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精神障碍患病总人数过亿。其中,重精神病患者近万人,精神分裂症患病率接近人口总数的1%。

“近20年,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病的患病率变化不大。但像抑郁症、焦虑症这类的轻症心理疾病的患病率却显著增加。”中国科学院院士、医院院长陆林曾对媒体表示。

截至目前,全球抑郁症患病人群累计超过3.5亿人,中国是抑郁症疾病负担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约有多万人患有抑郁症。而其中约八成抑郁症患者没有被“发现”,九成没有得到规范专业治疗。年2月,医院黄悦勤教授等在《柳叶刀·精神病学》在线发表研究文章,对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的患病率数据进行了报告。调查显示,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6.8%,12个月患病率为3.6%。(终生患病率:在一生当中,得过抑郁症的患者所占总人口比率;12个月患病率:12个月内,得过抑郁症的患者所占总人口比率)。据此估算,我国有万人一生当中得过抑郁症。

图片来源:PrevalenceofmentaldisordersinChina:across-sectionalepidemiologicalstudy

进入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也给人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调查显示,疫情期间中国人群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病率高达30%。新冠疫情发生伊始,由于种种原因,精神障碍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疫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由于健康问题、居家隔离、社交距离等因素而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今年9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要求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并针对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高压职业人群等重点人群,分别提出了心理健康服务措施。

跟许多疾病一样,抑郁症也有蛛丝马迹可循。研究表明,抑郁症主要有十大征兆:

一、情绪低落,原来感兴趣的事情不再感兴趣,对以往的爱好,甚至是嗜好,以及日常活动都失去兴趣,整天无精打采;

二、思维反应变得迟钝,遇事难以决断;

三、记忆力下降,常丢三落四,注意力难以集中;

四、总是感到自卑,经常自责,对过去总是悔恨,对未来失去自信,严重时有消极念头;

五、生活变得懒散,不愿主动与人交往,严重时闭门不出,不修边幅;

六、体力感觉不足,身体疲惫感明显;

七、善感多疑,总是怀疑自己有大病,虽然不断进行各种检查,但仍难释其疑;

八、经常为了一些小事,甚至无端地感到苦闷、愁眉不展;

九、经常莫名其妙地感到心慌,惴惴不安,甚至烦躁;

此外,长期失眠也是抑郁症的主要征兆,尤其以早醒为特征,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对于已经患上抑郁症患者,我们应该保持看待一个病人的态度去照顾、劝导他们,并及时就医,不要再认为他们只是“想多了”、“矫情”。

而对于内心只是偶尔“感冒”的我们,也要保持对各种心理疾病的戒备,做好预防手段,保持充足的睡眠的同时多晒太阳,多参加户外活动。

给自己和身边人安排一些轻松的娱乐活动,保持人际交流,释放过多的内心包袱;最重要的是活在当下、知足常乐,不要过分沉溺于过去,学会顺其自然,遇到困难时要学会减压,避免生气,保持心理平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