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www.wangbawang.com/m/一天上午,刘阿姨从市场买了半斤熟牛肉,准备做午餐。
这是刘阿姨第一次买“酱牛肉”,所以她还仔细观察了一番。这块肉有纹路,有像牛筋一样半透明的东西,一闻还有浓浓的牛肉味。
可当她开始切片时,就感觉有点不对劲——它的切面非常光滑,肉的内部颜色发红。
图源网络
煮熟后,送到嘴里一嚼,虽然有股肉味,但没有牛肉的嚼劲。刘阿姨和她的丈夫都怀疑,他们可能买到了“假牛肉”。
一、“假肉”现象屡见不鲜
你可能以为这种现象屈指可数,但实际上“假肉”可谓是屡见不鲜。
6月12日,吉林省长春市的侦察队,就破获了一起“假肉”案。该牛肉生产加工商多次用猪肉冒充牛肉,并在市场上进行销售和流通,数额竟然达到了70多万。吉林省的相关部门接到了市民的举报线索,并开展了调查,终于人赃并获,查获假牛肉多斤,商家甚至还伪造了逼真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犯罪嫌疑人承认,他们利用老母猪的肉涂抹上鲜血之后假冒是新鲜牛肉进行销售,罔顾消费者的权利,获取不义之财。
图源:光明网
这样的案例还有许多。去年年底,在江西省的湖口县,警察也侦破了一起贩卖假牛肉的案件。在这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也同样利用猪肉加工之后假冒成为卤制牛肉,在市场上进行销售,涉案金额达到了15万。购买者发现,该摊位的牛肉虽然价格低廉,但香味以及口感都有异常,因此产生了怀疑。
在调查取证时,商家甚至说出“假的没关系,猪肉吃不死人就行”。
图源:湖口热线
二、“假肉”是怎么做出来的?
外观上乱假成真的“假肉”究竟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
一般情况下商家会利用猪肉、鸡肉、大豆、肉精等原材料混合在一起,进行腌制之后,通过挤压的方式制造出与真肉类似的口感和外表纹路,之后再利用调味料调制出真肉的香气。
这些肉的口感和牛肉非常相似,让人认为是真的牛肉。部分更加劣质、不成型的肉会被做成肉卷,流通到市场上,进入消费者的口中。
图源网络
三、三种“假肉”,教你一一识别!
目前市面上的“假肉”基本上可以分成三种,具体是哪三种呢?
第一,拼接肉。顾名思义,拼接肉就是商家利用廉价的边角碎肉,通过卡拉胶等胶状物质拼贴,定型而成。
第二,素肉。素肉的原材料是大豆蛋白。厂商通常会利用高温挤压等工艺,让大豆蛋白产生类似肉的纹理,再加上调味以及色素,在外观上看起来十分逼真。虽然素肉的原料是大豆蛋白,而大豆蛋白里确实含有一定的蛋白含量,但还是无法与真肉相比。若是用素肉来欺骗消费者,也是无法被接受的。
第三,顶替肉。顶替肉便是商家利用便宜的肉或者其他组织来冒充比较高价位的肉类,例如牛肉羊肉顶替肉的原料通常是鸭胸肉,猪肉,猪肉肥膘,甚至鸭皮,鸡皮,在制作工艺上也与前面的两种“假肉”相似。
以上所讲的三种“假肉”在食品安全上都并不存在重大问题,对人体没有较大伤害,只要注意选择正规安全的厂家,在知情的情况下,它们是可以被消费者食用的。
三、如何识别“假肉”?
那么我们如何来分辨识别“假肉”呢?
第一,看配料表。真正的肉没有多余的添加剂,其最主要的配料便是原肉。而假肉会掺杂许多其他物质,例如大豆分离蛋白,玉米淀粉等。通过仔细观察配料表,就可以发现其中的猫腻。
第二,观看纹路。真肉的纹路是天然生成的,它的纹路互相渗透,自然而互相交织。而“假肉”的纹路是人工制作的,纹理之间不存在渗透和交错,与真肉的纹理存在一定的差距。
第三,闻味道。调料品所调制出来的肉味与天然的肉味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拿牛肉和羊肉为例子,牛肉和羊肉这两种肉类都天然地存在不同的膻味,而其他的肉类没有膻味,只有肉腥味。利用调料品来模拟膻味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闻味道也不失为一个有用的办法。
食品安全问题道阻且长,为了自身权益,我们消费者应该对来路不明或者异常低廉的肉留一个心眼,谨防掉入陷阱。
参考资料:[1]《吉林长春警方查获斤假“品牌牛肉”涉案70余万元》.光明网.年6月16日.[2]《湖口大市场一商贩卖假牛肉被抓!获刑一年九个月,罚款16万元!》.湖口热线.年11月13日.[3]《假牛肉何时才能禁止,人工合成连肉都不是,买时一定注意!》.观时代.年3月23日.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