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有治好的吗 http://www.csjkc.com/yydt/m/513.html年12月2日下午15:00,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媒体新闻发布厅举行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残疾人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何抒、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维权部主任周建、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陈志远、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三级高级法官王丹出席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残疾人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李广宇主持。
图为发布会现场。胥立鑫摄
12月3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残疾人日”,在“国际残疾人日”到来前夕,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发布残疾人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保障残疾人平等权益、促进残疾人融合发展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和各国的普遍共识和共同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格外关心残疾人这个特殊困难的群体,明确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也专门增加了“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规定。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残疾人自尊自立、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深入学习、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将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保障残疾人平等地充分参与社会生活作为重要工作内容,立足各自职能作了大量工作。此次残疾人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是由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首次联合发布,这不仅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实施民法典,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生动实践。
一、注重顶层设计,完善残疾人权益保护配套政策。一是积极支持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切实保障残疾当事人的诉权,让经济困难的残疾当事人打得起官司。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国残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的意见》、《残疾人法律救助“十二五”实施方案》等多部政策文件。联合成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积极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救助服务。二是印发指导文件,完善制度举措。年,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国残联联合发布《关于在审判执行工作中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意见》,充分发挥国家司法救助、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的功能作用,在立案、审判、执行等全流程、全领域使残疾人享受到门槛更低、内容更多、范围更广的法律服务,切实保障残疾人平等、充分、方便地参与诉讼活动。三是加强审判场所无障碍建设。除了对现有设施进行无障碍改造外,各地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统一要求,在新建审判法庭和人民法庭时都配套进行无障碍设施建设,方便残疾人诉讼。近年来,各地法院更是涌现出许多无障碍典范,如海南法院推进一站式无障碍诉讼服务,彰显司法温度;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法院与当地残疾人联合会密切沟通,积极开展司法助残工作。
二、着眼社情民意,深入贯彻司法为民理念。我国目前有超过万的残疾人,涉及2.6亿家庭人口,他们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